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启善录(653)

作者:微生宫主 阅读记录

江黛青进门时,还带着对风荇的余怨,红红的眼圈,惹人怜爱。也不知这怨恨谁钟,嵇元有些心虚,不敢看她,却又忍不住,视线就开始游移。

还是江黛青头一次主动吩咐华莲:“备水。”

华莲有些意外,但看她那样子,也不敢劝,只能照办。

嵇元始料未及,手足无措起来。

从不见他那副样子,像个未经人事的毛头小子,手脚都慌得无处安放。江黛青正渴求着他,难忍悲愤,怒而质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嵇元只得紧紧抱住她,喘着粗气在她耳边道歉:“抱歉......我......我只是有些......怕!”

江黛青默然。

“意远温柔。我则有些粗鲁。我怕!我真的好怕,怕你会嫌我不比他......温存......”

在江黛青温暖柔软的身上获得了些许勇气,嵇元慢慢松开她,才得细看她幽怨面目。

“你不知道我,就喜欢你的粗鲁吗?”

嵇元喉头不禁颤动,呆呆地看着她。

江黛青现出些笑意,开始显露她那种独有的媚态:“我只想......要你!”

突如其来的吻,过于迫不及待,直教江黛青仰倒在榻。嵇元的手也落得重,叫她没能噤住口声,推波助澜。

眉间销魂,眼中沉沦,鸳鸯帐底卧情人。绣帘隐隐,庭院深深,梧桐树下度朝昏。

八月西风起。尉舍的大军终于集结完毕,聚众三万,开始东进。嵇元也受新帝皇命,领淮河两道军马,前往征讨,行军至徐州也已经屯军二万。新任徐州都督文质彬彬,看起来还有点眼熟。

“下官任雳见过祾王、祾王妃,恭请祾王殿下金安。”

江黛青一脸震惊:“这......就是我朝那‘一门三俊杰’?”

任雳微现局促,嵇元则有些感到好笑,向她解释道:“徐州大府,出此内患,需要快速安定下来。此处既然是我们与尉舍的必争之地,更是要牢牢掌握在我们手里。这就需要一位能将内忧外防都妥善治理的人才,非细致,又果决的才俊不能做到。”

“况且......”嵇元继续说:“费县距离徐州不过五百余里,大约任都督是最近、最合适的人选了。”

“不敢。”任雳道:“殿下谬赞。离得近是真的。下官接到任命,亦知事态严峻。火速交接了县务,前来赴任,今已三月有余了。”

任雳果然极有效率,上来就说起军务:“而今州府治下地方百姓已经在按部就班地准备秋收事宜。照战时征粮的规制,上州大府应征收十之有二。但由于前徐州都督已经强征过一批,导致百姓手中皆无余粮。甚至曾经强行收割田地,平白损毁了许多农田。臣已有奏章呈上获准,今年州府照下州府标准,只征十之有一,也无需他们上缴所有粮食核准,只按照新政刚刚测量过的土地缴纳就是。余下的,只能通报他州外府,酌情支援。”

“嗯。”江黛青不觉点头:“既然任大人说到有不少田亩损毁,这种征法只怕还是会加重百姓的负担。应该找人去实地踏勘一番,该减免的再减免一些。”

任雳面有难色:“王妃所言,下官如何不知?只是一来,定国将军带走不少官吏,现下人手实在有些不足。再有就是......”看向嵇元,他说:“王爷而今领军两万,若是再减免,只怕尚不足以支撑两月......”

军粮,是个大问题。

江黛青看向嵇元,面露忧色。虽然嵇元也说应当速战速决,但两个月,能不能打败用兵如神的尉舍还很难讲。

嵇元倒是与江黛青同心:“任大人既知此战日久,便该知道民心,不能乱。”他吩咐:“照王妃说的做。”

任雳忙躬身应诺。

“至于人手......”嵇元对任雳道:“陛下不拘一格用人,非常之时,也该行非常之法!”他说得毋庸置疑:“无论是士农工商,是男还是女,也不管三代内是何种户籍,是否有罪,尽管放开条件,募集有用之才,启用丁忧之士,尽快填补官吏缺口!”

任雳脸色微变,然而很快便应道:“是,谨遵祾王殿下钧令。”言罢转身便急急走掉了,尚且顾不上领他们进府安顿。

江黛青有些忧心嵇元的措置:“不要紧吗?”

“无妨。”嵇元负手道:“左右是要走这一步,趁徐州此时吏治混乱,且试行一番,若然成功,便足可为各道州府典范!”

“那若是失败了呢?”

“自然是尉舍的罪责,与新政无关!”

江黛青无奈失笑:“祾王殿下这是打算,搅浑池水,就中摸鱼呀!”

揽住她腰身,嵇元附耳叹道:“正是鱼龙曼羡时,我所欲摸者,龙也!”嘴上说着,手也不老实,叫出其不意的她闷哼一声。

看着嵇元变幻的脸色,江黛青笑道:“祾王殿下,勤政吧!”惹得他重重叹息。

有赖于任雳上任后第一时间放榜安民,徐州境内还算安宁。即便如此,已去带兵迎击尉舍的嵇元还是嘱咐江黛青出入带好风荇。其实她倒是很少走动,也不怕没事做,自然有梅言和华莲为她补身,风行卫监督她习武。

履行承诺后,江黛青尚算一如既往,梅言却着实有些失常,常常盯着江黛青出神儿,有时甚至唤他几遍他才答应一声。

江黛青对此嗤之以鼻,他也不见收敛。

一日江黛青起得晚了些,梅言和风荇已经来等她一同用膳了。为了方便训练,需将长发盘起。她左耳后缺失的那一缕已经长起,不长不短,正是难办的时候。华莲只得将那些短发并长发一起编成辫子,绕在她发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