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运气好,能从古书夹层里找到定国公当年留下来的海图路线,避开了礁石;
但扶摇道长有无人机啊,搜寻出来的路线更加精准!
寻找宝藏开发东兴岛那是之后的事情,当务之急是先找一个能落脚种地的地方。
比如说,虎头山。
虎头山在长兴县和裕南县交界的地方,从虎头山再往西南走,就是连绵数百里的虬岭山脉,扶摇道长如今,就在虬岭山脉最北边的一个小山包上等着张家村一行人呢。
从这个小山包往南走,翻越五座大山之后,就是虎头山。
研究了地图之后,扶摇道长发现,李家人逃荒并没有逃多远,也就走出了几百里。
想想李家赤贫的现状,这也可以理解:没钱,没水,没粮,往前走也是一条死路。眼前的大山中,好歹还有点绿意,如果能找到隐蔽的山泉,也不是不能坚持。
扶摇道长估计,原本的剧情中,李家人带着春妮勉强走到山里之后,再也坚持不下去了,只能在大山中找一口吃的,挣扎着活了下来。
至于张家人,这个剧情里没有提过,春妮和石头身边,无亲无友,只有一帮同样穷的活不下去的人。
如今,有叶长宁每天晚上偷偷投喂的辟谷丹,李家人虽然还是饿,但并没有饿到亏损身子的地步,应该不会像剧情里那样,死得无声无息。
虬岭山靠北的地方,确实干旱,但再往南走就好得多了,像是在虎头山中,还能看到小溪,虽然变得窄小很多,但好歹没有断流。
除了小溪之外,虎头山上还有好几处泉眼,不过位置很隐蔽,没有被人发现。
虎头山后,还有一片比较平缓的山坡,整理一番,也能开出几十亩田地出来,虽然是贫瘠的山田,但种点红薯还是没问题的。
就算如今红薯还没流传过来也不要紧,幻真界里有的是。
扶摇道长如今待着的地方,是一座已经倒塌了一半的山神庙,庙里的雕像都摔碎了,香案供桌也破的很,勉强还有三面墙壁能挡风。
扶摇道长背着行囊,牵着一头毛驴,看上去就是再普通不过的一个游方道人。
这头毛驴是她前两天在镇上买的,瘦骨伶仃,价格却比平时还贵了三成。
不过,贵点没关系,能拉车就行。
叶长宁可不耐烦天天自己拉着车走,但她没钱,没办法买,这就得需要扶摇道长来帮忙了。
等到日头西斜,张家村的人终于走到这间山神庙了。
张三爷作为队伍的带头人,自然要上来寒暄:“道长,叨扰了。”
扶摇道长摇了摇头:“我也是路过,不过早来片刻罢了,谈不上叨扰。”
等张家村的人都围着山神庙停下来的时候,扶摇道长不动声色的在李家附近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叶长宁抬头看着扶摇道长,扶摇道长也含笑看着叶长宁——虽然很久之前就能够分心二用,但这样同时操纵两具躯体,感觉还是很新奇的。
春妮顺着叶长宁的目光也看到了不远处的扶摇道长,她好奇的打量着这个陌生但看上去挺和蔼的人:“娘,那是谁呀?”
“那是一位道长。”叶长宁解释。
“道长是什么呀?”春妮又问。
“道长就是……”叶长宁卡了一下,然后继续解释,“道长就是很有本领的人!”
春妮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然后把目光转回到旁边的小石头身上:“娘,弟弟醒了。”
小石头这两天喝着面糊糊还有掺了营养剂的水,不再那么饿,也就有精神了,这会儿正咧着小嘴看着春妮笑呢。
“你陪着弟弟玩,娘出去看看能不能找到点吃的。”叶长宁说。
她们明面上也没粮食了,正好趁着现在出去转转。扶摇道长在这里,她放心的很。
“好的,娘,我会照顾好弟弟的。”春妮很认真的点头。
几天相处下来,叶长宁还挺喜欢这个小姑娘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才五岁的孩子,听话懂事还晓得心疼人,从不吃独食,饿了累了都不哭,只要能走就会一直坚持,除非实在走不动了才会上车稍微歇一会儿,表现的比张家村里好些大人还强呢。
第308章 天下之争(8)
叶长宁去周围寻找吃的喝的暂且不提,扶摇道长一直安静的坐在原地,打量着这一行人。
二柱子和张草儿夫妻两个也去找吃的了,李母留在小石头和春妮身边,李父守着车辆行李。
说来也巧,扶摇道长在这里停留了将近两天,都没遇到人,张家村刚来没多久,便又有一队人马慢腾腾的向这边走过来了。
这也是一个数百人的队伍,但人家的情况可比张家人好得多了。
队伍打头的就是几辆马车,马车周围还跟着丫鬟婆子,衣裳也光鲜;后面的人虽然穿的略差些,可每家也都有驴车,而且大部分车上都装满了东西。
张三爷照常过去,想接触一下,也打听些消息,可刚走没两步,就被拿着刀的精壮汉子给赶了回来。
这些带着刀的汉子应该是最前面那户人家的护卫,等清理出一片比较干净的地面后,他们把打头的三辆马车围在中央保护起来。
丫鬟婆子们也开始生火做饭。
饭菜的香气随着傍晚的山风飘散开来,引得人直咽唾沫。
很快,饭菜便做好了,最大的那辆马车中,一个中年女子领着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儿走了出来。
这小女孩儿长得特别好看,尤其是眉心一点红痣,就好像是用上好的胭脂特意点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