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把高冷世子当树洞后(80)

作者:一颗绿毛球 阅读记录

待时辰差不多了,就去给陆嘉月预备入夜要用的物件,她爱用的安神香、爱看的话本子、睡前喝的香茶、涂脸的面膏……她以往没给陆嘉月值过夜,姑娘家的东西琐碎,一样样齐备了,还怕漏点什么。

“大姑娘还有什么想要?”

“没有了。”

馥梨便去阖支摘窗,隔绝春夜的微寒,做完了这一切,准备把大灯盏的火吹灭。陆嘉月坐在床边打量她,忽而歪头:“怎么还留一扇窗不关?”

馥梨一愣:“在静思阁习惯了。”

她转身,把最东边那扇窗也阖上。

陆嘉月的表情浮现些困惑。

“婢子进静思阁做事的时候,席灵姐姐叮嘱了,世子爷屋里的东侧要留一扇窗。”

“一直留吗?”

“对,刮风下雨都不关。”

陆嘉月听后愣愣地失神,淡淡地“哦”了一声,卷在手里的话本子也没兴致看了,翻身睡过去。

馥梨走过去替她拉上了床帐,留一盏小灯,外间有长榻,铺了整套枕褥被面,是给值夜婢女用的。

馥梨正要绕过去,听见陆嘉月在床帐辗转反侧。

“大姑娘,可是哪里不舒服?”

床帐里静了一会儿,陆嘉月掀开个小角来,“馥梨,我阿兄他喜欢你。”

“……婢子知道的。”

馥梨顿了一下,不知道她为何突然提起。

“你不懂,”陆嘉月声音静静的,有些担忧,又有些欣喜,“他定然是很喜欢了,才会叫你察觉。你知道席灵为何要你在屋里留一道窗吗?”

馥梨摇头。

陆嘉月换了一个问法:“你有同我阿兄坐过一辆马车吧?阿兄不喜欢坐马车,坐船也不喜欢。”

馥梨回忆了少有的几次,与陆执方在马车里共渡的时刻,在陆嘉月的引导下,模模糊糊找到了共通,“世子爷……喜欢把马车帘打起来。”

就同他的屋里总要开窗一样。

“对,阿兄不喜欢逼仄的地方,尤其是没有窗户的。”陆嘉月干脆抱着膝盖坐了起来,“我小时候同阿兄、同游介然三个一起胡闹着长大,因为那时候,我还有大哥哥。阿兄是陆家孙辈行二的。”

“大哥哥他每日天不亮就要习武练功,天亮了要上课,经学史学、算数书法……一直上到天黑下来都不停。祖父说大哥哥很厉害,很有天赋,无论文武都是奇才,可是后来大哥哥突然生了重病。”

“重病没救过来。”

“再后来,阿兄就不能时常同我们胡闹了。”

“大哥哥要做的那些,变成了阿兄要做。”

“习武要看天生根骨,阿兄的天赋没大哥哥好,就专注于习文。可是习文,但凡做得不如大哥哥好,就要被罚跪祠堂。”

“跪一个时辰、两个时辰、一天半天……有一回,阿兄同父亲吵了一大架,我一连两三日都没见过他从祠堂出来。我就同游介然商量,要把阿兄救出来,可把整个祠堂找遍了都没找到阿兄。”

“最后游介然找到了神龛底下有个机关。”

“底下有个暗室。”

“阿兄就被关在那里。”

“大哥哥的骨灰和墓碑,也在里面。”

早夭是少亡人,无后不吉,不入祖坟安葬,是国中多地的习俗。馥梨听到最后一句,已近乎呆滞。

陆嘉月也静了一会儿:“那次之后,阿兄没再跪过祠堂了,先生对阿兄的夸赞也一日比一日多。科举功名、官场仕途,阿兄样样都是皇都高门子弟里数一数二的。所以我说,他定然很喜欢你,才会叫你知道。因为他比谁都清楚,自己要承担的后果。”

陆嘉月说完了心中所想,不再辗转反侧,很快睡了过去。长榻上,睡不踏实的人成了馥梨。

一闭上眼,是吉阳城府衙外的巷道,陆执方脱力地倚着她,墙头弦月如金钩,照出他煞白的侧脸。他还在淡笑,慢慢地说,“再缓一会儿就好”。

翌日醒来,她伺候完陆嘉月穿戴。

“蓝雪回来了,大姑娘可否让婢子回静思阁?”

陆嘉月弯了眼睛,“我正想说呢,你回去吧,不必陪我同母亲请安了。”话落,嬷嬷敲了敲屋门,“大姑娘,太太那头传早膳,问你要不要一并用。”

“好啊。”

嬷嬷却没走:“太太还说,叫馥梨陪你过去。”

门扉之内,陆嘉月和馥梨皆是微微一愣。

这个时辰,阿兄已经去上衙了。

陆嘉月拍拍馥梨的手,“无事,随我去吧。”却还是留了个心眼,叫人去静思阁找荆芥。

于是一日之内,陆执方就收到了荆芥两次报信。

一次是馥梨随陆嘉月去请安,被留在清夏堂。

一次是馥梨平安无事回到了静思阁。

两次报信一前一后,隔了许久,陆执方第一次嫌弃大理寺公务太少了,理应忙得他分身乏术,才不会有一颗心被悬起来,等待谁的手掌来抓握的感觉。

等到下衙,第一时间去马厩牵了马。

马蹄踏在青石路面,声声干脆得像他的心跳。

静思阁里,饭菜味按时飘出。

他留意的人却不在小厨房,甚至也不在闺房。

陆执方跨入寝屋里间,馥梨就站在他床榻边,手里捏着一条芽绿色手帕,表情有些惊讶。

“世子爷这么早下衙?”

他上下打量她一眼,确认没有异样,才垂下视线去盯那条手帕,拉过来一把玫瑰椅坐下。

“我母亲同你说了什么?”

“说了……说了好多话。”

“总有个意思。”

馥梨捏着的手帕快被他抽走,她忙用力攥紧了,“大体意思是,叫婢子认清楚自己的位置,安安分分在静思阁伺候,别得一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