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御朱门(441)+番外

作者:夜雨惊荷 阅读记录

“我的佛祖,世子妃你怎么才出来。”碧潭心一宽,却见孤零零踏出宫门的凝萱很是不对劲儿,忙去搀扶:“世子妃这是怎么了?”

凝萱阴沉了脸:“回公主府。”

笑槐和碧潭瞧了瞧天色,再看世子妃的脸,并无人敢反驳,吆喝了轿夫并开道的仪仗队往公主府去。

彼时大公主正和九娘子说话,女儿出嫁之后,大公主越发喜欢有个热闹的人在身边,九娘子叽叽喳喳,说话单纯而娇憨,大公主喜欢她并不亚于凝萱。娘俩坐在炕上吃着刚刚炖好的砂锅羊肉,就听见下人来回报,说世子妃已经进了大门。大公主虽然诧异,但见女儿回来不免还是添了几分欢喜。

“这是打哪儿来?可坐了本宫叫人给你送去的那顶暖轿?”大公主拉了女儿到火炕上围坐,满满斟了一杯热酒递给凝萱,怜爱的摩挲着女儿的发梢。

凝萱找了个借口叫大公主屋中的丫鬟领着九娘子出去玩,等人一走,凝萱就原原本本将事情都告诉了大公主。

大公主笑意全无,正色道:“太子妃为人谨慎小心,总不会是她所为,二皇子妃明哲保身也是常事,况且这个魏良媛对你多恶毒歹意,你且不要理会这事儿。”

凝萱苦苦一笑:“并不是女儿想要理会,说起魏乐熙,女儿只怕一肚子的怨恨,她几次对我下毒手,虽然未得逞,但受害人终归不少。魏乐熙死活并不干女儿的事儿,只是选的这个时间不对,偏偏在我们姐妹进宫这一日……她就投井自尽了。母亲说,流言一起,名声受损的是谁?渔翁得利的又是谁?”

皇帝自然要责备太子妃监管不利,只怕更加笃定主意要将宫中大权交给皇贵妃来料理,真正做到名正言顺。

大公主叫来了桂嬷嬷,沉声嘱咐她派人进宫打探消息。大公主又听女儿说来此并没知会王府,便嗔怪凝萱鲁莽,正要遣人去王府送信,赵煦却已经到了。

大公主乐不可支,叫人收拾燕园留下小夫妻宿在公主府,顾云霆得到消息,也赶忙从府外赶了回来。

第二日一早,玉泉山送水的车刚进宫门,内中便有消息传到公主府。

“回禀主子,魏良媛根本不是投井自尽的,而是被人活活掐死扔进井中的,据说捞上来的时候衣服都被撕破了,似乎……”桂嬷嬷为难的看了看凝萱和赵煦。大公主明白其意思,只道:“你仍旧说你的就是。”

“是,这魏良媛临死前似乎被人玷污过,致命伤在颈部。太子回去之后冲太子妃大发脾气,太子妃有流产的迹象,已经惊动了万岁爷。现在太医院所有太医都云聚在了东宫等候消息,就是为确保太子妃的肚子万无一失。”

大公主嗤笑道:“太子妃也就这点本事,总拿她那个肚子说事儿,本宫瞧着,万一不是个儿子,是个女儿,看她将来怎么抖威风。”

桂嬷嬷犹豫道:“主子,这次的胎相好像是真的不好。”

大公主神色一凛,转而问赵煦:“煦哥儿,最近四皇子家有什么动静?”

赵煦缓缓摇头:“并没什么特别。”

“你们瞧着吧,皇贵妃的娘家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只怕是在养精蓄锐有大手笔等着大家呢。”大公主不放心的嘱咐赵煦:“年后就是宫中练兵,煦哥儿你万事小心,别叫四皇子捉住了把柄。太子情势危矣,你也不可一味愚忠,万事之前先想想你媳妇。”

赵煦攥着凝萱的手,眼神温柔。

“姑母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外有人慌慌张张跑进来禀报:“殿下,外面来了宣旨的太监,说是叫世子妃即刻进宫呢”

第三二二章 问罪

皇上不会无缘无故宣诰命夫人进宫,更何况凝萱是他侄儿媳妇,若是单独宣见,未免要叫人拿住话柄。

大公主沉吟半晌才与众人道:“万岁宣你进宫八成离不开魏良娣的事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为娘和你一道进宫,谅别人也不敢背地里下手对你不轨。”

顾云霆想的比大公主要深远些:“母亲先别急,这事儿看着有些蹊跷。这宫中每年不知道多少几个冤鬼,万岁爷连自己的嫔妃都顾不过来,怎么会在意太子的一个小小良娣?儿子瞧着这里面大约是新皇后在作祟。”

皇上宣侄儿媳妇进宫不合理,若是换了皇贵妃朱氏……一切就说的通了。

赵煦沉声道:“姑母陪着凝萱先走一步,我回王府请了父亲就往宫中去。”众人分派好任务,顾云霆亲自护送大公主母女进宫,赵煦骑快马直奔恪亲王府。

且说宫中知道魏良娣死讯的人是少之又少,就像顾云霆所说的,一个小小的良娣,不过是为宫中的枯井中多添了一条冤魂而已。然而若有心人想要借此发挥,大造声势的话,就算死的只是个寻常的小宫女,也能给身居高位的某些人泼一身的脏水,何况还是有品级的廉国府嫡女大公主领着凝萱一入养心殿就诧异的发现,太子、二皇子夫妇,四皇子夫妇悉数在场,而且个个脸色难看,都用冷漠的眼神盯着刚走进来的大公主母女。

德宗正偏着头与皇贵妃闲谈,一见大公主很是不悦:“怎么不在家中好好养病?”

“听闻皇兄传唤世子妃进宫,刚好皇妹多日未曾进来请安,怪想念皇兄的,便一并来了。”

皇贵妃朱氏在在德宗身边,身上的贵妃袍子已经换成了皇后才可以穿戴的九凤蟒袖袍,头顶的珠钗也变为了百鸟朝凤冠。朱氏笑盈盈看着大公主,不怀好意道:“照这么说来,陛下亦或是本宫还要常常宣旨叫世子妃进宫呢,若不然……万岁爷想念亲妹妹可怎么办”

上一篇: 兴家 下一篇: 折桂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