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无论他们说什么,简临都不回应。
他有时自己发消息,有时会让陈猛代替他发。
很快cp粉就注意到了他发消息的ip地址左右横跳。
简临的场景搭好后,剧组很快便宣布了开机,有心人都知道简临远在一千多公里外,那燕市ip发的博文……
粉丝坚信是谢知奕登录简临的账号发的秀恩爱内容,而唯粉则坚定地认为工作室发博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于是cp粉和唯粉打得难分难舍,黑粉时不时嘲讽几句简临卖腐、谢知奕想当网红,在粉群里挑拨离间一番。
而在网上热热闹闹满是娱乐消息的时候,有一条关于23企业与M国谈判破裂的消息悄悄划过,没有引起多少关注。
再又一次的谈判破裂后,某些组织开始动用手边的关系仔细搜索有关所有相关科研工作室的项目情况。
由于前段时间实验室泄密搞得燕市附近所有的实验室都心有余悸,各个实验室开始加强了管理,外人想打探消息很难,只能搜集网络上的相关信息,通过智库分析其可能的研究方向。
一个实验室的科研方向,除了其内部泄露外,通过表象也能察觉到一丝端倪。
比如通过查询实验中心官网以往的项目披露,比如通过公开拨款款项的分配方式,比如看企业投资的流向,再或者看某个科研人员以往的科研方向,再根据实验室公开项目猜测。
数据分析能帮他们解决很多问题。
然而当一群科研人员的科研数据、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的数据当中,夹杂着一个全是娱乐信息的数据,就很奇特了。
谢知奕算是以前M国某个科研圈子里的风云人物。
他是蔺许安的徒弟,在学校的时候以极高的分数常年拿着全额奖学金,一毕业就进入蔺许安所在的实验室工作,简直前途无量。
比成绩更耀眼的是那张漂亮到超越审美差异的漂亮脸蛋。
然而渐渐的,他的名声没落下去,也许是适应不了学校的理论和实际的实验工作间的巨大落差,谢知奕最后出名的只剩下了那张漂亮的的脸蛋。
他只出了几篇边缘研究的文章,其余的挂了几个三四作。
后来有人传言说他是靠着一张脸,有了蔺老师的支持后,跟实验室那群科研狂魔用身子换了挂名,相关的消息也越传越开。
等蔺老师死后,不少人都揣测谢知奕要怎么办。
然而他果然如众人所料,被赶出实验室,去了底下一个不接近核心技术的边缘实验室,偶尔几篇文章也显得很平庸。
于是他的花名更胜,以往积攒的超级学霸的光环也没了。
等谢知奕回国的时候,他们审核谢知奕时都觉得好玩,甚至开过要不要卡他回国逼他主动献身的玩笑。
只不过前几年才出了蔺许安的事,大使馆对每个即将回国的科研人才都看得紧,他们才放弃了玩笑,给他通过了审查。
当时他们就觉得,放一个只会靠着身子换项目的白痴花瓶回去,还能掀起什么风浪。
现在在桌案上再看到谢知奕的名字,联想到他在这边的名声,几个审查的人都笑起来。
“说真的,当初应该试试看,去邀请他上床的,反正他肯定也愿意。”
“搞来搞去,还要跟个明星搞出绯闻……你看这几个回国的重点人物,搞芯片,搞光半导……他的项目是什么,跟男人搞绯闻吗?”
“这有,他在鹤大的金若楠实验组。”
“你看这是什么实验,投资一百二十万,元?这么小的投资,这种边缘项目,交给实验室底下的硕士都没人愿意做,他竟然还是个副手,辅助做……哈哈哈哈。”
“上次宝通竞争华洋通信的时候,他是不是参加了?”
“那是徐洋的项目,重点盯一下徐洋。”
几人讨论着,又把谢知奕那十分花哨的履历翻看一遍。
他们讨论了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而被他们谈论的人正在实验室里盯着实验数据。
“……是成功了吗?”谢知奕紧皱的眉头微微松开,指着数据笑起来:“达到理论数值。”
“成功了?”周围几个实验员愣了下,紧接着实验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
谢知奕先是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压下心头的兴奋,然后才鼓励道:“比预计早了一个月的时间,但是还得稳住……而且以现在的实验情况,想要量产基本是不可能的,催化剂也要改,我们前面的路还很长。”
“但我们,已经走出第一步了。”
谢知奕说完最后一句,实验室的助理扑上来抱着他,其他几个人员也兴奋的叫了几声。
他们缓了半个小时才继续,借着第一次出成果的兴奋一路工作到了深夜。
谢知奕又是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的,他仔细查看了现在的实验进度,又检查了每个数据,然后才轻轻松了口气。
他脱掉防护服,回到中心准备的房间内。
最近的实验做到了关键阶段,因为外界的探查愈发的频繁,参与项目的实验员干脆都住在了这里。
里面屏蔽了信号,手机只能玩一玩不联网的游戏——而谢知奕已经有小半个月没和简临联系了。
今天出成果的第一时间,除了成功的喜悦外,谢知奕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简临。
离他跟简临表白,似乎也只剩下不长的时间了。
谢知奕的心脏跳的很快。
他轻轻用手压着心脏的位置,感受着心跳的速度,谢知奕的眼底弥漫上了笑意。
“等等,比进度快点了。”谢知奕闭上眼睛笑道:“说不定能比三月更快呢。”
第二天一大早,谢知奕又兴冲冲的第一个进了实验室,开始测试新的催化剂和催化方式。
而昨天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在场的各位人员,就连原本没信心的人也开始期待他们能提前完成任务——时间就像是鞭子一样,赶着他们不断向前跑。
其他几个实验项目组多多少少都受到了审查的影响。
徐洋尤甚。
部分针对性的出口禁令和个人限制条款让徐洋顺利出了名,而他要参加的一个学术座谈会也把他暂时除名,连线上的交流都被禁止了。
徐洋在谢知奕实验的中途来找过他,骂骂咧咧的抱怨着:“和我说什么,‘徐洋先生,您再钻研两三年的时间,可能就能进入我们的座谈会了’……我只是提前申报了个项目,想要听一下座谈会其他人的发言,难道他们就怕我听那么几句吗?”
“放宽心,等你研究出什么的时候,国外的座谈会肯定每天给你发邀请,请你亲自出席海外会议。”
谢知奕轻轻拍拍徐洋的肩膀,徐洋抖了下,赶紧摇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