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秀秀给她鼓励,“一定是同意。”
蒋丹丹跟着点头,“就是,是同意,而且,晓水你不是说过,就算一次的挫折,也不会放弃吗,人民日报社既然回信,就说明他们很重视你,你要有信心。”
拿着唐秀秀寄过来的信,陈晓水重重点头,“嗯!”
信封被轻轻撕开,所有人心跳都开始不自觉加快,郝珍珍已经紧张到闭上眼睛,她不敢看,那个答案紧紧牵动着她们的心。
一声轻轻的抽泣响起,郝珍珍猛得睁眼,“晓水,就算没被选上,我们不放弃就是!”
“不,我被选上了,”陈晓水眼底蓄着泪,睫毛微动,一滴晶莹剔透的泪珠滑落,“我被选上了!”
“啊啊啊啊!”压抑到极致的情绪开始反弹,所有人笑着跳着紧紧拥抱到一起,那一瞬的开心,无法诉说,仿佛沙漠旅途到末路的行人,突然见到绿洲。
喜极而泣,真高兴啊,为了陈晓水,也为了她们自己。
蒋丹丹拿过信封,一边擦眼泪一边埋怨,“那你刚刚不立即说,你一哭,我心都揪起来,好难过。”
所有人簇拥过去看书信的内容,果然,陈晓水发过去的三首诗歌,全部被接受,人民日报出版社表示,将会把它发表在《十月》杂质上,并选择一首刊登在报纸上,以千字五元的价格,因一首诗歌不足千字,按千字计算,如果同意,请回信告知,并欢迎继续投稿。
短短几行字,几人看了一遍又一遍。
最初的激动过去,喜悦依旧不停涌过来,蒋丹丹开始考虑实际问题,“晓水,你这三首诗,赚了十五块钱,你能自己挣钱了。”
这话一出,大家都想起来她们的初衷。
“天呐,晓水,你好厉害。”
“十五块钱,工人半个月工资呢,晓水,这下你家里也不用愁了。”
“就按照秀秀说的,写吧,晓水,一直写吧。”
说到唐秀秀,所有人又开始看她。
“秀秀,你真厉害,你怎么就知道,这三首诗一定能选上呢?”
当时她们一起看硬皮本,几个人都出主意,选哪一首的都有,还是唐秀秀拍板,定了三首诗。
陈晓水的心情依旧无法平静,可她却已经明白唐秀秀选择那几首诗的原因。
“是乡愁?”
唐秀秀点头,“对,乡愁。”
乡愁,所有人魂牵梦绕,躲不开的思绪,这个话题,横亘在历史长河中,永不落伍。
同样的,乡愁牵动人心,写乡愁的人也多,可唐秀秀就是能感觉到,陈晓水会是佼佼者。
唐秀秀一解释,几人都恍然,郝珍珍拍手,“我就说秀秀你有眼光,果然。”
她又看陈晓水,“报社说,除了要刊登到杂志上,他们还会选一篇,择期放到报纸上出版,晓水,到时候,春水这个笔名,会跟着报纸杂志,飞边大江南北,晓水,你要出名了。”
发表文章,一般的都不会用本名,那天晚上几人绞尽脑汁选笔名,还是唐秀秀提议叫‘春水。’
‘春水融融,万物发生’,也象征着陈晓水的人生,从此刻开始,走向新生。
陈晓水捏着信纸边缘,把那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她抬头看所有人,“我会一直写下去的。”
她爱文学,只要还能拿得动笔,她要一直一直,写下去,把她的情感,她的话语,她的精力,她的心情,写给所有人听。
唐秀秀已经给她想好了后续,“晓水,现在看,以后你稿费会越来越多的,关于你家里,我也有些想法,要不要听听。”
陈晓水如今已经变成唐秀秀的最新小迷妹,听着唐秀秀有话想说,忙不迭点头,“你说你说,我都听你的。”
唐秀秀一笑,“都听我的怎么行,错误的不能听,就是觉得对的,也可以选择性的听,最重要的是你先愿意。”
她考虑过陈晓水的家庭,“按照你说的,你爸爸身有残疾,妈妈身体也不太好,种地对他们来说是个负担,我觉得,倒是可以考虑开个小卖部。”
“小卖部?”陈晓水从没想过,“可是我们村不大,也就五六十户人家。”
唐秀秀点头,“这就够了,如果你们家愿意,我觉得可以开一个,不用卖多么高端的东西,自然也不用多么贵的价格,就卖些柴米油盐,酱油香醋,肥皂香皂这些日用品,当然,卖这些想要挣大钱是不可能,但是挣点小钱还是能行的,最重要的,可以让你爸有个事情做。”
从陈晓水的话里,她能感觉到,陈晓水爸爸就算不说,心里也是苦闷的,因为自己没了腿,成了一家子的拖累,这种心境长久存在下去并不好,给他找点活干,每天卖点东西,就算是挣几毛一块钱,那也很好。
唐秀秀一说找点事做,陈晓水眼睛都亮起来,“是啊,秀秀,我怎么没想到呢。”
来京市这么久,大街小巷的代销店,小卖部很是不少,学校里也有小卖部,买东西很是方便,如果在他们村里开个小卖部,村里人就不用走那么远的路去镇上买东西,爸爸自己在家的时候,就不用对着墙角发呆,不用觉得无所事事拖累家人,每天不用挣多少钱,三毛五毛就很好,重要的,是让爸爸忙起来。
宿舍几人一听,都觉得这主意能行,人活着就是活个盼头,活个忙活,小卖部每天人来人往,陈晓水爸爸有人说说话聊聊天,心情自然就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