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奈娶了小夫郎后(233)

作者:不曾阿 阅读记录

“可阿爹的情绪不太好。”叶妙小脸皱着,他今日补了觉,立马跑去找他阿爹。

他阿爹在给玉米脱粒,可眼眶竟红红的,可见悄悄哭过了。

赵丰的确不太能控得住自己的情绪。

他想装作无事发生。

毕竟他也是刚刚对周立心动,这心动只有一点点,抹去也无妨。

可独坐在房间中摇着脱粒机时,他心里竟难受得厉害。

他这么一个从不多愁善感的人,这么一个快有外孙的人,也不知怎么了,竟有些委屈。

说出去真是要笑死人。

也陌生的很。

委屈,这种情绪离他太远了,可当他想将心间的种子一一掐灭,他就是觉得委屈。

他赵丰这辈子头一次对一个男人动心,可只过了一个下午,一个晚上,一个清晨,他就要将这份心动掐灭。

可笑。

也委屈。

是他不配吗?

……

的确不配。

他这么一个平庸的乡下寡夫郎,只靠着他自己,哪里能引起周立的视线。

罢了。

人之常情,日子久了,自然就无动于衷了。

经验告诉他,面对得不到的东西,只要时间够久,那他就能心如止水。

哭了一场,赵丰将自己的心思藏好,日子照旧。

家务活依旧由他包了,他很少再让周康宁给他打下手,叶妙忙活着发绳发带的大业,他让周康宁去给叶妙帮忙。

周立的伤日渐好了,又换了一次药,他就丢了拐杖,生活可以自理。

当他又一次进灶房,坐在饭桌旁吃饭,赵丰费了好大力气,这才控制住神色,没有露出丁点儿异样。

秦劲、叶妙装着不经意一般打量他们二人,想为他们创造机会,却没有思绪。

周立恢复了教学,他和周延年都守规矩,没活儿时,一向待在他们父子俩的小房间里,不在院子里乱晃。

因此,即便同在一个屋檐下住着,但除了饭点,赵丰和周立还真很少能碰到。

像之前那种全家一起砍树的活动,秦劲、叶妙一时间根本想不起类似的。

日子悄无声息的溜过一日又一日,很快到了腊月。

想起去年腊月时的入账,叶妙的心思,终于从赵丰身上转移了。

撸起袖子大干三十天,争取日入一千钱!

除了小蛋卷、锅巴、发绳发带,豌豆糕、甜甜圈也安排上!不只是上午摆摊,中午摆下午摆,只要行人在,那么秦家的摊子就在!

他重新给全家人安排了活计:

早饭后,他和他劲哥、周延年一道出发去大集上,他阿爹去补觉,周康宁进灶房做豌豆糕、甜甜圈。

做完了,就由他阿爹送去大集上。

周康宁留在家中继续编发绳发圈,做午饭。

他阿爹到了大集上后,他和周延年一起回家,留他阿爹和他劲哥待在大集上。

下午,他和周康宁一起编发绳发带,做不算是晚饭的饭。

等他阿爹、他劲哥收摊回来,直接吃饭,吃了饭就睡,好养足精神。

总之,除了周立,所有人都动起来——周立得教秦锦读书,过了年秦力就会送秦锦去私塾读书,眼下周立得多给他补补课。

宣布了这个决定之后,所有人都无异议。

也不是日日如此,熬上三十天,过一个肥肥的年!

不过,这个计划只进行了几日就被迫搁置,腊月初九下了大雪,雪一下就是两日,腊月十一,雪终于停了。

天亮之后,秦劲和周延年出了门,秦劲没让叶妙跟过去,雪到膝盖以上了,路不好走。

他此次之所以这般拼,是因为过了腊八就是年,偏远地方的农人被大雪封路无法赶集,但住在城里的人,还有附近村子的人,都会去大集上逛一逛。

今日大集上的行人不会少。

已经歇了两日了,该赚钱了!

周康宁将豌豆糕、甜甜圈做好之后,赵丰也醒了。

小推车没法走,赵丰拿出扁担,准备将豌豆糕、甜甜圈挑去大集上。

他挑着扁担从灶房出来,便见周立在堂屋门口站着。

他一愣,忙收回视线,只当周立是在书房闷得慌,所以出来透透气。

他对身后的周康宁道:“我这就走了,你回屋吧。”

周康宁嗯了一声,准备关上灶房的门。

但这时,他爹突然从堂屋屋檐下走出,脚步先是迟缓,但很快就转为大步流星,直接朝他和赵叔走来。

“爹?”他喊了一声。

赵丰则是压下想要转头的想法,甚至还故意抬脚,朝院门走去。

他不想离周立太近。

但谁知身后的脚步急了起来,周立也出声了:“我、我去送吧。路上不好走,你留在家里。”

周立没有用称呼。

但赵丰知道,这是对他说的。

他愣住,身子也僵住,什么意思……

这时,周立已经来到他身前,周立直接伸手,将他肩膀上的扁担挑了过去,但眼睛不看他:“我给小锦布置了功课,我离开一会儿不要紧。”

“你留在家里。我走了。”

说罢,将扁担挑到肩头,朝院门口走去。

第79章 全篇赵丰周立成亲

赵丰愣住。

之前农忙时,他虽然每日和周立、周延年父子一起下地干活,但碰到重活儿时,周立只会让周延年来帮他一把。

周立自个儿是不会直接帮他的。

在这次事情之前,他拢共也没和周立讲过几句话。

如此直接的帮忙,还是提前等在了屋檐下,这真真是头一次。

“发、发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