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屏记(389)+番外

荀卿染摇摇头。

“是被人害死的。”荀淑芳道。

“太太?”荀卿染道。

荀淑芳点头,“自然是太太主使,不过动手的人是谁,三妹妹只怕猜不出来。”

这又有什么难猜的,虽是如此想,荀卿染还是附和道,“人命关天,岂能只靠猜测。”

“是我娘的亲妹妹,对,就是小吴姨娘。”荀淑芳冷笑道,“为了取代她姐姐,也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呵呵。”

“是周嬷嬷说的?”

“她只是证实罢了。这件事,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荀淑芳回过头看了一眼来路,“无意中听到的,小吴姨娘自己在太太跟前说的。自然也是太太故意让我听见的。”

就像后来,杨家这门亲事,方氏明知道喜鹊已经被她收买,故意让喜鹊偷听到杨家如何富贵,杨廷俊如何一表人才,而且打算将荀卿染嫁过去一样。

可恨她当时鬼迷心窍,上了当。原来如此,怪不得当初在荀府,荀淑芳总是有意无意地找小吴姨娘和荀淑芝的麻烦,对荀淑芝比对她还差,闹得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荀卿染都不相信小吴姨娘是荀淑芳的亲姨母。

这也是方氏惯用的手段了。

荀卿染看着荀淑芳一脸的恨意,明明还是恨方氏的吧,那为什么又给荀淑兰提亲,永庆郡王世子,有什么外人不知道的秘辛?

“周嬷嬷跟着太太到荀府,在太太身边伺候了几十年,是太太的一条狗。太太所作的事情,她大都知道。三妹妹不妨和她聊聊,周嬷嬷可是记得三妹妹的亲娘那。”荀淑芳又恢复了脸上的笑容。

“大姐姐到底想说什么,不妨直说。”荀卿染淡淡地说道。

“妹妹是聪明人,难道就没有想过,妹妹的亲娘当年那么受宠,为什么突然悄无声息的没了?之后,府里更是没人敢提起?那枫林晚曾经是谁的住所,为什么黄纸了这些年,老爷为什么总是回避那个地方,太太为什么死也不肯住进去?妹妹难道还猜不出其中的关系?”荀淑芳看着荀卿染道。

看来荀淑芳是知道了当年的往事,因此一直诱使她查问。

“我历来愚钝,大姐姐既然知道,何必瞒着我,告诉了我岂不是好。”荀卿染道。

荀淑芳咧嘴一笑,“三妹妹,你总不大信我。我何必做着恶人,这件事,妹妹还是亲自查问明白最好。”

说得漂亮,真的不愿意做恶人,为什么三番五次的挑拨,却又不肯直接告诉她,让她去查,为的是什么。

“大姐姐又在哄我了。”

荀淑芳脸色变了几变,荀卿染似乎对此事并不那么在意,这让她非常不快。她的打算,是让荀卿染去问方氏,以方氏的脾气,肯定不会好好收场,两人仇怨更深。这是她愿意见到的。当然了,最好荀卿染、或者荀君晖去质问荀大老爷,到时候父女反目。最后大张旗鼓地闹出来,姐弟两人都失去一切,那个场景,荀淑芳光是想想就高兴的要笑出声来。

“妹妹可以去问问太太,若是担心从太太口里无法知道实情,当然最好的法子是去问老爷。”荀淑芳真挚地说道。

荀卿染瞟了一眼荀淑芳,荀淑芳打的是什么样的主意,她心里顿时明白了。只是,人算不如天算,荀淑芳如何料到她这次在平西镇,遇到了在京城中无论如何都无法遇到的人。那些陈年往事,仿佛雪泥鸿爪,她已经窥见大概,并且决定埋藏起来。潘多拉的盒子,还是不要打开的好。

“有劳大姐姐费心了。”荀卿染淡淡地说道,“只是,这件事只怕始终无法如大姐姐的意,大姐姐还是省些事吧。”

荀淑芳一愣,看着荀卿染半响,才强笑道:“三妹妹竟然是如此冷清的人。”

荀大奶奶这是从后面赶上来,“大姑奶奶,三姑奶奶。太太方才已经醒悟了,这婚事是打着灯笼难找,只求大姑奶奶成全。”荀大奶奶奉承着荀淑芳。

见时辰尚早,荀卿染就和荀大奶奶说了,要在府里随便走走。荀大奶奶正有事要和荀淑芳单独谈,自然乐得答应了。

荀卿染便顺着逶迤的甬道,走到前面书房来。

辛姨娘见荀卿染来了,喜出望外,又抱了囡囡出来。

“囡囡天天念叨着三姐姐,姑奶奶送来的那些小玩意,囡囡喜欢得紧。”辛姨娘道。

囡囡已经五岁,荀卿染少不得抱了囡囡,问她每天做什么,囡囡很乖巧,话说的也很流利。

“姨娘将囡囡教得很好。”荀卿染赞道。

坐了一会,辛姨娘让奶妈抱了囡囡下去。

“大姑奶奶今天也来了?”辛姨娘问道。

荀卿染点点头,问辛姨娘,“大嫂什么时候和大姐姐走得这样近了?”

辛姨娘叹了口气。

“莫怪姑奶奶不知道,不过是这几天的事情。”辛姨娘道,“大奶奶出门进香,遇到了大姑奶奶。后来,杨府送了两箱子东西来,大奶奶收了,就和老爷和大爷说,以前的事情完全是误会。还下帖子请了大姑奶奶,从此来往的亲密了。”

两箱子东西?

“有看见的小丫头说,是两箱子古董,似乎是太太那年送给大姑奶奶的。”辛姨娘又道。

原来有这么回事,怪不得了今天她还没到,荀淑芳就先来了。

荀卿染又将荀淑芳给荀淑兰提亲的事情说了。

辛姨娘听得也十分惊讶。

“大姑奶奶这事,打的什么主意?真是让人难懂,难道是大姑奶奶对太太的恨意消了,打算做好人?”

辛姨娘说完自己就摇了摇头,和荀卿染对视了一眼,两人都不相信会有这种可能。

“不管怎么说,最后总要父亲同意,这门亲事才能作准。”荀卿染道。

辛姨娘点头,知道荀卿染这是给她提醒。

“姑奶奶放心,这可关系着一家子的人,不会任由她们胡作,定要让老爷慎重从事。”辛姨娘道,“……家里总养得起一口两口人的。”

一会工夫荀大奶奶打发人来请荀卿染,说是宴席已经准备好了,请荀卿染过去用饭。荀卿染就辞了辛姨娘,往梧桐院来。

荀淑芳已经另换了一套衣服,荀大奶奶一脸的喜气。大家一起入席,荀卿染没什么胃口,不过略动了动筷子,荀淑芳竟然也没吃什么。前院派人过来说是荀大老爷那边也已经吃过了酒席,荀卿染便起身告辞,荀卿芳不顾大奶奶的挽留,也一同出来。

荀大奶奶送两人到二门,依旧不忘嘱咐荀淑芳。

“放心吧。”荀淑芳对荀大奶奶笑道,“我最是刀子嘴豆腐心。你信得过我,将我当个人看,我赴汤蹈火都愿意的。”

说这话,却瞟了荀卿染一眼。

“大奶奶面冷心热,总是让人误会了去,做人极是吃亏的。”周嬷嬷陪笑道。

“可不是。”荀淑芳咯咯直笑,“总被人误会,让我心凉,可人一求我,我又心软下来了。”

“大姑奶奶为人风光霁月,是再好没有的人了。”荀大奶奶奉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