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到底她们姨娘已经是府中老人了,并且从前便宠爱平平,这一点,想老夫人也是知晓的,所以郑家送了人来,老夫人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顺水推舟,她们姨娘本来也想借此机会,拉拢那位郑家的姨小姐。
谁能料到,最后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郑家的那位柔弱良善的姨小姐,不晓得被以什么样的由头下套陷害,给赶了出去,后宅之中,直至今日,还是玉衡院独大。
想到太太那副温柔和气,仿佛不喜欢争抢的模样,对比她所做的那些事,女使便觉得不平不耻,又有些不甘:真会装,可偏偏摄政王就吃她那套。
女使在心中这样为孙姨娘与郑家的姨小姐抱不平的时候,平复了一番心情的孙姨娘深吸口气,转身,看了她一眼,吩咐道:“去将康儿带过来罢,我有事要同康儿讲。”
听到孙姨娘这样说,想到聪敏有礼,被教导得处处尽善尽美的四公子,女使面上这才流露出几分笑容来。
姨娘不受摄政王宠爱,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如今,四公子谢康,是她们姨娘,还有她们文翠院,最大的指望了。
毕竟玉衡院的五公子虽然是嫡子,但却是小四公子两三岁的幼弟,且如今尚还没有开蒙,谁晓得,将来能不能如四公子那般聪明。
她们四公子,可是古板的鲍学究都夸赞的小神童。
女使听到孙姨娘这样说,忙笑着应了,然后准备去带四公子过来。
心中仍旧气恼不平的孙姨娘,尽力让自己心绪平静下来。
想到卢宛与谢璟母子二人,还有如今对她恭敬听从的谢康,孙姨娘眼中划过一抹幽暗阴沉的冷芒来……
第109章 羹汤
晌午的日光正明媚, 坐在窗畔软榻上,阳光透过浅杏色的窗纸洒落在身上,卢宛一只手中拿着一册书卷,另一只手, 则轻轻地拍着趴在自己膝上的谢璟的脊背。
卢宛半晌不曾翻看手中的书卷, 她垂下眼帘, 静静地望着面前的谢璟, 只见她怀中的孩子已经睡着了, 恬静秀致的睡颜,让人心生柔软。
正这样安静地垂眸望着面前的谢璟, 卢宛抬手, 轻轻为面前的孩子绾了绾耳畔散落的发丝, 方才要收回目光,继续看书,却忽听门口传来推门声。
抬眸望去,在看到走到自己面前,正在曲膝行礼的女使之后, 卢宛见她仿佛有事要回禀,于是让侍立在一旁的女使将睡着了的谢璟抱了下去。
待到将谢璟抱走,望着面前的女使,卢宛问道:“有什么事吗?”
听到卢宛这样问, 女使犹疑了一下, 上前, 在卢宛耳畔附耳说了些什么。
卢宛听罢面前的女使的话,面上不由得流露出几分疏淡的, 无可无不可的笑意来。
垂下眼帘,随手翻了一页手中的书卷, 卢宛问道:“然后呢?”
她的语气太过心不在焉,有些不上心的模样,这让女使不由得有些迟疑。
想了想,原本自己过来回禀,是得了前院的人的暗示,想到太太这里讨个好的,可谁料到,太太却是这副并不感兴趣的模样。
女使顿了顿,方才继续道:“那些人都已经哪来的送哪去了,听前院的侍从们说,摄政王说了,今后再有这样的事发生,便将人直接都赶出去,不用禀报。”
听罢面前的这个女使的这一番话,卢宛只觉得别扭,可是,若说是谢行之授意让人过来同她说这件事,她不觉得谢行之有这么蠢,要如此多此一举。
想来,不晓得是
谁,要自作聪明,拿这件事来讨好她。
唇畔微弯起一抹浅淡的笑意来,卢宛散漫地颔了下首,不再言语。
见面前的太太波澜不惊,仿佛并不因为这件事而觉得有什么可开心的,女使丈二脑袋摸不着头脑,不由得也不再说话了。
只是,想到今日其他大人们送摄政王更多美人,摆明了是趁着太太如今身怀有孕,想要趁虚而入地攀附,但摄政王却拒绝了被送来的人,还说今后再有此类事情发生,便将人直接赶出去……
女使悄悄望了一眼面前日光之下,正被明媚阳光所笼罩,整个人仿佛镀了一层温柔光芒的太太,见她沉静姣好的面容,心里不禁生出许多艳羡来。
之前太太赌气回了娘家,她们这些玉衡院的女使心中都有些战战兢兢,唯恐如今大权在握,唯我独尊的摄政王会因此被触怒,到时候,太太的境况便甚是不妙了。
却不料,太太方才回了娘家,摄政王便亲自上门去将她接了回来,并且,太太回到谢府之后,摄政王还是一如从前地待太太专房独宠,只守着太太,旁的女子都不看一眼。
太太出身名门,长得貌美,又有这样盛宠不衰的宠爱,不晓得教多少人羡慕嫉妒恨。
望着面前的卢宛,女使的思绪渐渐有些神游天外。
正在垂眸看书的卢宛,觉察到身旁的女使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不由得抬起眼帘,看了她一眼。
忽然反应过来,女使忙低下头去,有些惶恐不安。
对于身旁的这个女使,方才落在自己身上的出神的目光,卢宛自然并非一无所觉。
她不晓得这个小丫鬟在想什么,但想到这个女使方才同自己所说的那番话,卢宛只觉心中意兴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