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汉闻言,猛地往桌上一拍。
店家眼瞅着两桌客人就要打起来,连忙上前好声劝说。
而已经走远的马车,并没有看见这一幕插曲。
*
城外,李意清站在留别亭中,静静等待。
茴香眼神好,远远瞧见一队人马过来,轻轻推了推李意清。
“殿下,驸马他们来了。”
闻言,李意清循声望去,站起身等候。
正月的清晨,城外干草上结了霜露,一踩一个脚印。
元辞章走到近前,看见她微微冻红的鼻尖,将她身上的斗篷系紧了些。
“等很久了?”
李意清微微摇头,和马车中的元太夫人问安后,才对元辞章道:“不久。”
她一边说着,一边走上马车,等元辞章也走进来坐下后,道:“书院选址和计划都已经列出单子,我交给了母后,她会派人盯着。”
元辞章微微点头。
“皇后贤德慈和,必然不会马虎了这件事。”
李意清不语。
她掀开一侧的挡风帘,偌大的皇城变得越来越小。
去年离开之际,满心都是闯荡远方的豪情万丈,而今留别亭间,却又带着无尽的思念。
清霜满地赋别城,回首山河人烟,繁华已惊春。
前望天涯路何许,折枝江南好风,陌上花开早。
【卷一:京城风云完】
第47章 江宁早春
江宁二月,枝头芽尖轻冒,一片绿意碧然如洗。
秦淮河边杨柳依依,拱桥上人来人往,晨起的早市伴随着蒸腾的热气,叫喊声不绝于耳。
自淮河后,一行人改坐官船,在水面上漂浮了五六日,才到了江宁码头。
船一靠岸,茴香就扶着李意清走到了平地上。
李意清视线落在来往搬运货物的漕船上,见几人像是争执,多看了一眼。
茴香道:“可算是下了船了。殿下,这就是江宁啊?”
茴香自幼长于京城,自然对江宁不甚熟悉。
眼前的一切在她眼里都变得不一样起来,即便是相同的柳枝,茴香也会觉得京城的柳,工整而端庄,而江宁的柳,则像谁人温柔的触摸,轻轻拂过水面,留下一圈圈涟漪。
毓心后一步出来,见茴香两眼放光地看着江宁府城,不由地好笑道:“是谁前几日还跟船工吵了一架,直嚷嚷着要回去。”
茴香听到这个,很是来气,她回头瞪了眼官船,气愤道:“一贯钱银子一个人,本身就是贵。”
毓心好言劝道:“你别气了,我打听过了,一直都是这个数目。你瞧那边,有卖纸鸢的。”
此言一出,立刻吸引了茴香的注意力。
“殿下,我去瞧一眼。”
李意清莞尔,望了一眼不远处的纸鸢铺子,嘱咐道:“就在近处,别走远了。”
茴香应了一声,便跑去摊前张望,卖纸鸢的摊主见到茴香眼底的兴趣,很是热情地介绍起来。
李意清看了两眼,就收回了视线。
船上,元太夫人行动迟缓,此刻才走到了地面。
她年迈,身子骨大不如前,见到李意清站在船下等候,道:“过去我年轻的时候,能半月来返于京城江宁,现在做不到了。”
李意清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
一旁的元夫人笑着开口道:“老祖宗,你现在可是精神正好,我看啊你再坐回去一趟,照样不成问题。”
元太夫人看她一眼,语气无奈:“胡说些什么。”
李意清观察了一会儿元太夫人的状态,见她精神尚可,便不再操心。
一旁的元相自下船后就紧紧盯着码头。
没有看见江宁元家的人。
他心中得出这个认知,心底暗叹一口气,对元辞章道:“不必等了,直接回吧。”
元辞章颔首。
他派许三去牙行赁了两架马车,众人一路奔波,难以走到元府老宅。
等许三回来,李意清让毓心把茴香喊回来。
上了马车,茴香抱着自己新买的一个蝴蝶纸鸢,笑着对李意清道:“殿下,原来江宁入春,人人都要放飞纸鸢,以表达祝愿。听说到了四月十七,还有湖心亭上对诗,那一日画舫游湖,坪上纸鸢,沿河两岸相看,热闹非常。”
话音落下,她有些意犹未尽。
“殿下,我们改日一道去看吧。”
李意清也没有见过江宁人的春俗,微微沉吟,便点头应下了。
茴香好动,安静了没一会儿,就忍不住掀开了马车的帘子,朝外探头看去。
江宁府城忽然浩浩荡荡来了这一大帮人,自然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见有人盯着马车后,茴香脸皮薄,忙把帘子放下了。
李意清却不以为意,她透过马车行动时扬起的帘隙,看着这座江南水城。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处落笔作诗,夸赞其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灰白的墙瓦,潮湿的青石板路,以及一眼望不到头的小巷,连风中都带着甘甜的气息。
推着板车运菜的小厮步履匆匆,一个接着一个,不知往何处赶去。
百年学府江宁书院临江而建,古朴大气,书声朗朗。
李意清几乎是在一瞬间,就喜欢上了这座州府。
*
马车停下后,李意清见到只听元辞章提起过的元家祖宅。
祖宅位于远鸿巷,前面正对着市集,后面临着水。水积财聚福,是个好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