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御朱门(32)+番外

作者:夜雨惊荷 阅读记录

凝萱眼中了然之色一闪而逝。

玲丫头……就是宋嬷嬷口中那个叫三老爷,也就是自己便宜爹一直念念不忘的心上人吧凝萱的生母宋氏,住在紫藤苑里十几年,却永远压抑着一个秘密,她的院子是丈夫为了爱慕女子所取,只因那女子钟爱一句诗:紫藤苑落微微雨,

柳絮池塘淡淡风。

不知道宋氏每次坐在充满紫藤花香的院子里逗弄小凝萱的时候,会不会想起这些。

陈老太君掐算了时间,约莫着大夫人等人要来,于是急着打发并不是特别顺眼的凝萱等人。

老太太收起笑意,脸一扳:“本想着缓一缓再叫你们学规矩,看现在这个样儿,却又势在必行。你们三个小的也别眼馋大丫头有名师训导,她吃多少苦不信你们心中没数儿。如今姑姑说大丫头学有所成,我因舍不得这样好的先生离开,所以预备着叫你们几个和三丫头一起学学规矩,六姑娘年纪太小,便再等两年。”

老太太淡淡扫过三个孙女。

二姑娘喜怒不形于色,小小年纪不知学了谁的老成,将来大了,只怕比她老子更棘手。

四丫头好争风吃醋,心眼虽多,却一身的小家子气,无怪乎她那四儿媳最不待见这个。

陈老太君将全部的目光都压在了凝萱身上,最数放心的便是这一个。有那么一个自诩为情种的爹,又有个满口以夫为尊,好像离开了男人就活不下去的娘……五丫头倒是也可怜的紧。

第二十七章 闺训

凝萱还不知道,自己装乖卖巧的已经换来意外的收获。陈老太君不但将凝萱当成了只无害的兔子,反而将二姑娘诗琪看作了这三人里的害群之马,无形中叫刚丧母的凝萱得到了暂时喘息的余地。

老太太说道:“学了规矩,就要用在实处上,这回到底是二丫头有错,小桃坞里也需整治整治,下月初八顺安老王妃贺寿,你们三个便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我请了讲学的先生给你们好好读一读《女子闺训》,免得再有这样的莽撞。”

二姑娘雅静将帕子绞在指头上千回百转,幸亏这绸缎上乘,否则还真禁不住雅静这般蹂躏。

老太太将茶盅一端,凝萱只好跟着两个姑娘起身告辞。刚出了房门,诗琪眼泪便滴滴答答的掉了下来,委屈的看向凝萱:“打一个月前就盼着初八出门去逛逛,顺安王家虽然落魄了,但他们家的几位姑娘都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我为了此番赴会,还特特的做了一件银纹绣百蝶度花裙,现在好了,半点用武之地都没有,难道叫我孤零零的穿着给桃树看?”

凝萱忙扯着诗琪的袖襟,掏出自己的锦帕给她,又瞧瞧的打量诗琪的神色,细声安抚雅静:“四姐姐,你先别着急,你这么一哭,二姐姐心里就更烦了。况且……离着初八还早着呢,或许四姐姐因规矩学的好,老太太心里一高兴,就将这事儿轻轻的放下了?”

四姑娘心不甘情不愿的瞧了眼诗琪,这才止住了哽咽,嘀嘀咕咕犹有不忿的哼道:“可怜了我那条百蝶度花裙。”

诗琪冷眼扫了过来,看的雅静一寒,有心顶两句,却甚是惧怕这种毫无感情可言的目光。

“二姐这么瞧我作甚?妹妹……妹妹不是也没说什么嘛”雅静不大舒服的往十岁的小凝萱身后挤了挤。

“四姐姐,你掐的我好疼。”凝萱心中鄙夷雅静的做法,亏她想的出来,拿自己做挡箭牌。

诗琪伸手拉过了凝萱,与雅静冷淡的说道:“二妹妹以为我会向祖父求情换取出门的机会?若是你因为这个才猛吃酸醋,那我以为,四妹妹大可不必。你眼中的瑰宝却未必是我眼中的良玉,今后有什么事儿,咱们姊妹见只管明说,别叫五妹妹年纪小小就看了笑话。”

诗琪拉着凝萱就往回走。凝萱却道:“二姐姐,老太太给我的丫头碧潭还没跟来呢”

诗琪淡淡一笑:“放心吧,既然已经是你的人,总不会丢了的。”

凝萱等人回来的时候,走的是欢喜堂的后角门,比照前门的红亮气派,这小角门是寒酸了点,不过却有大大的好处,便是很难撞上,或者说几乎不可能撞上晚来请安的大房、四房人。

回到小桃坞的时候,宋嬷嬷迫不及待的问道:“好姑娘,可说你读书的事儿了?”

凝萱将身上罩着遮挡水雾的薄茧纱衣脱下,笑盈盈的拉着宋嬷嬷和笑槐坐到花厅中:“老太太人很和蔼,还赐了我个大丫头叫碧潭,今后就跟笑槐一般掌管咱们东五间。”

笑槐从出欢喜堂的时候就知道了这个消息,情绪一直很是低落。

宋嬷嬷看着笑槐不争气,又是气又是劝:“这又有什么大不了的,甭管谁来,都要矮你一截,你对姑娘的心思难道太不如别人?”

笑槐讪讪的看向凝萱,小声的询问着:“姑娘,要不我去打听打听这个碧潭的品性?咱们总不好贸贸然的使唤人家,她平日在老太太那儿领着几等的差,得不得下人的喜欢,咱们都得知道的一清二楚。”

凝萱哪里不明白笑槐那点小心思,只是付之一笑,笑槐觉得自己在姑娘面前还挺有分量,忙撩起裙子,甩开小腿就往门外跑去。

宋嬷嬷不是教导规矩的婆子,心里一味痴信姑娘,巴不得笑槐把老太太送来的人摸个清清楚楚。所以对笑槐这种撩裙子的举动并不反感。

“姑娘,我看啊,老太太这回就是没安好心,不然怎么好端端的就单送你一个人?摆明了叫二姑娘和四姑娘心里不自在,你没瞧见四姑娘回来时候的脸色,阴沉着呢,瞧着咱们东五间的时候都没带好眼色。”

上一篇: 兴家 下一篇: 折桂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