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见苏锦烟三两句话就解决了常大人多日来不吃不喝火上心头的大事,心里诧异,继而疑惑不已。
不知苏锦烟到底是何人。
有人忍不住蠢蠢欲动的心,眼睛亮晶晶地看着苏锦烟,拱手道:“这位夫人,下官这有一事请教......”
从扩建屋舍到人员编制入户,再到百姓教化,各样的事皆关系民生,皆关系经济。
接下来的议事,基本上尉迟瑾只坐着旁听,都是众人跟苏锦烟探讨。甚至连最初那些心底轻视之人也热火朝天的加入进来,生怕说得晚了,自己的问题就没法解决了。
能当场答复的苏锦烟便立即答复,若是一时难以抉择的,就让霜凌用笔记录下来,回头再想法子。
如此,直到天色渐晚,尉迟瑾担心苏锦烟坐得久了身子受不住,毕竟议事堂里没有碳火,还漏风。
“各位,”尉迟瑾起身道:“今日就先到此为止,且让我夫人先回去歇息。”
等两人出门后,有人私下询问:“适才钦差大人说什么?他夫人?”
“我听说璟国公府世子不是已经和离了吗?哪来的夫人。”
常大人知道些内情,高深莫测地笑了下:“季大人所有不知,这位夫人正是此前的世子夫人啊。”
——江南筱州苏家的嫡女。
“啊,原来如此。”众人恍然大悟:“难怪如此财大气粗。”
...
尉迟瑾还惦记这苏锦烟生辰的事,拉着她回后堂就赶紧吩咐人摆饭。
苏锦烟心里却还在想着适才的问题,就连吃饭也慢吞吞若有所思。尉迟瑾好不容易等她吃完,简单洗漱过后,这才抱着人出了府衙大门。
大门外,一辆华丽马车等在那里。
苏锦烟问:“去哪?”
“先不说,”尉迟瑾继续卖关子:“到了你便知晓。”
马车一路到了北城脚下,尉迟瑾又将苏锦烟抱下马车,牵着她缓缓上石阶。
路遇巡逻的侍卫们远远地就识趣绕道走了,不作打扰。
苏锦烟有些不好意思,心里又好奇得很,跟着尉迟瑾上了城墙,进了角楼。
角楼四面是隔窗,此时里头灯火通明,燃着炭盆还铺了羊绒地毯。地毯上放置了一张矮几,上头摆满了糕点吃食,以及一壶温热的花果茶。
苏锦烟四处打量,心底无奈哂笑:“尉迟瑾,你说的生辰便是带我来这吃零嘴?”
尉迟瑾站在窗边,勾手让她过去:“你且过来。”
苏锦烟狐疑地走过去,见他推开隔窗,顺着视线望出去,顿时就惊住了——
-------------------本章已有部分内容作删减修改----------------------------------------------------------------------------------------------------------
第90章
黑暗的天幕下, 站着许多流民,每人手上都抱着一盏天灯。他们有的面容安静,有的笑着哭泣, 有的闭着眼睛似乎在怀念,有的哼唱着家乡小曲。
怀里的天灯承载着他们对未来的期盼,也承载着对生活的渴望。
数千的灯汇成了一片灯海, 照亮天际。
苏锦烟被这壮观的景象震撼住了,忙问:“他们在做什么?”
“祈福。”尉迟瑾道,顺便将她拉入怀中,从身后抱着人, 下巴靠在她的肩上。
很快,一盏天灯缓缓升起....
第二盏....
第三盏....
陆陆续续,数千盏灯徐徐而升,飘在半空中像星河璀璨。众人高声欢呼起来, 纷纷抬头仰望。
苏锦烟也被他们的喜悦感染, 心里热热的涨涨的。
“好看吗?”尉迟瑾问。
“尉迟瑾, ”苏锦烟望着半空的灯火,问他:“你何时准备的这些?”
“几日前。”尉迟瑾说道:“我曾见一位老人偷偷地在河边放灯祈福, 当时便想到这个主意。”
“一来,想用这样的方式与你共度生辰, 二来...”他继续道:“与此安百姓们流离失所、惊惶不定的心”
“锦烟,”尉迟瑾用鼻尖摩挲她的面颊:“他们要感谢你, 我也要感谢你, 你这次来得及时,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这事,是你们众多人的功劳,我如何能一人领受?”苏锦烟说道。
“不一样, ”尉迟瑾说:“你不知道,在你没来之前,有许多地方已经缺粮,朝廷只能从每日发放两顿粥改成了一顿,而且越来越稀少。许多人食不果腹,老人和孩子们眼看就要撑不住,但幸好你来了。”
这时,一盏天灯随着北风缓缓飘向了角楼这边,从窗顶上越过。苏锦烟清晰地看见上头还画了歪歪扭扭的符号,看起来像字也不是字。
她疑惑地问:“上头写了什么?”
“我也不清楚,”尉迟瑾低笑:“听耿青说,是这些流民中有个老秀才在天灯上写字,后来其他人有样学样。但因不知如何写,于是只能随意画几笔以表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