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咸鱼世子妃(178)

作者:如满月 阅读记录

“一个与沈无庸关系不算亲近的族人,突然进京状告沈无庸,虽然可行,但在外人眼中终究有些牵强,也不够有分量。”

燕瞻眉头紧锁:“你想如何?”

“要为文氏申冤,掀起轩然大波,令朝野震动。”沈芙笑着说,“应该没有比我这个亲女状告生父更合适,更顺理成章的了。”

而且她是世子妃,身居高位身份贵重,敲登闻鼓鸣冤谁敢置之不理,也更能将此事闹大,大到满城风雨,大到承正帝无力再掩饰。

所以,其实沈芙才是那个独一无二最合适的人选。

可是燕瞻想也没想就否决了她的提议。

“不行。”

“为什么不行?”沈芙眼睛睁得大大的,条理清晰说出自己的理由,“第一,由我状告生父才能闹大此事。第二,我比那沈氏族人更聪慧,更能配合你。最后,我与你一心,绝不会被人收买临时反口。”

她上前抱住燕瞻的手臂,眼带恳求:“所以只有我与你配合这个计划才能天衣无缝。我想不到夫君拒绝的原因。”

而且她心心念念想亲自为母亲报仇,亦想为文氏平反。

有何不可?

燕瞻何尝不知沈芙才是最好的人选。

“你以为登闻鼓是那么好敲的?我朝敲登闻鼓者,需先跨火盆验证其心,受十鞭验证其志,最后长跪一个时辰方可进殿申冤。”燕瞻轻轻抚她的柔嫩脸颊上的碎发,语气放柔了些,不动声色吓唬她,“你可知那十鞭的力道,多少精壮的男子因扛不住这十鞭丧失半条命而退却。你这样怕疼,身子又弱,受不住。”

十鞭。

确实很吓人,若是以往足够沈芙退却。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只是。

沈芙端坐起来,眼里一片坚定。

“我从小就知没有什么是不用付出代价的。既然那十鞭很多人没有坚定的信念都抗不过,那你如何保证那沈氏族人能抗住?我却不一样。”沈芙看着燕瞻,目光是从未有的坚持,“曾经为了给母亲报仇,我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虽然我总是喊疼,但很多时候我都是在你面前装的,我其实很坚强的。不过区区十鞭,我受得住。”

“我受不住。”燕瞻难得有些恼怒。

连刑罚竟然都吓不住她。

沈芙看着他眉头骤起的深痕,有些愣住。

……

沈芙起床时,身旁的位置已经冷了。这段时间他为一直早出晚归。

其实沈芙的提议是极好的,这个申冤之人本应该由有冤之人来做,那沈氏族人凭什么?

但是昨晚燕瞻并没有松口。

敲登闻鼓的代价太重,十鞭下去半条命都没了,确实不是常人能承受的。否则人人有冤屈都去敲鼓,皇宫就变成菜市场了。

燕瞻虽然没有答应,但沈芙决定等晚上回来再说服他。

为今之计,她先得想想那十鞭该怎么办?虽然她相信自己能坚持,但她终究体弱,十鞭下去还要跪一个时辰,她只怕自己的身体支撑不了太久。

沈芙对敲鼓鸣冤的律法不甚了解,但她既然选择自己鸣冤,多了解一些总不会错。

人,不能打无把握之仗。

只是燕瞻现下不在,她就是想问其中详情也没有办法。沈芙想了想,又想到一个人。连忙起床洗漱,穿戴整齐后去了昭华堂。

——

昭华堂里。

安王妃看见沈芙一大早就过来,有些惊讶道:“芙儿?你怎么这么早过来,有什么事吗?”

自从沈芙生了孩子以后因为安王妃怜惜她辛苦,早就免了她请安。

沈芙上前见过安王妃,“母亲,芙儿是有一事想问,您可知敲登闻鼓该怎么做?火盆与下跪我倒是没问题,只是这十鞭,虽然我有信心能扛住,但后面我还需要上殿申冤陈情,这十鞭,具体是个怎么抽法?”

了解清楚一点,她也好有个心理准备。

安王妃没想到她会突然问这件事,有些意外:“敲登闻鼓,瞻儿不是已安排了别人来做?”

“是。”沈芙点头,又道,“但这是为文氏申冤,亦是我和生母的仇,我想亲手去做。夫君是担心我的身子才安排的别人,可到底也没有比我更合适的了不是吗。”

安王妃听完沈芙的话点了点头。

芙儿说的确实不错。若由她来做这“申冤”之人,方显得顺理成章。

沈芙见安王妃神色赞同便知自己所想没错。

“可是夫君不允,恐怕是担忧我挨不过这十鞭。”

安王妃笑着说,“不过,这十鞭你并非非承受不可。”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沈芙眼睛亮了亮。

“真的?”

“是的。”安王妃道,眼神看向窗外,似回忆起什么,“很多年前,瞻儿的母亲——”

安王妃看着沈芙,没有瞒她,“也就是先太子妃,因被污蔑清白,也曾敲过登闻鼓求先皇做主。她是个很坚韧的女子,只是身子弱,禁不起那十鞭。当时先皇怜她刚有身孕,特意下令,二品及以上的命妇敲鼓鸣冤免鞭打之刑。是以,你若敲鼓鸣冤,不必受那鞭打之刑。”

得知这个消息的沈芙十分高兴。

既然如此,她不是就不用受那皮肉之苦了?她虽有信心能坚持,但不用被鞭打总是好的。

高兴没多久,沈芙脸上笑容又一顿,既然有这样的规定,那燕瞻必定是知道的,可是他为什么还是要说出来吓唬她?

而且他的态度很坚决。

“夫君是不是不相信我能做到?”

安王妃见她疑惑,叹了口气说:“虽然不必受这十鞭,可向天子申冤并没有这么简单。除了天子亲审,根据案情可能还要受大理寺刑讯。燕峰一心想掩盖文氏冤情,对你定会用大刑,不比那十鞭好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