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屏记(150)+番外

常嬷嬷迟疑了一下,从怀里拿出张单子递给荀大奶奶。

“这些东西都是被荀淑芳那小贱人骗去的,你马上拿这个单子去杨家,把东西都要回来,不要白白使宜了那贱人。跟她说,我不会放过她的。”方氏道。

荀大奶奶扫了一眼手中的单子,随即小心收在衣袖内。

“三姑奶奶,咱们回去吧,莫扰了太太静养。”荀大奶奶道。

荀卿染点头,两人迈步出来。

“大奶奶,三姑奶奶,奴才……”常嬷嬷就要上前来说话,却被荀卿染带来的人给拦了回去。

荀卿染走出了翠竹轩,还听得常嬷嬷在说什么看在骨肉的情份上。

等她和荀大奶奶带人出了夹道,那看守的婆子就锁了门。荀卿染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曾几何时,她们三个女孩也是这样被方氏关在颖川老宅的佛堂里。如今,情形是一样的,但是门里门外的人却换了位置。

荀大奶奶又请荀卿染到梧桐院来,小丫头端上来热茶和各色果品。

荀大奶奶踌躇了一会,将袖子里的单子拿出来又放回去,终是开口道:“三姑奶奶,太太让大姑奶奶办事,总共拿出去的东西,少说也值十万两。如今,这事情却是办砸了。按理说,大姑奶奶也该把钱退回来。就算不全退,总也该退个八九成回来。”

荀卿染一口茶含在嘴里,听了荀大奶奶的话,差点没喷出来。

方氏糊涂,荀大奶奶也跟着糊涂,难道是被钱迷花了眼睛吗。也是,当时荀大奶奶换拦住方氏,却拦了一箱子东西下来。

“这里有太太这些年积攒下的,多是荀家的东西……当初给三姑奶奶置办嫁妆,我就觉得薄了些,只是在太太跟前说不上话。如今这些东西要回来,少不了三姑奶奶那一份……”

荀卿染扫了荀大奶奶一眼,荀大奶奶没把握从荀淑芳那里要回东西,要拉着她一起去,看中的,是她身后齐家的势力吧?

“大奶奶,我劝你三思。当初捎信给你,你没有拦住太太,才有了今天的祸事。事到如今,与其在意钱财得失,莫如想想荀家的前程,这一门老小头上的脑袋……这件事,我虽不知就里,却还明白是宫里面将事情压了下来,老爷和大爷才能得以保全。宫里压下这事,是永晴公主求情,也是因为查无实据。大奶奶这个时候上杨家去讨要钱财,别人会怎么想?”荀卿染打断荀大奶奶的话。

“自然不会大张旗鼓的去。咱们只说走亲戚,去和大姑奶奶说了。她难道就不怕事情被揭出来?只要她把钱财吐出来,咱们大家都不声张,别人怎么会知道。”

“大奶奶还是禀告过老爷,和大爷商量再定吧。”荀卿染觉得头很疼。

齐攸和荀卿染并未在荀家吃饭,就回了齐府,到容氏和齐二夫人那里将荀家的事情禀明了。

齐攸说了荀大老爷被申斥,降等留用的事。容氏觉得这已经是十分宽大了。说到方氏和荀淑兰,荀卿染只说两人身体没有大碍,荀大老爷安排了房舍给两人静养。

容氏点点头,就不再多问。倒是齐二夫人,将荀卿染叫到祈年堂,细细询问了一番。

“……可说了是哪里出的岔子?”齐二夫人问道。

荀卿染想了想,方氏显然是把事情都归罪于荀淑芳了。然而荀淑芳真有这个本事吗?

“太太火气很大,一直骂个不停……听着像在骂杨大奶奶办事不力。”荀卿染斟酌着道。

“可还说了别的?”齐二夫人皱了皱眉。

荀卿染摇头。

齐二夫人呆了半晌,就打发荀卿染回了宁远居。

宁远居暖阁内,因烧着地龙,屋内温暖如春。荀卿染就脱了大衣裳,斜倚在引枕上闭目养神。忙碌了多半天,只有这个时候才能真正静下心来思考。这一连串的事情,牵涉到内宫,她对贤妃娘娘一无所知,对内宫情形一无所知,不好枉做论断。但是,有些事情让她非常不安。

或者是说,荀淑芳让她非常不安。特意在她回门那一天,杨庭俊带着个管事媳妇向方氏讨要陪嫁丫头的卖身契。荀淑芳后来说,这是见面礼。荀大老爷得官,荀淑芳还说过另外一句话,也是关于礼物的。

荀卿染努力回想,对了,荀淑芳说的是还要送给她一份大礼,保管她怨气全消。对,就是这一句。

难道所谓的大礼就是这件事?那个时候,永晴公主可还没有看中荀淑兰和郑好儿做陪嫁女官。

荀卿染霍地坐了起来。

第一百一十六章 应对(二)

 难道那个时候,这个局就已经布下了。两个女孩被公主看中,并不是偶然,而是人为?荀淑芳和杨庭俊,一个闺阁女子,一个御前侍卫,如何能有这样的本事?

“你怎么了?”

“哦?”荀卿染一惊,才发现齐攸不知什么时候站到她跟前,正低头看着她。

“好好的,发什么呆?今天累到了?”齐攸说着,就坐到荀卿染的对面,看着荀卿染。

“不是累,是……”荀卿染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决定,不些事情也该告诉齐攸。至于那些顾忌,跟眼前的危险相比,是不值一提的。

“到底怎么了,说话吞吞吐吐的?”

“……嗯,四哥哥,咱们是一家人对不对?”

齐攸斜了荀卿染一眼,似乎对荀卿染这话有些不满。

“你说呢?”齐攸反问。

“好儿妹妹和淑兰妹妹这件事,我觉得很不对劲,可又说不出来是哪里不对劲……大姐姐原来在家时,和我们太太两个,看着还好。可自打大姐姐出嫁,成了杨大奶奶,我虽只见了她两次,却总觉得,她似乎因为什么事,恨极了我们太太……太太拿着杨大奶奶陪嫁丫头的卖身契,咱们回门那天,杨侍卫也去了。他派了个管事媳妇到后宅和太太请安,实际上是追讨了那几个丫头的身契。太太被气的半死。我也是那个时候才知道,杨家还打死了一个叫喜鹊的陪嫁丫头。那丫头有个毛病,爱听墙根,还爱传消息。”荀卿染边说,边打量齐攸的脸色。

齐攸没有计较她的语无伦次,反而很认真在听。

“……那次去给父亲道贺,见到了杨大奶奶。说到见面礼和大礼,她说话很奇怪,竟然说讨要卖身契是见面礼民,不值一提,后面还有大礼……后来,淑兰妹妹被选中跟去和亲,太太不愿意,竟然想到去求杨大奶奶和杨侍卫,婆婆也赞成。我怎么都想不明白,却不得不跟着去了杨家。杨大奶奶答应帮忙,那天就传来四妹妹病了,让家人接她出宫的消息。我当时还想,杨大奶奶真有本事,竟然办成了这件事。再后来,情况却急转直下,连好儿妹妹都被赶出宫来。这么多事,我总觉得里面有些联系,让人看不真切,却十分害怕。”

“你就想跟我说这些?说之前,还得问我咱们是不是一家人?”

当然要先问问,方氏和荀淑兰之间的事,怎么着也算得上是家丑,你要不拿我当一家人,我凭什么说给你听。荀卿染腹诽道,随即眨眨眼,难道齐攸没听出她话中透露的意思,难道是她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