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茉儿挑了下眉:“你就确定是我?”
郭琦憨憨笑了下,笑容敛去,眼神流露几许伤感:“其实我之前也一直在想是谁,我猜过厂里人事科,猜过家里邻居,还、还猜过我姐……直到今天在教室看到你。”
“世界上没那么多巧合,刚好那天你来过我们厂里,刚好那天我就收到了字条。”郭琦犹豫了下,说,“你课堂笔记放在桌上,我课间的时候拿来看过,字迹也是一样的。”
沈茉儿点点头:“只是告诉你这个消息,其他的事情都是你自己做的,你该感谢的是自己。”
郭琦微微红了眼眶:“只是告诉我这个消息,已经是很大很大的恩情了。”
至少,他身边知道这件事的人,没有一个人想过要告诉他真相。
沈茉儿:“都过去了,以后你会有前程远大的人生。”
郭琦点点头:“是,都过去了。”
他又郑重地说了谢谢,还跟沈茉儿保证绝对不会告诉别人是沈茉儿提醒了自己,以免那些人狗急跳墙报复她。
沈茉儿倒是不怕被人报复,不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也确实不想在这件事里出什么风头。
这之后又过了几天,首都大学在事情全部调查清楚以后,处理了涉事的一干人等。
金鹏举直接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并移交公安进一步调查。帮助运作冒名顶替的学生处、档案室等相关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也被开除移交公安。
尤永华知情不报,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参与冒名顶替的运作,加上金永跃的班长早被免掉了,所以他算是一群人里处理得相对较轻的,被记了大过,并降职调岗。
处理通报张贴在经济系宣传栏,旁边就是要求严惩涉事人员的大字报,这对比的,让站在宣传栏前面的学生们都大呼大快人心。
有了处理结果,这件事也算过去了,渐渐地大家也就不怎么关注了,直到大半年后听说金鹏举还有学生处和档案室的人被判了刑,大家才又是一阵唏嘘。
据说一同被判刑的还有金鹏举的爱人牛副厂长和首都第五制衣厂人事部门的人。
据说金鹏举站在被告席上的时候痛哭流涕悔不当初,他的爱人牛副厂长则是哭天抢地地咒骂金家人都是害人精。
因为据说他们夫妻俩铤而走险帮金永跃,其实都是金鹏举老娘撺掇的,说他们家只有金珊珊一个独生女,没个撑门立户的儿子,那就该把侄子培养起来。
所以说,高级知识分子和愚昧的重男轻女思想一点都不冲突。
当然,这是后话。
学校张贴了处理通报后,这件事的关注度就渐渐淡了。
大好年华,正是学习奋斗的时候。
尤其是三月下旬全国科技大会召开,会上再次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作为研究经济“科学”的“脑力劳动者”,政治经济学的同学们更觉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而就在这个时候,华彩制衣厂也终于正式挂牌开工了。
制衣厂的工人有四名是居委会推荐的,剩下八人是从柳桥公社招聘的。
虽然制衣厂办在首都,但好歹这个制衣厂是柳桥公社的社办企业,所以工厂职工主要还是柳桥公社社员。
八人里女职工六人,都是心灵手巧、有一定缝制基础的,男职工两人,主要负责采购、销售和一些粗重活儿。
女职工里有几个还是从陵江市绣衣厂跳槽出来的,男职工里有一个是沈茉儿的表哥赵正辉。
赵正阳前两年已经成家立业,赵正辉倒是还一直单着,沈茵茵给他安排相亲,他也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这回听说沈茉儿要在首都办厂,他包袱一裹,去村里开了张介绍信就自己跑来了。
“别看咱们厂子目前只有十几名职工,咱们是华彩制衣厂的星星之火,领袖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华彩制衣厂必定能一鸣惊人、发展壮大!”
简单搞了个挂牌仪式之后,沈茉儿就站在院子里给职工作动员讲话:“柳桥公社过来的同志都知道,咱们陵江市绣衣厂最初就是从二三十人的车间开始的,几年时间,发展成了南省的创汇龙头企业。所以说,事在人为,咱们华彩制衣厂总有一天也会成为制衣行业的龙头企业,大家有没有信心?!”
柳桥公社过来的几个人大声:“有信心!”
陵江市绣衣厂跳槽出来的几个人:“有信心,有沈厂长带着我们,我们华彩制衣厂一定会成为行业龙头,成为国际知名企业!”
首都本地的四名女工:“……”
不是,这些人怎么这么能吹呢?!
第136章 二更(修)
说是制衣厂, 实际就是个小作坊,四个首都本地人,内心其实都直打鼓, 总有一种这小作坊随时会倒, 干完活工钱也不知道能不能拿到手的感觉。
虽然沈厂长说的是,他们这第一批员工都是正式工, 享受国营工厂工人同等待遇。
但是她们总觉得,自己其实就是过来给小作坊打个零工。
有两个脑子灵活的, 已经偷偷凑在一起商量,周末的时候再去到处找找有没有招工的地儿。
“行了,大家先回车间检查一下缝纫机,做一下开工前的准备。”沈茉儿说, “柏俊文和赵正辉跟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