围观众人只觉眼睛都不够使的,看了这个,便要错过那个,目光在两人中间穿梭,眼珠子都快要掉出来。柯震武坐在近处,仍伸长了脖子眼睛也不敢眨,孟郁槐立在他身后,眉间忽地蹙起又放松,至于那春喜腊梅两个,早就捂住了嘴,生怕自己看到要紧处,咋咋呼呼地吆喝出声。
约莫半柱香的光景,两人几乎同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若真要追究,大约是韩风至要快上分毫。
桌上码得整整齐齐的各样食材,鱿鱼入滚水中一烫,便蜷缩成半个巴掌大小的一团,身上的花纹凸起,刀刀均匀细致;赫赫有名的蓑衣黄瓜,乍一看似是被切成了薄片,却尚连着一点皮,稍稍用两手一拉,便朝两边舒展开,成长长的一条,每一片厚薄相等,盘卷起来装盘,再淋些酱汁,便是一道极好看的爽口菜肴。
也是直到这时,众人才敢发出惊叹声,也听不清在说甚么,大抵都是些毫无意义的感叹词。
韩风至也晓得自己在这头一局中占了先,面上薄带自得之色,朝花小麦的砧板上虚飘飘一瞟,那尚未曾完全弯起来的嘴角,便又落了回去。
许是因为动作太过花俏,需要花费的力气格外多的缘故,韩风至在切菜时,有些细处便未能照顾得周全,不能用的地方粗略看一眼便切来丢掉,废料在砧板旁堆成一座小山。
而花小麦那边,废料却少了许多,只有小小的一簇。
但凡做菜时,总免不了有些许抛费。不能吃的地方得毫不留情地切掉丢弃,但与此同时,身为一个好厨子,更要最大限度地使食材物尽其用。最现实的原因便是,开饭馆儿的人若太过浪费,就会少挣钱。
所以,就算他快,又如何?
“老板娘,你俩这算是打个平手?”围观群众当中,有人扯着嗓子叫嚷起来。
“我瞧着……好像是那姓韩的公子快了些似的。”也有人表示疑问,拿不准地试探着道。
花小麦往韩风至那边看了一眼,心下有了数,再朝他面上张了张,便大概猜到他在想些什么。她也不搭理众人的疑问,将此事丢开不理,只笑道:“接下来,该比试火候对吧?韩老板打算怎么做?”
韩风至深吸一口气冲她做了个稍等的手势,亲手自板车上搬了个筐子下来,从里面取出两条用草绳栓起的干鱼和两个猪脚,朝这便晃了晃。
花小麦往他手里一望,立时失笑,指着他连连摇头感叹:“你这人,真真儿好刁钻!莫说这芙泽县。纵是整个桐安府,与海边也不挨着,你手中那比目鱼,寻常时根本没人吃的着,你是怎么想起要与我比试这道菜?”
“呵……”韩风至也笑了,将那两条干鱼提得高了些,“姑娘话虽是这么说,却一眼就瞧出我要与你比试什么菜,可见是没被我难住,你又何必发牢骚?此处离海甚远。咱们把菜做好了。分给大家尝尝新鲜也不错。”
“够费事儿的……”花小麦小声嘟囔了一句。转身扬声对周芸儿道,“去,搬柴来!”
周芸儿答应一声,一溜小跑去了后院。来来回回奔走了好几趟,片刻,果然搬出几堆看上去略有不同的柴禾。
其实说起来,这“火候”,可算作是花小麦的弱项。
从前学厨的时候,用的都是燃气,自己通过旋钮来控制火候即可,然来到这火刀村之后,家家户户都是烧柴的。在外摆摊,又要用木炭,这些东西对初来乍到的她而言,可谓一窍不通,与自小便习惯烧柴做饭的韩风至相比。天然就落了下风。
然而或许她该庆幸,自己在这厨艺上头,真是个肯花心思,又不愿服输的人,这一年多的时间,她花了老大力气,将各种柴禾的特点研究得透透彻彻,如今她那灶火,烧得比土生土长的春喜腊梅,还要好上许多。
“你……竟准备了这么多种不同的柴?”韩风至有些吃惊,“平日里,你也是这样张罗饭馆儿的菜肴?”
“若真是那样,我一个子儿也挣不着,太费工夫了。”花小麦朝他摊了摊手,“没办法,这不是为了对付你吗?这一回不比快,咱俩就各凭本事,干活儿吧。”
说着便烧火热锅,将那比目鱼拿过一条来略作收拾,搁进锅里。
这道菜名曰“比目鱼煀猪脚”,用料不算特别精贵,但若要做得地道,在火候上,需得格外下本钱。
比目鱼需以中火烘香,栎柴最为适宜;猪脚要先在用姜片炸过的油中爆香,烧旺火,松柴是不二之选;两样食材处理完毕之后,还要把比目鱼去骨拆肉,同猪脚一块儿搁进瓦罐当中以文火慢煀,此时,就该那稻穗和麦穗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