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回科场捞人上岸[科举](286)

作者:斜阳边鹤 阅读记录

如果汛情不是很紧急,洪峰强度不是很大,一般用“羊报”进行汛情传递。

所谓“羊报”,就是由水性好的士卒,乘羊皮筏顺流而下,沿途将刻有水位信息的水签,扔到河中。

这种羊筏,将大羊剖腹剜去内脏,晒干后缝合,浸以青麻油,使它密不透水,充气以后可浮在水面。而负责报讯的士兵,须同羊筏绑在一起,入水前食“不饥丸”,在惊涛骇浪之中,沿各河口岔道投掷水签,可谓九死一生。

各地防汛守卒会在缓流处收到水签。

地方官员便可根据水签提供的水险程度,迅速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各项应急预案。

如果汛期很紧急,水势很大,则就会启用耗损更大的“马报”报告汛情。

为了将大汛在最短时间内通知到中央和地方,沿河地方卫所须备足日行百里的良马。一旦出现河水陡涨,快马带着汛情,将沿河堤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师及下游官府。

以黄河为例,上自潼关,下至宿迁,每三十里为一节,马报一日夜可驰五百里,速度甚至快于洪峰。

自古都是河患多、江患少。

甚至古语曰:有河患,无江患。

这些原是河淮报汛的办法,程先主政江西,便也带到了南方。

马报的蹄声,头一遭响彻在皖江堤岸上。

却令刚刚沉寂下去的府城,再次沸腾起来。

不知是谁,高呼一声,“大洪水要来了,城要破了,城要破了——”

第127章

“蛇终于出洞了。”

城中这一出, 苏训似是早有预料。

只是他这一声叹息很快淹没在一阵疾呼中。

“连日晴好,哪来的洪水?”

一个穿着奇怪的老道风风火火从外间闯入。

花衣杂巾,破旧拂尘上还卷了两根稗草。

十分的不修边幅。

门后洒扫老头闻声扔下扫把, 赶忙拦人。

“老牛, 如此喧哗, 成何体统!”

“可去你的老马, 这都什么时候了?”

牛老道一把推开马老头, 跟头斗牛似的,急急往里冲,“苏大人, 近几日上游诸地道纪司都不曾报雨, 无雨又如何有汛?咱们快快将那胡乱跑马的造谣头子拿下!”

可见自古天气预报准不准另说, 气象台权威一直不容挑衅。

只是等他刹住jio, 一抬头对上的竟是明孝太子。

“嗝,殿……大……大公子。”

他气愤地倒车几步, 狠狠扯住上官袖摆。

“马监正怎么也不提醒提醒咱?!”

马监正夺回袖子,捞起倒挂在门前金刚上的破扫帚,低斥道。

“没个眼力见, 我这都明示了!”

老牛抓头。

身为气象系统一份子,道纪司小朱十分上进,悄摸摸给上峰递答案。

“大人,有句老话叫金刚扫地——有劳大驾。监正是在用扫帚提醒您,大人在此, 从容,要从容。”

从没容过的牛道士:嗬, 应个征召混个小官,还得学整这黑话……

二人一个是南钦天监监正马元, 另个是座下灵台郎牛道士。

这道士算起来,与顾悄也还有些渊源,正是给顾悄批命“权贵压身”,说他“肩上火”不比常人兴旺的齐云山道教协会会长——清江上师,俗姓牛。

好在宁云不曾嫌他咋呼,还宽慰道,“老天师莫慌,方知府必然已经行动。”

众人屏息侧耳,果然城中叫嚷声停歇。

只官锣开道,疏散着闻汛聚集而来的人群。

“殿下,可这水则耽搁不得……”

水利部林如晦林部长忧心忡忡,拱手上前还想再谏。

“大人,时机未到。”

宁云笑着扶起他,“便是大人再心急,可这水又该往哪里去呢?”

这倒是将林如晦问住了。

下游苏湖,老牌粮仓,淹不得。

上游江汉,新晋粮仓,也淹不得。

所以夹中这一带堤坝,就成朝廷弃子。

即便如此,各地依然用尽了洪荒之力。

常常是南江加垒一寸,北江必定高出三寸不止,谁也不想治下沦陷终成千古罪臣。

中游堤坝不断抬升,无形中叫上下游也得跟着卷起来。

但上下游亲儿子,每年收成十之八九要上(tan)交(wu),哪里卷得动?

几张状子一告,神宗就下了严令——

禁止皖江沿岸私自筑堤抗洪。

自行挑地方决口泄洪,已经是林大人舌战群雄才挣下的最好方案了。

想到这里,他不禁长长地叹了口气。

是啊,就算当下集所有力量保对岸池州府,江水必然会寻另一处决口。

手心手背,哪里不是肉呢?

林如晦治水治了一辈子,从来奉行治水保民、以民为先。

江西布政史程先上奏提出的这一套弃卒保帅,他至今转不过弯来。

更令他不解的是,他的堂上官,工部尚书裴岗,竟也允了。

宁云知他牵系,拍了拍老大人佝偻的肩膀,“林大人,你信孤吗?”

林如晦慌得连连拱手,“下官从不敢质疑殿下。”

“那便同孤一道,且宽心等候吧。”

这防汛Ⅰ级应急响应终究是没有启动起来。

但应急指挥部还是分分钟各就各位。

不久,方知府匆匆赶来。

老大人们伪装一扒,眼看着就要进入紧急会商状态。

顾劳斯装透明围观半晌,在林大人谴责的目光里,终于有了点路人自觉。

“殿下议事,吾等小民自当回避……”

“琰之既是我拜把子的兄弟,何须自称小民?”

哪知明孝笑着揪住他小辫子,“如今兄长有难,贤弟你又岂能袖手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