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点还好,可才一周岁。
想了想,夫妻俩一人抱一个孩子来了陈家。
“主任,我们想找找嫂子,她在外面认识的人比较多。”
“不知道有没有人能来帮我们带孩子,吃住是我们的,一个月十五块。”
李欣玥听说吴小荷回家后,张了张嘴:“你那房子本来就小,住你那里恐怕真不行。”
“依我看,不如在家属院里找个人帮忙。”
“早晚接送,晚上你要加班就让她接在家,补点钱。”
“这样的话,也不必在你那住和吃。”
这是个好办法。
赵兰一听脸就亮了起来:“有这样的人吗?我找徐嫂子与柳嫂子打听打听去。”
李欣玥却说:“找郑婶,她在这家属院里比较熟。”
对对。
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赵兰不懂这句话,但她想,郑婶肯定与年纪相仿的人交往比较多。
还别说,赵兰的运气就是好,一打听还真打听到一个人。
那就是吴婶。
汪干事的媳妇在纸盒厂当组长,平常也不忙,孩子马上也一周岁了。
郑婶过去跟她一说,汪干事的媳妇马上就同意了。
“不就是一天三四个钟头的事么?没问题、没问题。”
“妈,你要愿意去,只管去。”
“这钱啊,我也不拿你的,你自己留着零花。”
吴婶是想去,毕竟一个月有十五块呢。
每天就早上去帮着弄俩孩子起床,吃点东西,然后送去托儿所。
下午四点多接接回来,也不用怎么管。
晚上她加班才要接自己家来,这活不要太轻松了。
想想生产队,一天忙到晚,夏天晒死、冬天冻死,一天也赚不到五毛钱。
“那行,钱我也用不了这么多,以后每个月我补贴家里五块钱。”
吴婶的儿媳妇其实人不错的。
就是没读过一天书,制药厂才没让她去。
“妈,家里的活都你在干呢,补贴什么啊?”
“你的钱就留着吧,将来老了想吃点什么,就买点什么。”
吴婶很欣慰。
这儿媳妇吧,虽然当初是没办法才娶进门的,但人真的好。
“秀清,你的心妈懂,有你和跃进,妈我可不怕老了没人养。”
“那就这样,每天早上我去吴家帮忙,家里就靠你了。”
吴婶的儿媳妇叫张秀清,是个孤女,自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
汪干事小时候特皮,掉进了河里,是张秀清爷爷救的命。
后来两家就结了亲。
可以说,这两人也算是娃娃亲了。
说定了,赵兰与吴卫国的心也就放下了,第二天李欣玥就听说了。
“这位婶子非常不错,孩子交给她,你们可以放心。”
虽然李欣玥与吴婶接触不多,但是郑婶经常夸她人好、会做人。
特别是婆媳关系,处得非常好。
善良的人,才会善待孩子。
第736章 当老师
随着高考政策的传播,这两天回来的人更多了。
甚至连肖兵也回了师里。
这次,他也准备参加高考。
也不知谁打听到肖沁他们找李欣玥补习,这天晚上周政委也过来了。
“小李,你给的那份复习资料师长都给大家了。”
“可是,很多人离校多年,基础的东西都忘记了。”
“你看,能不能一个星期抽两个晚上指点他们一下,不会让你白白辛苦的。”
“师里决定搞一个文化辅导班,把报名参加高考的人都组织起来。”
“直到高考前,每天晚上都找人给他们辅导辅导。”
“一个月每人交十块钱当作老师的辅导费,师里希望你能帮帮忙。”
一入大学直接读博士的人,世上能有几个?
如今这个落在他们师里,周政委是决心要榨一榨李欣玥的油水了。
他不认为自己过分。
他认为,这是利用资源替国家培养人才。
当然,他也认为自己有点私心:这次要高考的,还有他的小女儿。
今年是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一年,考五门: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地理、历史)。
三十周岁以下的工人农民。
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
复员军人。
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以参加高考。
可以说,竞争非常大。
有一部分随军家属都读过初中,甚至有不少人读过高中。
若能考上,能大大缓解部队随军家属工作安排的压力。
J省今年考的是全国统一卷,时间是在12月初,不设预考。
国家头一年恢复高考,各地的高考时间不一致,唯有考全国卷的省份时间才一样。
“政委,我同意,只是你让我指导哪一门功课?”
周政委一听这话,顿时就高兴得不行了。
“数学,现在这门功课辅导员找不到。”
李欣玥点头:“没问题,课程表到时候给我一张,我好安排时间。”
周政委高兴坏了,屁颠屁颠回去跟师长通了气,并让干部科具体抓好落实。
第二天晚上课程表就下来了。
白天大家在一起复习,也可以在家里复习。
晚上集中上课。
李欣玥的课安排在第一个晚上。
好在她这天不用上班也不用上学,在家里把初、高中的重点划了一下。
并翻开记忆,想了想当年看小说时特意去见识过的七七年高考卷……
吴苗苗是早就准备参加今年高考的,李欣玥让她过来上课。
“姐,你们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