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越考科举(135)

作者:桃花白茶 阅读记录

说着,拉了李廷钱飞便离开。

回去的路上,纪元把那封信的事说了,听得李廷钱飞目瞪口呆:“怎么会有人敢开这样的口?”

“是啊,不合理啊。”

“好像事事都要围着他转一样。”

纪元想到安二娘子,她娘家应该就是这样围着小河舅舅转的,这种家里,养成唯我独尊的心态,也很正常。

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要成为他的垫脚石也理所应当。

“不理他,能不能当咱们这的夫子,也要看本事。”

事实上,安小河的舅舅李耀众,不仅没能当上县学的夫子,连甲等堂都没能进去。

教谕眼力毒辣,眨眨眼就能看出对方什么性格脾气,婉拒了李耀众的请求。

借口都是现成的,他们县学没有夫子的位置了。

至于甲等堂?

那是要考进来的,并非谁能来。

不过作为秀才,确实有进县学的资格,可是现在名额也满了,等着名额空缺了再说。

一套下来,李耀众只拿了秀才应得的俸粮离开。

后面的事,就是安小河说的了。

安小河讲他舅舅确实很气恼。

说自己从府学回来,竟然如此冷遇,好像还写了几首诗,大有哭诉命运不公的意思。

但写得一般,也没流传出来。

现在他舅舅就在他家住,说是帮他,还有安家其他子弟辅导功课。

这,这不就是蹭住在姐姐夫家?

也是,安叔公家被称为安大户,自然是日子好过的,至少比自己日子过的舒服。

更别说青储料更让他家把院子门头重新修缮,看着就气派。

可再怎么样,去自己姐姐的夫家住,还是离谱了些。

安小河大概意思是,他舅舅想当安叔公家的私塾先生,算是自家的私学。

但安叔公根本不理这一茬,先不说他更敬重赵夫子。

再者,他家还养个先生?他钱多烧的吗。

他家满打满算,也没几个学生的。

不过看在小河舅舅秀才的身份,不好赶人走。

这些八卦纪元看的好笑,也没当回事,只当茶余饭后的调剂。

他方才又买了些宣纸回来,书画线条的练习,他也不觉得枯燥,反而从中找出乐趣。

像书画大家所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此会,方知书画本来同。”

这收拾就是强调笔墨跟线条的艺术,从中更能体会到“写意”之感。

落笔,用色,结构。

字与字之间,线条与线条之间,似乎都蕴藏着独特的节奏。

学了画才知道,怪不得都说书画同源。

也怪不得房老夫子说,先写字入门,再练习绘画,随后画画的技艺便能帮助写字,形成自己的风格。

书法入画,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画山石的高低远近,转折走势。

跟写字运笔的顿挫,有异曲同工之妙。

纪元的进步,夫子们看的更加清晰。

从他最近交上来的课业来看,纪元的笔法进步堪称神速。

他本就勤于练习,底子极好。

现在多了不一样的技巧,书法之道早就入门。

十岁的年纪,就有这么一手好字,太难得了。

房老夫子看着,也觉得脚下生风。

看看他的学生,多厉害。

纪元书画同练,不由地想到如今学的《礼记》跟《春秋》。

书画可以相辅相成。

那这两本经典的典籍呢?

如果相互印证,是不是还能得出不同的感悟。

四月底的月考,纪元把两者印证着写□□,可以说是潜意识所为。

意识到这一点后,五月份的月考,则是有意结合。

以礼记的观点来佐证春秋。

两者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从而得到独特的观点跟文章。

月考时的文章,写得纪元酣畅淋漓。

考试结束,立刻去翻去年学的其他三经。

他的动作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

纪元早就成为丙等堂的风向标,他做什么,大家都有意模仿。

原本还有点不好意思,见纪元并不介意,现在已经光明正大把纪元当榜样。

见他去翻去年学的三经,赶紧问道:“纪元,你翻去年的书做什么?”

纪元看着他们,眼里带着兴奋:“大家可记得去年《尚书·五子之歌》?”

众人自然记得。

尚书的字不多,但晦涩难懂,说起来,还不如《礼记》好学。

这自然因为尚书的成书之间更早。

所以更难懂。

其中五子之歌,是羿让国君的五个弟弟分别作歌批评国君哥哥太康。

此篇分为六段。

第一段是告诉大家作歌的原因。

身为国君的太康,不效仿他爹,也就是夏朝开国国君的传统,当了天子却不理朝政,丧失君德。

所以羿找到机会,让太康的弟弟们,来批评他的不作为。

后面五段,则是五个弟弟从不同的方面批评太康。

讲的便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百姓好了,国家才能安宁。

一直讲到,要记得历史教训,才能让祖宗基业传下去。

其中也有在其位谋其政的意思。

而与今日考的《礼记·哀公问》,则可以相互印证。

鲁哀公问孔子,一问礼,二问政。

孔子也答,民之所由生,礼为大。

就是说,人们生存凭靠的便是礼,礼最重要。

后面说的,便是只有遵守了礼,才能分辨君臣,上下,长幼,男女,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

以礼来定其位,也在强调所有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