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无奈娶了小夫郎后(265)

作者:不曾阿 阅读记录

“……容我想想。”

秦劲被这句哥哥激出一身鸡皮疙瘩。

他想要将手抽回,谁知郭厚突然握得更紧:“对了。待会到了家里,你去见见我父亲,他最近和小恳置气,爷孙两个闹的特别僵。”

“嗯?他老人家和小恳置气?”秦劲惊讶。

“可不是!”郭厚说着放开了秦劲的手,改为拍大腿叹气:“小恳此次不是第一关就没过嘛,回来后,我父亲就问他试卷是如何写的。”

“最后一道策问是‘浮费弥广,何解’,小恳写得是向全天下人增加赋税,觉得如今的三十税一太轻了,应恢复到前朝的十五税一。”

“?”

秦劲眉心皱起。

啥玩意?

“结果我父亲听了,大发雷霆,觉得他不知底层艰辛。于是就想让他去茶馆帮忙,切身体会挣钱的艰难。”

其实,一开始他父亲并没有让小恳去茶馆帮忙的意思,只是想让小恳去茶馆观察一下底层百姓的日子。

可昨个儿他父亲突然改了主意,要给小恳说亲。

小恳肯定不愿意啊,才十八岁,未来还长呢。

可他父亲说,不成亲,那就去茶馆帮忙,看自个儿能挣回来几个银钱。

若是能在两个月内不靠旁人帮助挣回来一百两银子,那今年就不给他说亲。

小恳哪里懂得挣钱,于是今日来了茶馆后就黑着一张脸,看得他这个当父亲的愁死了。

但他不敢去说情。

他自个儿都一事无成呢这么大年纪了还得让家里出银子给他开茶馆,他若是跑去说情,那他老父亲的怒火绝对朝他身上发。

因此,刚才瞧见秦劲,他便起了心思,想让秦劲去探探他那老父亲的口风。

好端端的,成什么亲?

读书人娶亲都晚!

万一将来高中了,那就可以说一门更好的亲事!

秦劲听完郭厚的这一番话,哭笑不得:“郭二哥,你可太看得起我了,员外他老人家也没少骂我啊。他现在在气头上,我若是过去,那也逃不过一顿骂。”

“好兄弟。”郭厚闻言,忙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其实我父亲经常夸你,他最欣赏你这样的年轻人了。”

“莫怕,此次我将一半的书稿都交给你,让你家妙哥儿看个痛快。”

秦劲:“……”

原本就打算让妙哥儿慢慢看的啊。

就算拿回去一半,妙哥儿一时间也看不完呐。

他叹了口气。

罢了,郭员外对他照拂颇多,现在老人家生着气,他身为小辈,理该去探望一番。

到了郭家。

郭家正要吃午饭。

郭家没分家,但因为人多,一张桌子坐不下,因此各房一向是各吃各的。

郭员外妻子去了之后,他没有再娶,平日里兴致来了,会跟着三兄弟一道用饭。

但今个儿他心情不好,便孤零零的一人用午饭。

瞧见秦劲,他哼了一声:“无事不登三宝殿,你小子干啥来了?”

秦劲一听,笑道:“我这不是怕来的太勤快,您老人家觉得我狗腿嘛。”

“年纪不大,想的倒是不少。坐下吧,和我一道吃些。吃完了,我让人送你回去。”

秦劲就应是,在桌旁坐了下来。

有婆子端来碗筷放到他跟前。

郭员外生活不算简朴,但也不奢靡,桌上有鱼有羊,还有一碟子酱牛肉。

郭员外指着那碟酱牛肉道:“家中耕牛老死,得了些牛肉,待会儿你带回去几斤,给你家人尝尝。”

秦劲许久没吃牛肉,便笑着谢了郭员外的好意,并道今日来的匆忙,没能带些点心,下次一定给补上。

“瞎客气。”郭员外不耐烦的白了他一眼。

“这可不是瞎客气,这是身为小辈应有的礼数。”

郭员外闻言,忽而叹气,他将手中的筷子放下,胃口全无:“要是小恳有你一半的机灵,那我也不用愁了。”

一开始,郭信恳被刷下来后,因为五场考试还未彻底结束,他便没有去寻主持县试的县令大人。

昨个儿他腆着老脸去拜访县令大人,想听听县令大人对郭信恳此次县试的评价。

他将郭信恳的答案复述了一遍,县令大人倒是有印象。

郭信恳这孩子吧,仁心是有的,虽提议增加赋税,但也强调要向富人多征税。

可修改三十税一这一税法,有些天真。

三十税一,顾名思义,农人要将收成的三十分之一上交给朝廷。

可除了粮税,农人还要交一家子的丁税,冬季还得承担徭役,因此农人的负担并不算轻。

东阳县靠近京城,且在入京的必经之路上,时常有商队旅人过来补给,因此百姓生活还算安稳。

可偏远地方的农人就没这么好运了。

今上治国,讲究一个“活”字。

给皆阶层都留一条活路,这般江山才不会动荡。

百姓大多是农人,给他们增税,与今上的施政理念相悖,于是凡是给农人增税的,他全打了回去。

郭员外听完这一番话语,心中有了底,从县衙出来,回来后便给郭信恳下了命令:

要么凭自个儿挣来一百两银子给他看。

要么成亲。

之前他惯着郭信恳,觉得爱干净不是大毛病。

可此次郭信恳犯了致命错误,那他必须要掰一掰郭信恳的性子。

唉。

他虽有人脉,可人家远在京城,能照拂他这个老头子,已是人家有情义了。

这种人脉,定然要用在事关郭家命运的大事上,小辈读书这种事情,他怎好去劳烦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