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混在女尊的日子/夫侍成群(128)

作者:玲珑 阅读记录

“扑!”有人喷笑出声,随即忙掩口,但还是忍不住笑的两肩直颤。

“不,这绝不是个误会!我要嫁给你!他这句话一出口,把个大姐大吓得直接趴下了,然后道,这样吧,我这有两箱子珠宝就当给哥哥赔礼,我叫她们送你回去。不行!他没等大姐大说完就拒绝了,开玩笑好容易找了个采花人,怎么能回去呢,他还要嫁给她呢!大姐大看看两个小妹指了一个,你娶他。老大……那个妹妹看了看他那张极品的脸抽刀自刎了。就这么解决了一个。大姐大看看没辙,叫另一个妹妹带上他上车亲自出马送回去,从哪弄来的就送哪去。车到了地方,大姐大柔声道,哥哥,杀人不过头点地,就放过我们吧!不行!我要嫁给你们俩!大姐大一听,仰天长叹,报应啊……”

当故事讲完了,哄堂大笑。

幽默不但有国界还有地域限制、文化限制,南人笑话北人听了未必觉得可乐,读书人听的可笑不识字的人可能会觉得无聊,更何况月离面对的人还隔着时代,隔着时空。只是这个笑话曾经给林枫讲过,林枫笑了,林枫听着能笑估计这些人也差不多。其实最重要的是月离声情并茂,面部神情极其丰富,再加上精湛的口技,融合在一起,不可笑的也能叫人忍俊不已。

还有就是今天是过年,皇上要的是喜庆,见皇上笑了,她们又怎么敢不笑呢。

皇上莞尔看着月离想起刚才的事,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听了她的口技,很可能都会认为这是她的做戏。这孩子,真是可爱又可恨!在看看大殿的人都喜笑不停,虽然也有几人笑的很矜持,但除了大公主外几位公主都在那笑趴在桌子上,还是很受用的。过年嘛,充满了欢声笑语才吉利,点点头,表示满意,但没有放过月离,叫她再讲一个。

月离顺嘴拈来,又讲了一个,再次逗得大家前仰后合,皇上才放过月离。

发落月离也得过了年。

接下来献礼继续,月朗好容易笑够了悄声对月离道。

“月离,一会回去先别回院子,我有事要问你。”

刚才看到大公主那张快要扭曲的脸只觉痛快,大公主这边请旨娶七皇子为夫,话音刚落,那边月离就上了七皇子,这巴掌扇的可真狠!可更多的是担心,大公主会放过月离吗,皇上又会怎么处置?

月离知道她问的什么,不过是和风旭刚才的那点事,嗯了一下,望向那边的傅萧萧,脸上挂着勉强的笑,再看风旭,唇角微扬,带着一丝笑意,垂下眼,淡淡笑了。

天很快黑了,大殿上灯火通明,远处已隐隐传来鞭炮声,民间的发神纸开始了,大概相当现在的九、十点钟,宫里要等十二点左右放烟花、鞭炮,吃饺子。

这么长时间人们都有些倦怠,可谁也不敢表现出来,皇上还在兴致**和月王爷等人在谈笑呢,每年就这么一次无论如何都的强打精神,所以大殿上一直是其乐融融的场面。

月朗和月离谈起往年选秀。月华自从月离回座后也做了过来,似乎生怕月离再干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来,听着随口也应几句。

参选的公子们一般年纪都在十三四岁,从春天开始到年底才能结束,被指婚的要备一年的嫁妆。时间很长就容易发生变故,比如家里有老人去世,要守孝三年,赶上国丧就要六年,记得前朝有个人倒霉,都赶上了,二十二才出嫁,绝对是大龄了。嫁过去还不得好,性格不受喜,刚过三十人就没了。

十三四岁正是性格形成的时候,经过教育让他长什么样就什么样,再大了性格形成在想纠正就不是那么容易了,特别是男子,生来刚烈,女子偏柔,想叫刚烈的性格服服帖帖可不就得从小了抓起,这也是为什么这里的男子普遍都婚龄小的原因。

过刚者易折,只有柔才能韧、才能游刃有余,也许这也是女尊的存在根本。月离心想。

终于到了发神纸的时间,大家都松了口气,看完烟花、陪皇上吃过团圆饺子就可以回家了。

太平殿前面是一个广场,用来发烟花、鞭炮的。太平殿高出广场九尺,出了殿,站在外廊手扶扶手可以俯瞰全场。这也是为什么过年这天宫宴设在这里。

这一刻才是真正的辞旧岁迎新年。

君臣众人站在外廊前,随着皇上一声点烟花,乐师们奏起了天平盛世乐曲,随着乐曲广场上三个一伙两个一群的宫侍们点上自己负责的烟花炮竹,声声震天的脆响不断,蓬蓬璀璨烟火亮了天际。

月离站在那,看过星、看过月、看过远山如黛,再看此时此刻,一片琉璃仙境,丝竹之声似乎就从远处连绵的灯火深处传来,笛音清亮,弦声柔雅,一汪水,一道光,一缕风……钟磬声,锣鼓声,喧天匝地,绵绵而来。

一道道门户,一重重帘幕,一层层长阶,一片片锦绣,烟火像无边的祥云,贵人们宫装像霞光一样飘渺,仿佛相衔,浑然无缝,不尽的盛世风流。

知道这个时代是一回事,真正看到了,那又是另一回事。

在下位生活感受着这个时代是一回事,真正站在这里那又是一回事。

这里集聚着女尊政治权利的中心人物,真正的女子帝王将相叫你直接感受着这个女尊时空的真实。

这不是看看书,或是听人述说描绘所能体会到的。

这个时代的宏丽,这个时代的繁华,这个时代的不可思议。

月离一时觉得自己是局外人,是个旁观者,可是一时又觉得自己就是这副盛世绘卷上的一点颜色,一道线条,一抹景致……

上一篇: 悠闲在北宋 下一篇: 上善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