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诸府的现银,所剩无几。
这银子要是再乱花下去,下个月,府中奴才的月钱都快要不好发了!!
这些个麻烦的琐事,王管家都快撑不下去了。
“老爷,府中什么情况,世子妃必能猜到一二。”
“世子妃不是贪心之辈,只要老爷和夫人以后好好的,别去打扰世子妃。”
“奴才觉得,世子妃不会与诸府计较。”
“便是要与世子妃打好关系,也不急在一时。”
“如今,府中的米铺能听世子妃的劝言,愿意尽快开张放粮,想来世子妃看到,肯定会满意的。”
根本就不需要特意送银子给世子妃,以讨好世子妃。
诸府出了世子妃,是大幸,也是大不幸。
大不幸,世子妃与诸府的关系不好,处事太过公正,绝无半点偏私。
大幸是,哪怕诸府做了什么过分的事情,
只要赶紧收手,别把世子妃逼急了,世子妃总是愿意抬手放过诸府,不会置诸府于死地。
换作其他人,如此作死的招惹世子妃,
他可不觉得,世子妃愿意这么好脾气地与人善了。
赵尚书不过是透露了世子妃才是玻璃真正主人的讯息,
他家小女儿的太子妃之位都飞走了……
为这,哪怕卫首辅同样没能掌握玻璃生意,都不生气,只甩了他家老爷几个脸色。
只因为,赵家小姐无缘太子妃,那么卫家的小姐又有努力的余地了。
若非如此,卫首辅早该与他家老爷算账。
这里头的弯弯绕绕,王管家时不时听诸定兴与他念叨,
时间久了,他无师自通,都绕明白了。
也是如此,王管家才会把诸寻桃的话奉为圭臬,不敢有丝毫的违抗。
诸定兴没有发现的是,如今,在王管家这儿,
分明是诸寻桃的话比他这个老爷的话好使多了。
便连何姨娘在王管家心中的地位,都悄悄发生了变化。
冲著都城的局势,王管家觉得,还是努努力抱世子妃的大腿吧。
他家老爷在朝中做官,都得靠世子妃罩著。
他一个小小的管家,哪能跟世子妃这样的粗大腿掰,老实听话是他唯一的出路。
第294章 心里是有数的
被王管家这么一通劝,事实上,也的确是没被诸寻桃主动寻过麻烦的诸定兴细一想,表示认同:
“你说的,有几分道理。”
“我是诸寻桃的亲爹,我们父女之间,怎么能用银子收买那一套。”
“算了,先按兵不动,至少在功德碑这件事情上,诸寻桃没白姓诸,还记得她是谁家的女儿。”
王管家赶紧点头,深怕自已这头点慢一点,诸定兴又犯糊涂:
“老爷,夫人的名字上了功德碑,还禁夫人的足,分夫人的管家权吗?”
夫人有错,老爷罚了。
现在这个情况,夫人算不算有功,然后功过相抵?
“岂可朝令夕改,她怎么上的功德碑,大家心里有数。”
“幸好寻桃没跟她这个不靠谱的娘计较,不然,我诸府又该丢人现眼了。”
“禁足可免,但府中中馈,还是由王姨娘和何姨娘管著吧。”
“不给她一点狠厉的惩诫,她这辈子都吸取不了教训。”
“只一点,要是王姨娘和何姨娘犯糊涂,对她不敬,你看著点。”
提到孙夫人,诸定兴自然是头疼得厉害。
孙夫人自已是个糊涂的,架不住运气好,老天爷偏让她生下诸寻桃这么一个厉害的女儿。
没有诸寻桃的话,他处置孙氏哪里需要这么小心翼翼。
凭孙氏犯过的错,给他丢的脸,他让孙氏去常伴菩萨左右,一点都不为过。
偏偏孙氏闯的祸都是冲著诸寻桃去的,就这,诸寻桃都没跟孙氏计较的意思。
所以诸寻桃这个女儿到底是大不孝,还是大孝?
诸定兴看不明白诸寻桃,在孙夫人的事情上,唯有一再留有余地。
“是,老爷。”
王管家的想法和诸定兴的命令差不多。
对孙夫人,那是重不得,轻不得。
轻了,孙夫人的骨头就轻,人飘得厉害。
重了,又担心没办法对诸寻桃交待。
这人一辈子的际遇,真是道不清,说不明啊。
听到自已的禁足令被解了,而且自已的名字还上了皇上特赐的功德碑,
一时间,孙夫人的心情还挺复杂的。
诸寻桃把这一千两以她的名义捐出去,到底是为了给她这个娘搏一个好名声,
还是嫌弃这一千两少了,压根儿就看不上,所以才那么大方地捐出去。
看到孙夫人又在钻牛角尖,李嬷嬷只叹一句,孙夫人真不是惜福的人。
自已对诸寻桃那个女儿都那样了,她怎么还能要求诸寻桃心里只有她这个娘?
再者说,这件事情最后的结果对孙夫人来说是好的不就行了吗?
孙夫人要做的就是承了诸寻桃的这份情,以后对诸寻桃的态度好一点。
正经事情一件不做,尽想些有的没的,李嬷嬷告诉自已,她的决定是正确的。
这样的夫人,她陪不了。
她已经死了男人,成了寡妇。
再陪夫人这么闹下去,只怕下一个要死的人就是她了。
“大小姐……”
秋分缩著脖子看气到脸都扭曲的诸盈烟,说话的声音更是小的不能再小了。
“缩著脖子干什么,难道我是鬼,会吃人,还是你就是只乌龟,缩了脖子就可以躲进乌龟壳里去?”
诸盈烟瞪著秋分,气秋分的上不了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