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生了两个,都靠爷爷奶奶照顾着。
王燕梅自己以前也是过苦日子的,晓得什么滋味。
“这样吧,东香姐,我回头问问轻知。”
许轻知刚在跟夏薇薇视频,这会儿夏薇薇就要去录节目了。挂了视频,她往外头走,听到自己名字,“问我什么?”
王燕梅就把事儿给说了。
许轻知想了想,“最近农场是没什么活,妈,我想招个人给阿公送饭。”
“送饭?”王燕梅不解。
“嗯,喊他吃饭也不来,就让人给他送过去,他吃不吃随他。”
老一辈的人大多这样,给他们什么他们总说不要,硬塞给他,嘴上说两句,该收还是收了。
许家吃饭的时间相对固定,中午十二点左右准时吃饭,晚上五点半就开始吃了。
昨个儿饺子都吃完了,她去给阿公送饺子,阿公才开始准备吃。
送饭过去,耽误些时间,但也不影响阿公吃饭。
“也成,你阿公也快八十的人了,眼睛还不好,你阿婆又不在了。有时候家里吃得好一些,你爸也念着他,我不喊他来又不太好。可喊他来吃,喊十回可能才得来一回。也就是你刚回来那阵子,你阿公惦记着你,才来吃了那么几顿饭。”王燕梅也同意这事。
得到当家做主的王女士同意,许轻知便对那老邻居道:“婶婶,这早中晚都要送,可能要辛苦些,你先回去问问看她愿不愿意做这个。”
肖东香哪儿还用回去问啊,就是儿媳妇想赚钱,减轻家里两个孩子的负担,但面子薄,今个儿早上鼓了勇气托她来许家问问看的。
许家闺女嘴上说的话极体面些。
辛苦?这活儿哪里辛苦啊。
骑个电动车,送饭来回也就十分钟的事。
自家媳妇因为烧伤也抗拒跟外人接触,受不了别人异样的眼光。这送饭来回都是老邻居,赚这个钱,也不会听到外头那些人说啥难听的叫她心里难受。
这活儿轻松的很,除了饭点送饭的,两个孩子也不耽误照顾,肖东香心里预期大概是五百块的跑腿费,如果有一千,她能乐开花。
村里有些老人年纪大了,年轻人学着城里的把式雇保姆照顾老人,又是做饭又是洗衣服,那些瘫痪的还得给负责擦身,有些老人不好相处的还打人,工资顶破天了才给三千一个月嘞。
她生怕这轻松活计没了,连声应下:“可以,蓉蓉她能做得来。”
五百也好,一千更好,三天赶一次集买菜也就花个百来块不到,五百块也是家里十天半个月的饭钱了,一千能顶家里近一个月的饭菜钱。
许轻知看王燕梅一眼,王燕梅心下知道自家闺女的想法,开口问了句:“东香姐,这送饭你看一个月给多少合适?”
肖东香咽了口口水,两只手紧张的攥在一起:“燕梅,咱十几年老邻居的交情了,我也不跟你绕弯子。你看着给,是多少就是多少。蓉蓉的情况你们也都知晓,能赚一点钱她都高兴了。我和我那口子年纪也大了,好在村里给申请了贫困户,每个月有国家发的低保钱,这日子也勉勉强强过得下去。”
王燕梅开口道:“那东香姐,我也就直说了。一个月一千五,一日三餐得送。要是我家有事或者老头子自己过来吃了,我提前跟蓉蓉说,这就不用送,但一个月就按固定的给,你看成不?”
一千五!这可比肖东香心里预期的五百、一千好太多了。
虽然她惦记着要是来许家的农场帮忙,听说能三千块一个月,但蓉蓉那性子……哎,送饭反倒是好的。
“行,燕梅,谢谢你啦,我回去跟蓉蓉说一声,这饭今天就送不?”肖东香眼神期待,毕竟早一天送饭,多拿一天的钱。
一千五一个月,这算下来,可是五十块一天呢。
“嗯,那今天就送吧,我回头打电话给老头子说一声。”
“成,燕梅,那我先回去了。咱微信加着的,有啥微信上说。”
“好嘞。”
谈好了送饭,王燕梅让许轻知打电话给老头子说一声。
要是王燕梅或者许富强去说,保不准得被老头子数落一顿败家子。
许轻知给阿公打电话过去的。
“喂喂喂,轻知啊,阿公在钓鱼哩,啥事哇?”
许轻知:“阿公,以后你在家里不用做饭了,我喊了人给你送饭,你在家等着吃现成的就行了。”
“麻烦滴很,阿公这么大个人了还能饿着自己不成,吃饭的事情不用你个小孩管。”老头老气横秋的声音从听筒里传来。
“你要是不吃就倒掉,反正一天三餐都会给你准时送过去。”许轻知说。
许冬如正好钓上来一条鱼呢,“哎呦我的老天爷,这鱼儿大家伙啊,老李,快来帮着我点。轻知,阿公先不跟你说了,钓上了个大货。”
“成,阿公,那这事就这么说定了啊。”
许轻知挂了电话。
那边老头子兴奋的拉鱼呢,等把鱼拉上来,旁边的老李好一顿羡慕。
老头把大鱼往网子里一丢,重新勾饵,抛竿。
好一会儿才想起刚刚乖孙女好像给自己打电话了,乖孙女说了啥来着?
哎,一大把年纪,记不住事了。
算了,嘿,继续钓鱼!
第262章 乖孙女贴己些
许冬如一上午就钓了一条两三斤的大鱼,还有七八条的小鲫鱼,鱼获满满。
一旁的老李格外的羡慕,他这钓竿还是儿子买的说好几百块钱一根杆呢,愣是一条鱼没钓上来,连人家那几十块的钓竿都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