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金色阳光,从那道缝里射下。
起初只是一线,慢慢的越来越大。
乌云四散,雨也由大转小,渐渐停止。
“晴了!天晴了!”
台下百姓喜极而泣,喧哗欢呼。
台上张祯双目发直,一脸呆滞。
......不是吧?
这么不科学?
究竟什么原理啊?!
......可她都穿越了,偶尔不信科学也是正常的吧?
也许,上天真的听到了她的心声。
天不绝生民。
天不绝汉室。
“天佑大汉!”
张祯喃喃道。
半夏、霍红儿和世家子弟们早已激动得热泪盈眶,随之高呼,“天佑大汉!”
“天佑大汉!”
祭坛周围一片附和声。
这高亢的声音飞快传到长安各处,仿佛所有人都在高喊,都在狂呼。
深宫之中,刘协站在窗前,着迷地看着庭院里的阳光。
再听到宫外的欢呼,不由潸然泪下。
“天佑大汉!”
今日,张家除了女眷没来,其他人都来了。
看着台上的张祯,张淙一阵恍惚,这真是他女儿么?
会不会是天上神女假借他家降生?
不不不,这就是他的女儿!
是他看着长大的女儿!
刚要叫她回家,就见一人跃上高台,抱着她跳下来,快速跑向停在宗庙旁边的金华皂盖车。
张淙愣了愣,跟在后面大叫,“大将军,我家备好了姜汤热水!”
吕布吩咐车夫,“去张府!”
他也不敢带神悦回大将军府,怕自己控制不住。
车里,张祯满脸都是如梦如幻的笑容。
“大将军,你看到了么?雨停了,天晴了!”
吕布:“我看到了!”
车里有貂裘,但不能给她穿,寒气若是被捂回体内,定然生病。
只能捉着她的双手,拉近博山炉。
张祯任他拉着,亢奋地道,“大将军,你知道么?其实我根本不会祈晴,也不会祈雨!可天晴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上天是站在我这边的!上天认同我的志向!奉先,我们一定能得偿所愿!”
忽然更有自信了呢。
吕布:“嗯,得偿所愿!”
敢叫他奉先,好大的胆子。
——可以多叫几声,他喜欢听。
烤热了自己的手,捂她冰冷的脸,又用绢帕给她擦头发。
张祯这时才发现他的头发也在滴水,赶紧也给他擦。
“大将军,你怎地也淋了雨?”
吕布:“......我乐意。”
第136章 人间事,便该由凡人来管
祈晴成功,令张祯的声望达到顶点。
三清观被挤爆了门,香火旺盛得不可思议。
要不是门口的军士拦着,半夜都有人来烧香。
她闲时随意画的一些符箓,也卖出了高价。
碍于吕布,没人敢请她做法事,但敢请她的弟子。
每日都有好几家来请半夏和霍红儿,两人烦不胜烦,索性躲到青囊堂。
张祯也躲到大将军府,不到天黑绝不回家。
还有些人把主意打到张家身上。
张家三兄弟、女眷们,以及家里几位郎君在外行走,总有人结交、宴请。
但他们都敬谢不敏。
因为老夫人姜氏发过话,稳住阵脚、不许张狂、谨守门户,谁若招来麻烦,休怪她老人家不讲情面。
她什么性情,大家都知道。
说不讲情面,那是真不讲情面。
该骂骂,该打打,绝不因为你是她亲儿孙就高抬贵手。
因此张家人虽然心里得意,出门在外却万分低调,只有自家人聚在一起时,才敢沾沾自喜。
而对于张祯来说,此事各有利弊。
利者,她想做什么都变得很顺畅。
课农司到关中各地传授种田经验,当地官员、百姓本来不以为然,但一知道课农司是她建立、管理的,立时态度大变,将属吏们的话语奉为圭臬。
于是事半功倍。
王允、士孙瑞等公卿,也对她多了一层敬重。
以前还有些古板官员不愿意让她上朝,现在,哪日她不去,他们还会主动探问。
小皇帝更夸张,她入宫时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让人抄录下来,说是个中有深意,他要慢慢参悟。
弄得张祯都不愿进宫了。
弊者,她似乎正在被神化,这是很危险的。
首先她无意成神,当个似真似假的“神仙弟子”已经足够。
其次,华夏的神明具有实用性。
在别的邦域,神明是用来崇拜的,无须任何付出,且执掌凡人生杀大权,凡人就算被杀了,也得感谢神明选中他。
但在华夏,神明要干活。
风神管风,雨神管雨,瘟神管瘟疫,哪个神明要是总失职,会被剥夺神格。
这一次,她侥幸祈晴成功。
下一次呢,下下次呢,还能成功么?
真当自己是位面之子、天之宠儿?
拜托,她又不是刘秀。
要命的是,从此以后,但凡有什么天灾人祸,估计大家都会想到她,让她做场法事。
法事若不灵验,大家会非常失望。
失望值达到某个量,肯定会觉得受骗上当,亲手撕下她的神性。
如今有多敬爱她,到时就会有多痛恨。
——有句话说得好,粉丝回踩最致命。
“神悦,神悦!”
张祯回神,“大将军?”
吕布微微皱眉,“在想什么呢?”
明明眼下顺风顺水,为何她还隐含忧虑?
张祯:“没什么。大将军,你方才说?”
她都没在听。
吕布:“王司徒奏请陛下,要封你为金光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