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匡扶汉室,她是认真的/她在东汉末年装神弄鬼(325)+番外

作者: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掐着他手臂警告地道,“大将军!”

吕布含糊应了声,忽然伸手捂住她的唇,在后颈轻轻咬了一口。

这是惩罚。

神悦对孙策、周瑜、诸葛亮、张辽、赵云等人,全是光风霁月,坦诚以待。

唯独对他,总是疑神疑鬼。

这叫他怎么能忍!

在这个世上,她最信任的人应该是他!

如果她忘了,那他乐意提醒她。

第295章 请袁公随我等进京,亲自将玉玺献予陛下

张祯、吕布一行快到函谷关时,袁术父子终于追上了。

“拜见长公主殿下,拜见大将军!”

袁术带着儿子气喘吁吁地跑到车驾前,恭敬施礼,任谁也挑不出一丝错处。

张祯走出车厢,站在前面的松木台阶上笑道,“两位免礼!”

后方斥候早已禀报,袁氏父子追来,因而她特意下令缓行。

否则,他们哪追得上。

吕布本骑马护卫在侧,此时也下马,皮笑肉不笑地道,“小袁公,许久未见,别来无恙?”

什么小袁公?!

袁术听得怒火暗生,袁公就袁公,为何加个小字?

是因为袁绍么?

哼,那竖子不过是袁家奴仆,也配与他并列?

这会儿也不便理论,忍气吞声地道,“有劳大将军挂念,尚好。”

张祯有点佩服吕布。

这厮虽没培训过,却熟练掌握气人的技巧。

就爱风轻云淡地戳人肺管子。

吕布又看向袁曜,感慨道,“这就是大郎罢?以前还是个小儿郎,一晃眼,都长这么大了!成亲了么?”

袁曜略带激动,“回大将军,去年成的亲,还未有子嗣!”

吕奉先竟然记得他!

有点小欣喜。

吕布拍拍他的肩,语重心长地道,“大郎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勉之!”

袁曜晕乎乎地道,“诺!”

吕奉先像长辈一样关心他呢。

袁术:......我这个当父亲的都没说这话,你几个意思?

偏生傻儿子还一脸高兴,真是,真是无语!

张祯也是没眼看。

怎么,这是叔父瘾又犯了,想多收个侄儿?

不过,袁术的儿子竟然是吕布的迷弟,这是她万万没想到的。

又想起公孙瓒之子、袁绍之子、刘表之子,暗道青年大多可爱,就老头子们诡计多端。

吕布继续关切地道,“待有了孩儿,记得告知本将,本将送上大礼!”

袁曜受宠若惊,“多谢大将军!”

张祯:......你们两个真是够了,没看袁术气成河豚?

小袁同学,你还记得你爹是谁不?

她现在合理怀疑,袁曜是吕布派过去的间谍。

袁术忍无可忍,强笑道,“大将军大喜之日,我家也定然送上重礼,前往到贺!”

自己都还是个光棍呢,倒有空关心别人家子嗣。

省省罢,用不着!

这回轮到吕布emo了。

汉室未兴,何来大喜?

神悦心如磐石,他提都不能提。

袁术怕他又说出什么让人下不来台的话,飞快捧出玉玺,当着众多将士、众多谋士、众多侍从的面,大声道,“末将偶得玉玺,闻知长公主殿下与大将军回京,特意赶来献上!”

在场所有人,无论文武、无论男女、无论老少,目光全凝聚在那方小小的印章上。

呼吸也下意识放轻。

心里都很激动,那就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啊!

能得一见,不枉此生!

张祯并没有感受到玉玺之上无形的皇权压力,却也有些雀跃。

有几个人,能亲眼看到传国玉玺?

古人兴许还有几个,现代人,却唯有她!

郑重接过来,细细观看。

正面果然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体。

李斯当年刻这八个字时,大约也是真心希望秦朝长久延续,可惜事与愿违,秦二世而亡。

但秦朝的很多东西被汉朝继承,这方玉玺,也成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象征。

后世众多朝代,也以此为信物。

拥有它,才算是正统,不然自己都心虚。

张祯又翻过玉玺,果真在一侧看到修补的黄金。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皇嗣刘婴年幼,玉玺藏于长乐宫太后那儿。

长乐宫太后是谁呢?

就是王莽的亲姑姑王政君。

王莽派堂弟王舜去索玉玺,王政君一怒之下,掷玺于地,摔破了一角,后来王莽命匠人以黄金补之。

所以,这玉玺是会坏的。

拥有玉玺,也并不能保得江山万万年。

这只是一件承载了历史的文物。

张祯把玩片刻,递给吕布,一言不发。

后颈还有点儿疼。

这厮是狗,会咬人的狗!

吕布接过去,翻来覆去看了会儿,又对着暗淡的阳光照了照。

也不知在照什么。

随即赞道,“好玉!”

张祯心说废话,这玉玺可是用天下奇珍和氏璧镌刻而成。

吕布看完,递还张祯,别有他意地道,“神悦拿稳了!”

如此美玉,若是摆放在她卧房,岂不更添光彩?

张祯:“多谢大将军提醒,我拿得稳。”

就算没有玉玺,该稳住的局,她还是稳得住。

而如果她稳不住,有玉玺也是白搭。

对袁术道,“有劳袁公!”

袁术沉声道,“此为臣之本分,不敢言劳!”

其实他内心很吃惊。

这可是传国玉玺!

怎么看他们的样子,似乎视若平常?

他清楚地记得,刚拿到玉玺那几日,他连睡觉都舍不得放开,一直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