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匡扶汉室,她是认真的/她在东汉末年装神弄鬼(132)+番外

作者: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刘协立时准了。

昨晚他想了很多,越想越惊悚,吓得睡不着。

幸好张祯想要入朝为官,岂有不准之理!

王允这一系没有异议。

他能举荐张祯为国师,就已做好了与她同殿为官的准备。

眼下只是换了个官职,问题不大。

其余公卿也无一人反对。

实在是张祯时常上朝,他们已经习惯了,都快忘记她没有官职。

现在补上一个也不为过。

而且只是大司农丞,职位虽高,管的事儿却有限。

又与她的课农司同属农事,无需大惊小怪。

或许,她只是想名正言顺地将课农司抓在手里。

他们没有理由争。

也没有指出她是女子之身。

自从袁绍、袁术使者闹了那一出,现在没人敢以此非难她。

——两袁付出了什么,那两名使者又失去了什么,大家都知道。

谁敢再试?

唯一心情复杂的,只有张祯的大伯张泽。

一夜之间,侄女儿成了他顶头上司,这滋味,谁明白!

但一想到自家侄女竟然能成为秩比千石的大司农丞,又高兴得无以复加,拉着两个兄弟喝了大半晚。

张淙有个疑问。

明明他才是神悦的父亲,怎么大哥总是忽视这一点?

好像神悦是他女儿一样!

哎,他也不跟大哥计较,就让大哥嫉妒去罢!

还有三弟,又来问他神悦出生时有什么吉兆,似乎想效仿。

呵呵,要他说,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你就认命。

第138章 为了不辜负这些人,她必须更努力

任了大司农丞,张祯的日常并没有太大改变。

朔、望两日上朝,平时多在大将军府。

没当官时就是如此,她担心吕布在朝堂上被人算计,几乎每次朝会都陪他一起去。

但要说区别,也有一些,以前她上朝穿道袍,现在穿了朝服。

这朝服还是刘协特意令光禄勋设计制作的,与男版相仿,包含赤罗衣、白纱中单、梁冠、青饰领缘、赤罗裳等等。

只是裁剪更为精美合身,袖口、领口也多几缕卷云纹。

整体隆重而华丽。

第一次穿戴时,吕布都看呆了。

王允、士孙瑞等人也惊叹,直呼这是庭前兰桂,崖上青松。

这种形容太过美好,张祯开心了好几天。

偶尔她也去官署溜达一圈。

不常去,是因为无事可做。

此时朝廷的实际辖区也就关中一带,出了关中就是军阀割据,税赋自收自用,跟朝廷没什么关系。

本该管天下粮仓的大司农,就只能管到关中。

事少人多,劳烦不到主官司农卿和副手大司农丞。

到大司农部丞、太仓令、平准令、导官令这一级,事情就做完了。

张泽就是太仓令,一年忙几个月,剩下的日子都能划水。

也不只是大司农,各个部门都类似。

属吏还有实务,越往上越清闲。

此时的司农卿也姓张,名叫张义,但跟张祯家不是亲戚。

是个和蔼的老人,对于张祯当大司农丞没有半点意见,每次见了面,都给她一些零食,果脯、酥糖、肉干之类。

张祯起先以为这是专门为自己准备的,目的是通过她讨好吕布,后来发现是她想多了。

人家老爷爷自己也爱吃。

从张义上任开始,就是朝廷衰微的状况,因而在本职工作这一块,他也没啥可以教给张祯,只给了她一把钥匙,让她自去看以前的存档文书。

张祯艰难地看了几天,觉得作用不大,便也不看了。

——她宁愿去搞阴谋诡计,也不看这玩意儿,太催眠!

这个官,说来算挺大,但也就那么回事儿,要等汉室复兴才有价值,否则就是个空头支票。

俸禄也未必能领上,大家都是时有时无。

但张家人极为兴奋,引以为傲。

尤其是几个姐妹,看她的目光亮晶晶,像是两眼闪着星星。

张祯多次解释自己也没那么厉害,她们依然满脸的崇拜。

——哎,为了不辜负这些人,她必须更努力。

这日她下朝回家,婉娴和如意找来。

姐妹三人说了会儿话,如意推推婉娴,笑道,“别绕弯子了,跟神悦直说罢!”

婉娴咬着唇,罕见地脸红。

张祯不由有些奇怪,她这位四堂姐,可不是会羞涩的人。

“四姐姐,有事你就说!我若能帮上忙,绝不推脱!”

婉娴红着脸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如意羞她,“只不过是想知道崔四郎私下里如何而已。”

“要你多嘴多舌!你现在看笑话,以后我也笑话你!”

婉娴拍打如意几下,索性放开了,“没错,我想知道崔四郎如何。”

张祯了然。

去年就听说婉娴与崔家议亲,她娘蔡琛还担心她们打架影响了婉娴的亲事,结果是毫无影响。

这崔家是清河崔氏的旁支,论家世胜过张家。

虽然随着她异军突起,张家的社会地位有了极大的提升,但在老牌世家眼里,大约是爆发户。

不发达个三四代,都没资格成为新的世家。

崔家坚持选择婉娴,应该是对她本人比较满意。

她似乎听如意说过,崔四郎的母亲十分喜爱婉娴,觉得她开朗活泼,行事大方。

婉娴继续道,“阿爹阿娘都说,崔四郎性情温和,孝顺知礼,崔夫人又对我另眼相待,嫁过去不会受苦。可我,可我还是想知道,崔四郎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