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昭华(487)

作者:一蓑烟雨 阅读记录

“分营地赈灾,是多方商议后的良策。你们这样闹事,是要违抗朝廷,还是隻想求温饱?”

灾民们统一道,“当然是求温饱!我们要进去,放我们进去!!”

昭华眼神微沉。

“好,既如此,本公主放你们进来。”

官员们一听,个个都傻眼瞭。

“公主,万万不可!这样要生乱!”

“是啊公主,不能因一时心软,铸成大错!”

第六百一十四章馀粮不足瞭

东营地的灾民不好随意打发。

但若是直接放进西营地,有限的粮食必然不够。

官员们不同意昭华的做法,无可非议。

昭华却拿定主意。

“本公主可以让你们进来领粥,但皇命不可废。说好分营地赈灾,就得分营地。

“是以,你们若要入内,往后便是我西营地管辖的灾民,一切要按照我西营地的规矩行事。

“你们能做到吗!”

一听这话,东营地的灾民有些犹豫。

素闻这西营地规矩多得很,比如领粥的时候,老弱病残排在前头,还有,一旦违反规矩,就要领军棍。

哪像他们东营地,不受拘束,想如何便如何。

可东营地的粥一日不如一日,也是事实。

此外,排队领粥时,总有人闹事,往前头挤,几乎顿顿都要用拳头争。

一番考量后,有人选择留下,也有人选择回到自己营地。

留下的居多。

昭华让官员登记名册,又给他们安排帐篷住处。

原本蓄势爆发的大乱子,算是有惊无险地度过瞭。

舒莹听说后,气得脸色发白。

“废物!真是一帮隻会叫,不会咬人的废物!

“让他们去抢粮,他们可倒好,居然就这麽给打发回来瞭!”

婢女见公主这样恼火,小心翼翼地劝说。

“公主,奴婢听说,西营地那边留下瞭好多人,这样下去,他们的粮食隻怕是不够吧?”

舒莹的眼中骤然亮起一抹光芒。

是啊。

灾民一下子变多瞭,定量的粮食肯定有短缺。

到时候,昭华肯定要来她这儿借粮,或是向父皇奏请调粮,麻烦可不少。

原以为昭华有什麽能耐,没想到也是急于立功,都不顾后果瞭。

舒莹存著报複的心,吩咐下去。

“东营地的灾民少瞭许多,今后的粥都煮得稠些,让灾民们都吃饱!”

也让西营地的人看看,她的东营地更好。

从这天起,东营地的赈灾粮确实“变多”瞭。

灾民们吃得香,又称颂公主千岁。

可令人头疼的是,每天依旧有人在排队时争执、厮打。

舒莹对此习以为常。

有人的地方总会有争斗,不妨碍赈灾大事就好。

但她有时也会纳闷,为什麽东营地总是生乱,而昭华那边没听说有什麽事呢?

转念一想,昭华的好日子不会长久瞭。

灾民一下子变多,粮食定然吃紧。

她倒要看看,昭华要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简直和上辈子一样愚蠢!

赈灾一事并不难。

难的是从源头上控制灾情。

舒莹来之前,太子就同她说过,不需要她做太多,隻要确保营地的灾民不挨饿、不闹事就行。

其他大臣都在灾情地处理,不出一个月就能把这些灾民安置到新城。

而且有著上一世的记忆,舒莹知道,这灾情很快就能缓解。

是以,她每天悠闲自在,计划著利用这次将功赎过的机会,先恢複封号,再争夺长公主之位。

西营地。

昭华每天都很忙碌。

她和那些灾民打成一片,一一询问他们——灾情对他们造成的损失。

看似是闲聊,其实都被跟在她身后的官员记录在册。

然后她将这些整理起来,命人呈给父皇。

在救灾一事上,那些外巡的朝廷官员也会打听这些,以备将来按需补偿灾民。

这事听起来简单,但真要完整地记录下来,也是相当繁琐。

还有官员觉得没必要,隻需按照官府每年的土地册,就能对照补偿。

但昭华在大漠的时候,就经历过这些。

常常有当地官员欺上瞒下,谎报损失,或者恶意夸大的情况。

到最后,真正到百姓手中的粮食极少。

目前,昭华能做的也不多。

比如西营地之外的事,她就管不瞭。

五天后。

东营地,舒莹获悉一个好消息。

“公主,西营地那边的粮食要见底瞭!”

终于等到这一天瞭。

烛光下,舒莹的脸色阴冷可怖。

“告诉那边的人,明日就可以大闹瞭。”

她安插瞭人,势必要让西营地闹一闹!

第六百一十五章 惩治闹事者

晨光照耀下,各地积雪有消融之势。

但对于那些灾民而言,暖春还很遥远。

他们远离傢乡,受著朝廷的救济。

一大群人挤在一个帐篷裡,还要担心明天是否吃得饱。

西营地。

灾民们如往常一样,排著队领粥。

但突然有人喊瞭道。

“兄弟们!我们都被骗瞭!西营地的粮食不多,恐怕撑不过明天瞭!朝廷也不会管我们的死活,不信的话,都跟我去粮仓看看!”

人心惶惶下,一群人扔瞭碗,跑到粮仓。

果然,米缸快要见底,没有馀粮瞭。

他们纷纷质疑。

“这些还不够度过今天的,明天我们吃什麽!”

闹事的大多是原本东营地的灾民。

昭华闻讯赶到,被他们围在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