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百姓都明白怎么回事。
道路好,那才能把货物运出去。
不能放弃耕田,是怕大家不种粮食了,专门靠次牟取暴利。
砍多少树,就种多少树,则是要有一个持续的发展。
这些道理都没错。
问题就在于,商人逐利。
有时候不是他们蠢,是他们太重利益。
所以这些要求,必须明文规定。
好在滇州府本就靠山吃山,本地人也有休林的习惯。
就是一段时间不能砍树,不能捕猎,好让本地休养生息。
但这些只是一条条规矩的开始而已。
后面要求橡胶的品质,还要求橡胶的价格不能挤压其他人等等。
总之,一切都有条例。
这让陈知府他们不由得认为,纪元是不是早就准备好了。
滇州府内部开始建造橡胶作坊,也让天齐国各地来的商人松口气。
橡胶在外面实在是太火,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用上。
不说其他的,单说染布来用,颜色不容易掉,还鲜艳好看,就足够让大家抢疯了。
可惜橡胶的产量太低。
各地其实都再想办法。
还好,滇州府这边已经在提高产量。
只是再加十个作坊那也不够用啊。
纪元的信件,已经随着本地两位知府的文书送到京城。
但这文书,先到了李首辅手中。
让李首辅递上去。
宁安州到京城,最快也要四个月。
三月份信件发过去,七八月才能收到。
等结果再送过来,肯定要十二月底,甚至明年了。
橡胶迟早要走向各地。
纪元的好友们,却先大家一步拿到橡胶的制作法。
白和尚也好,董康武营他们也好,哪个都是聪明人。
相信他们先一步拿到橡胶制法,肯定能发挥其作用。
等这些事情忙完,纪元卖画的钱也到手了。
董家还通过纪元的提示,找到画假画的小贼。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这个小贼模仿技艺高超,所以只是被董家邀请做客赏画,便能模仿个七七八八。
这人自然被扭送到官府,让不少买画的人家都丢了脸。
而这人还张狂的很,说自己假以时日,肯定会超过青堂。
陈知府跟董家,还以为纪元会不高兴,但纪元并未多说,只讲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他并不想参与。
这自然也有藏马甲的意思。
陈知府暗地还跟董家说。
纪状元也太低调了。
若他是青堂,那恨不得满天下宣传啊。
可再想想纪元身上的光环,似乎明白他低调的原因。
低调的纪元拿着五千两银票,直接去了大夫家中。
银票递给大夫之后,照常道:“若有名贵药材,还从这里面出。”
大夫欲言又止,说了实话:“程小姐,多半已经知道了。”
程大人这次病重,所需的药材一样比一样难寻。
程亦珊自然看出什么。
纪元直接道:“总不能不吃药吧。”
程亦珊在外面听着,手里拿着的是她下个月的俸禄。
当然不是全部的,她还留了一部分准备家用,这些钱用来买药。
说实际的,她前十六年的人生里,没有为银钱烦恼过。
似乎十六之后,事情急转直下。
如今十八的她,好像总为这些事苦恼。
本以为日子会好一些,但打击接踵而至。
说不难过是假的。
但也仅限于此了。
纪元似乎察觉到什么,看了看窗外,似乎是在对大夫说话。
“我母亲是在我四五岁的时候去世的。”
“也是缺医少药。”
“她本来是能活下去的,但是少了几十两,甚至是几两银子。”
“这些对我来说,不过举手之劳。若能用千金散尽,换一条人命,难道不值得吗。”
“若程小姐问起来,也可以不必答。”
“她那样聪明,不会在此事上纠结。”
等纪元离开,窗外已经没有人了,但窗台上放着一份银子。
不多,几两而已。
但有一种默契,已经形成了。
纪元再看到程亦珊弟弟程亦淮的时候,见他撸起袖子在捕鱼,竟然没有读书,忍不住道:“这会该是你读书的时候。”
十岁的程亦淮摇头:“不读了!我要捕鱼!”
捕鱼给家里吃。
纪元好笑道:“用你补贴家用?”
程亦淮抿嘴。
纪元却道:“如果我是你,我一边捕鱼,一边读书。”
说罢,纪元“潇洒”离去。
惊的程亦淮下巴都要掉了。
啊?
一边捕鱼,一边读书?
回家之后,程亦淮还跟姐姐吐槽。
程亦珊却指了指外面的小黄:“纪大人当年,就是一边放牛一边读书的。”
???
还有这回事?!
怪不得纪大人那样说啊!
他好厉害啊。
程家的情况虽然还没改变,但一家人迅速适应了现在的模式。
程夫人在家照顾一家人的吃喝家务,还要看顾程大人。
程亦淮没事就去钓鱼卖鱼,甚至弄了几只鸭苗养着。
撑起整个程家的程亦珊,则在招收本地的学生。
宁安州,乃至镇南关几个大户人家的女儿,都想送过来。
程亦珊游走在这些人户当中,显得游刃有余。
她从小的社交圈在京城,跟京城的闺秀圈子比,这里算不得什么。
程亦珊很快成为这些女子中间的核心人物。
纪元还在田地干农活的时候,就听到程亦珊带着大家要开一家印刷书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