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嫁到福家,除了村里人,也没听过她们福家还有远房亲戚的。
还这么多人的。
这老婆子还有一个中年男人,还有他的儿子、儿媳,那两个女娃就是她们的女儿了吧。
“阿玉不得无礼。还有你们几个休停点。”见江杏花和刘桂梅不满的态度,老妪终于发话。
那些人才消停了些。
她们还想在这儿投靠的,怎么也得把关系搞好。
转而问江杏花,“你家大人在哪呀?”
福老娘才刚去灶房,听到外面动静出来,就看到一群人,全都是陌生面孔。
她皱了皱眉,走去江杏花他们旁边,“她们谁呀?”
“阿奶,她们说是我们家亲戚,一进来就这样了。”江杏花都不知道怎么说好。
福老娘脸沉了沉。
她们家哪来的亲戚。
老妪一看到福老娘,两眼泪汪汪,眼里满是心酸和浓浓的乡愁,“是大嫂吗?”
虽然没见过,不过从年纪就能猜到了。
就想过去握福老娘的手,福老娘往后退了退,“不是,你谁呀?”
她娘家那边可没人了。
这哪儿冒出来的亲戚!
“我们家没啥亲戚,你们会不会找错人了?”福老娘看着院子被她们弄得狼藉一片,不是很高兴。
都谁呀!
“大嫂,我是阿珠呀!我是六顺哥的妹妹呀。”
第295章 现在咋有脸回来
福老娘怔了怔,“你是阿珠?”
六顺是她男人,可是她嫁过来没见过这个妹妹。
听六顺说她们家收留一个闺女,是从路上捡来的,养了没几年,人家一到嫁人的年龄一声不说就去嫁了。
连家人都隐瞒着那种。
紧接着就再也没有回来过,反正对于这个妹妹很少提及。
就算提了也是无可奈何的口吻。
而六顺跟她成亲那会已经是村里的大龄男子了,她们比较晚才成亲的。
福老娘看着眼前这个从没回来过的姑子,甚至连她公公婆婆,还有男人死了都没回来过,瞬间没有一点好感。
分明就是养了一只白眼狼。
再看看她们这会拖家带口的过来认亲戚,她又不是老了糊涂,顿时就知道她们要干啥了。
这都过了几十年,子孙不知道几代了,关系不知道多疏离了,她反倒过来投奔了。
她可不傻。
现在这儿是老二的地方,他还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下面还有几个孙子呢。
她们家刚刚够住而已。
“大嫂,我六顺哥人呢。”一见福老娘不大欢迎的样子,福大珠就提起福六顺,想要扯近关系:“这些年我嫁得一点也不好所以我没脸回来见他呀。”
福老娘见不惯她这般做戏,直呛:“那现在是日子过得特好才有脸回来吗?”
以前不回来还不是知道福家穷得要命,怕她家六顺去找她。
好在福家人都是争气的,就算饿死也不会去讨,很有自知之明。
知道该给的会给的,不给你死皮赖脸人家也不会给。
就连她那公婆都说养这个闺女养了个寂寞。
也没说啥话,还希望她在婆家过得好,总比跟着他们受苦好。
刘桂梅都想竖起大拇指点赞。
不亏是柳山村干架初代。
一句话直接秒杀。
福大珠脸色闪过一抹不自在,转开话题:“大嫂,我六顺哥人呢?我想见见他。”
这么多年养父养母肯定不在了。
“你六顺哥已经走了很多年了。你想见他只怕得到下面去见了。”福老娘都不想跟她废话。
话落,福大珠伤心地跪在地上,眼泪跟决了堤似的,对天大哭:“六顺哥,你怎么就走了呢!都是妹子不好,你走了我都没来送你一程。”
哭得那叫一个惊天地泣鬼神。
江杏花和刘桂梅吓了一跳。
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阿爷她们没见过,而且人离开那么多年顶多就难过一下,至于这么崩溃吧。
福老娘都没眼看,“人都死了这么多年都不知道投胎多少遍了,你就算哭瞎也没用。”
就算年纪大了,福老娘那气场还是在的。
震得她们一家子不敢太过嚣张,只能收敛着。
中年男子过去扶老妪一把,“娘你也别哭了你老的身体可不能再受刺激了。我相信舅舅在天之灵肯定不想看到你这么难过的。”
老妪起身一个站不稳差点倒下去,“阿奶,你没事吧?”
“我没事我没事,就是一时太难受而已。”福大珠难受地啜泣着。
福老娘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一家子妥妥的戏精。
反正就当看场戏。
看看他们到底要干嘛。
“舅妈,你也节哀顺变。”中年男人讨好地叫着。
福老娘嘴角抽了一下,“都过去那么多年了我眼泪早掉干了,我现在儿孙满堂再高兴不过了。再过几年我几个曾孙子都要娶媳妇了。”
意思再明了,他们家人口多得不得了。
家里没地方可住了。
“那太好了。”福大珠笑得尴尬,然后逐一开始介绍:“大嫂,这是我儿子康山。这是我孙子康立,还有孙媳袁华,这两个女娃是我曾孙女,圆圆、方方你还不过来叫你们,曾舅妈。”
两个孩子过来,叫得甜甜的:“曾舅妈好。”
对于孩子福老娘态度倒还行,至于大的态度就不是很热情了。
而且看她那孙子康立显然不大情愿叫的样子,还不如省了吧。
一般头次来家里肯定少不了要煮些甜面或者给个红包的,可福老娘觉得没这个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