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匡扶汉室,她是认真的/她在东汉末年装神弄鬼(465)+番外

作者:一品红楼 阅读记录

经过上次的随军出征,杨修发现自己对行军打仗很感兴趣,纵然不能提刀上阵,也能像郭嘉那样当个运筹帷幄的谋士。

祢衡与他相反,觉得打仗无聊死了,又累又辛苦,还没有发挥的余地,找不到人骂,所以这次坚决不再去。

也没人勉强他。

其实,大家都有点嫌他身体弱,怕他死在路上耽误行程。

吕布麾下原先的八健将,张辽、臧霸、侯成去了冀州,曹性、成廉、魏续去了辽东,留在吕布身边的,只有郝萌和宋宪。

贾诩这次也没去,一是年纪大了,二是盐务新政需要他。

除了以上三军,此次出征,还多了一支特殊的队伍,张鲁的天师道道众,约五千人。

皆是精通道义,能言善辩,口齿伶俐之辈。

张鲁和曹操有点相似,对张祯都是喜爱、佩服中夹杂点戒备,但凡张祯说的话、出的主意,都要三思再三思。

总怀疑她要坑自己。

不过,三思的结果,又往往觉得她是正确的。

因而张鲁考虑了几个月,还是决定加入远征的大军,并且带上了四弟张徵,汉中就暂时交给二弟张卫、三弟张愧。

若是别的家族,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担心兄弟夺权。

他家倒是没有这种烦恼,因为他家这股势力存在的基础是天师道,而他是当代天师道的师君,经过了正式的继任仪式。

无论他身在何方,道众信的都是他。

除非他身死道消,否则别人无法上位。

张祯原先跟他说的,是让他追随曹操,可他一看曹操是前军,就不太想跟,坚持要与中军一道。

还说,道众是去传道的,打仗还在其次。

张祯也由得他,吕布也没异议。

见两人好说话,张鲁很高兴,“道爷们也略通些拳脚,先讲道理,道理讲不通,再放出手段!”

张祯:“......你开心就好。”

城外十里筑了高台,数名祭司登台祈福,刘协虔诚祭告天地,行完全套出征的军礼。

最后,刘协站在高台正中喝道,“冠军侯、天鸿大将军吕布何在?”

吕布单膝下跪,沉声道,“末将在此!”

刘协目光坚定,“朕命你统率三军,镇压叛乱,收归故土,救黎民于水火,宣王化于万里!立纲陈纪,威震八方!”

师出必须有名,还是正义的名!

这点得说清楚。

吕布:“末将领诏!”

刘协的眼泪说来就来,感情极为饱满,“大将军,朕在长安,等你凯旋!”

吕布按流程念台词,“末将肝脑涂地,以谢皇恩!”

说罢起身,将手一扬。

将士们齐声高呼,“王师百战,所向无敌!”

现场鼓声如雷,旌旗蔽日,令人热血沸腾。

四周围观者难以计数,其中就包括因盐务新政而进京的盐商们、世家大族们。

看着诸军列队整齐,悍勇肃杀,心里都涌上骄傲自豪之感。

还有种难以形容的安全感。

将士们的刀锋,不再指向百姓,而是指向外敌,真好。

官军不再是威胁,而是保护,真好。

有人忍不住跟着挥臂高喊,“王师百战,所向无敌!”

刚开始只是一个人、两个人,后来渐渐汇聚成浩大的声浪,“王师百战,所向无敌!”

张祯也被这气氛所感染,默默跟着念。

就在这震天撼地的声浪中,吕布深深看她一眼,飞身上了赤兔,掉转马头,奔向远方。

该说的话,已经说了千遍万遍,现在不用再多言,只需大胜而归,如此而已。

头顶海东青盘旋清啸,冲向云端。

身后诸军跃马扬鞭,紧紧跟随。

气势磅礴,无可抵挡!

第404章 白玉京寻址小分队

这一场出征仪式,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四方游客回到家乡,将自己所见所闻一一述说,听者无不向往。

对于朝廷的强盛,也有了新的认知。

再一回想,不知道从哪天开始,身边饿死、冻死的人似乎少了。

兵乱也几乎没有了,偶尔出现几窝山匪盗贼,也很快被清剿。

遇上灾祸,还能去官府领救济。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盛世?

无数人精神振奋,发誓要在这样的盛世里活下去。

种田的、做手工的、行商的,都鼓足了劲儿。

而在遥远的东北,四月末也有一场出征仪式,由辽东太守诸葛玄主持。

规模没有京城的大,但同样庄重肃穆,鼓舞人心。

从将军到步卒,个个英姿飒爽,士气高昂。

也是分了三军。

前军主将张辽,副将是吕布调给他的颜良、文丑、淳于琼,共统兵一万。

赵云也想去,但他秉性宽厚,争不过张辽,只能留守冀州。

中军主将公孙瓒,统兵两万。

他儿子公孙续也在盐牌竞价后赶回辽东,与他一道出征。

同来的还有刘和。

刘虞不乐意治下有战火,扬威域外倒是挺高兴的,特意将儿子刘和交给公孙瓒,挣个战功。

放在历史中,这想都不敢想,两家是死仇。

后军主将袁谭,副将麴义,以及他表哥高干,统兵一万。

几人严重怀疑,公孙瓒将他们放在后军,是因着以前的恩怨打击报复,不让他们立下太大的功劳。

但一看前军是张辽,大家就都收了声。

谁不知道这厮是吕奉先的嫡系?

还厚着脸皮跟张神悦攀了亲,高干曾亲耳听见,张神悦称他为兄长。

后台太硬,实在得罪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