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刺(37)
她一直安安静静,慢条斯理地吃着碗里的饭菜,只是被问到的时候,才会说上一两句。
听见季琛妈妈问她,“你好久没回来过了吧?现在这里大变样,一会儿让季琛带你去逛逛。”
孟苒嗯了一声,“谢谢阿姨。”
吃完饭以后,孟苒站起来开始收拾,主动提出要洗碗,被一口婉拒,季琛只好带着她出去走走。
刚到楼下不远处,他便主动跟孟苒说话,“知道你想去公墓那儿看看你父母,我就附近找个地方,坐着等你回来。”
孟苒眨了眨眼,刚要开口道谢,就被阻止,“咱俩之间,别说谢谢了啊。”
季琛陪着她站着等车,目送车子离开,才放心地收回视线。
孟苒去了郊区的公墓,看望亲生父母。
当年父母去世,孟苒才五岁,根本不知道父母被安葬在哪儿。
还是长大以后,回来查了好久,才得知了这个地方。
公墓所在的位置在半山腰,原本是一片荒地,下面都是农田,人烟稀少。
上大学时候,手里慢慢有了钱,总是趁着没事的时候往这里跑,一待就是一天。
一直想要把父母的墓碑好好弄一下,可她不敢贸然行动,害怕被孟德铭发现,她一直记得当年的事情。
下了出租车,孟苒沿着台阶往上走,周边寂静无声,只有一块块墓碑,埋葬着被人思念的灵魂。
今天周六,偶尔有人来拜祭,她下车时候也看见旁边停了几辆不算显眼的黑色车子,车牌号还是南市的。
还以为不过是凑巧有那边的人过来,却没想到,视线能看到父母的墓地后,前面站着一个中年男人,不远处还站着两名保镖。
男人的穿着和身形,孟苒一眼就认了出来,倏然顿下了脚步。
不是周路平,又能是谁?
第47章 事在人为
愣怔几秒,孟苒赶紧往旁边退了退,躲到了一颗巨大的槐树下。
她探出脑袋,偷偷看过去,确认周路平站的位置,就是父母的墓碑前面。
墓碑上刻着他们的名字。
孟知远,梁敏华。
妈妈的名字下面,放着一束黄色菊花,是周路平放下的。
从孟苒的角度看过去,正好能看到周路平侧着身子,嘴里喃喃,不知在说些什么。
可面容很憔悴,带着颓丧和低沉,和她两次见到周路平时候,那沉稳又威严的气质完全不一样。
甚至,孟苒站得远,都能感受到周路平的难过。
她不敢轻举妄动,只躲在槐树后面,等周路平领着两个保镖一路下山,驱车离开后,才从树下走出来。
一路小跑到父母的墓碑前面,那束菊花就立在母亲的名字正下方。
孟苒站直身体,朝着父母的名字拜了三下,才蹲下身,自顾自地说着话。
第一个字出来,眼泪就开始落下。
她摸了摸自己的脸,哭着笑起来,“爸爸妈妈,我来看你们了。”
这么多年来,无数次在梦里,总会梦到小时候的画面。
小小的自己,被父母一人牵着一只手,在路上走着。
还有爸爸教她认字,让她骑在肩膀上,指挥他走来走去的样子。
那个时候,妈妈只是在一旁静静地观看,满脸柔和的笑。
多好。
可是这些美好的回忆,怎么那么短?
短在她花了好多心力,努力提醒自己,不要忘,不能忘。
就这样,记忆像是被深深地刻在脑子里,再也不能忘掉。
抬起手背抹了抹眼泪,孟苒直接坐到地上,盯着墓碑上的名字发呆。
她一定要查清楚,不管是周路平也好,还是孟德铭也罢。
又过了一会儿,她才慢慢站起身,一个人往山下行去。
远处天空有鸟儿飞过,树叶泛黄,有些被风吹落满地,光秃秃地嘎吱作响。
孟苒紧了紧身上的外套,给季琛打了个电话。
到了曾经的福利院门口,季琛已经在那儿等着了,双手插在牛仔裤兜里,朝孟苒走过来。
这里已经被关了,大门的铁锈生得到处都是,看得见的地方,杂草丛生。
孟苒和季琛两人站在门口,朝里面看过去。
季琛偏头看了一眼孟苒的脸,“听我妈说,这儿去年就被关了,院长这么多年来贪污补助,被送到这里的孤儿们吃不饱穿不暖,都被克扣了下来。”
孟苒眼睛一眨不眨,盯着自己曾经待过的地方看,语气平淡,“判了多少年?”
季琛抠了抠脑袋,“好像说是十年。”
孟苒鼻间溢出一声轻哼,“还是判得太轻了。”
季琛叹了叹气,“没办法,年代太久远,当时很多事情都没有有力的证据。”
“不过我相信,这种人自有天收,早晚会遭报应的。”
孟苒摇了摇头,嗤笑道:“我已经不信这句话了,那些坏事做尽的人,照样过得很好。”
她转头看着季琛的脸,“所以,还是得靠事在人为。”
第48章 有没有想我?
孟苒说完,轻松地笑了笑,“我饿了,我们去小吃街看看吧。”
难得时间充裕地回来一趟,以前都是来去匆匆,去父母的墓地待一阵就赶紧回去了。
已经不记得,上一次这样悠闲地逛街,是什么时候了。
记忆里的小吃街,早就大变了样。
季琛一边陪她逛着,一边解释,“前几年县里搞旅游开发,这边重新打造了下。”
孟苒走走看看,各种特色小吃,琳琅满目,“嗯,挺热闹的。”
周末来逛的人多,又正好是晚上饭点,巷子里挤满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