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头看那山梁,幽暗壮伟,黑压压的,像一头巨大的雄狮伏地不动。而红霞,却给它的脊背,镀了一层金。霞光,铺天盖地。那一刻,他仿佛听到了秦司的哭泣。
“尘哥哥!”
麦麦拉回了他的神思,扬着水丝条儿,赶着羊群走来。
“麦麦~”
“嗯?”麦麦的笑容,是月亮湾最好看的。
“我给你吹首曲子?”
“好啊!”
水轻尘拿起笛子吹,吹了一阵。是邓丽君的歌儿——《我只在乎你》。
那年代,邓丽君的歌儿就像琼瑶的小说一样,没有哪个女孩子不会唱、没看过。水轻尘的笛音,麦麦向来爱听,现下听到自己会的歌儿,忍不住跟着唱了起来:“任时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气息……”
唱到这里时,忽然想起两个人现下的关系,联系这歌词,忽然笑着住了口。
水轻尘笑了一下,望着她继续吹。
附近地里干活儿的人听了,跟旁边的人笑:“看看人家这耍朋友的才叫耍朋友嘛!撵起羊儿站河滩上,一个吹笛子,一个唱歌儿,闲情逸致的,跟电视头演的一样。”
旁边人看了一眼河堤上的两人,笑:“要不说这两个娃儿登对呢!”
另一个说:“登对倒是登对!就是不晓得二天咋个讨来吃~”
“害!听说人家水梦楼多会做生意的,还在城头买了房子!能饿到他两个哇?!再说人家两个都是大学生了,城头的人喜欢这些,说不定人家二天赚得更多……”
几个闲话一阵,抬头来看时,麦麦和水轻尘两个撵着十来只山羊,已经上了大路了。
“我还说,看麦麦儿长得多标致的,二天怕是要嫁个城头的大官儿!没想到便宜了这个P娃儿!当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呐!”
“你懂个屁!人家这叫‘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看到看到长大的,跑来跑去,自然就跑出感情来了嘛!你没看到那水三娃儿,从小就宝贝麦麦得不得了嘛!”
“这个娃儿好像随时随地都能摸出笛子来吹啊!”
“不然咋个能吹这么好呢!吹得好,我们听起也安逸。不像码头上新开那个卡拉OK,天天晚上跟他妈的像个杀猪场一样,惊叫唤!”
“有时候还他妈的像没杀透一样,抽一抽的!河头的鱼都要遭他们黑死!”
“哈哈哈……”
作者有话要说:
樊傻儿(刘德一)在四川,好比赵本山于全中国,妇孺皆知。出了一系列的喜剧,词调都非常诙谐,非常受欢迎。
为什么江雨天不在自家看电视,抱着活儿来凑?因为省电。
为什么江家兄妹不知道吃知了?因为江家村的人多吃种养出来的东西。我记得小时候,虾蟹都不受欢迎的,因为没肉。河蚌、田螺、南瓜芽这些都没有人吃的。
我经常听着曲子写东西。写秦司那一段,差点又把自己给整哭了。其实,卖冰糕这一小段,原型故事是村里的一个哥哥,小时候成绩非常好,也考上了重点中学。可是,父母不给力,没钱给他上学。他曾经一边上学,中午就出去卖冰棍儿挣饭钱。最终,他还是辍了学,后面也堕落了。
当年大人们说起他时,无不摇头叹息。
且说我听笛子版的《枉凝眉》,正至伤心处,心里头跟着播放界面第一评论里的词唱,可唱到后面,那词尽然改成“想路上能有多少妖精儿,怎禁得秋抓到冬尽,春抓到夏!啊~~~~啊~~~~~~”
我……伤心感一扫而光,瞬间爆笑!
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我写着写着,到了本章末尾水轻尘这里,又成了喜剧……
PS:夜里杀猪的卡拉OK,真有。因为在河边,所以声音整个河湾都能听到。因为一个河湾,两面有山,便形成了一个天然立体音响,有回旋。我曾深受其扰,写到这里,想到了,就加进去了。
第77章 老箱子
丁家湾,斑竹林。
夏风轻吹,竹叶簌簌。竹稍儿弯着,轻摇轻曳。
一群肥嘟嘟的画眉鸟儿,在枝叶间飞来跳去,叽叽啾啾叫着,声音煞是好听。
老道士的孙子准备把老房子掀了盖砖墙房子,一家人正在整理家中物件,准备拿到邻居家里去暂存。无非是些箱箱柜柜、坛坛罐罐、桌子板凳和农具,东西不多。
老道士的房间,已空置半年。老了之后,便无人进去。黑漆老床、老柜、谷草、灰尘和蜘蛛网让这间屋子显得格外沧桑。
一个桢楠木的老箱子,放在柜顶上,蒙了很厚的灰。
那里面,装的是老道士一生的宝贝——六把二胡。
老道士做了一辈子道士,家中只他一人会拉二胡。儿孙嫌做道士丢人,都不愿意学。现下他走了,这家里无人会拉。竹林小院儿里,从此再无二胡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