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高勇被怼了也不生气, 反倒是暗暗觉得沈茉儿这么沉不住气,今天怕是要丢个大脸。
没见崔建中脸色阴沉得不行了嘛。
他们这些当年逃出去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国外打拼出一番事业的人, 颠颠地跑国内来投资,还不就是为了脸面?
人的脸, 树的皮, 这些人在外面不知道怎么做小伏低呢,回国还不得卯足了劲儿充大爷?
高勇用内心阴暗的想法揣度着这些看似光鲜亮丽的侨商,谄媚的笑容背后, 是眼底那一丝小心隐藏的嫉恨。
哪怕早个五年,这些人都是被拉去批斗的份儿,现在倒是好了,一个个人模狗样的倒是被奉为上宾了。
高勇哪怕心里骂骂咧咧,面上还是一副义正言辞的模样。
哪知道一番媚眼全抛给了瞎子看,人崔建中根本不领情。
崔建中皱皱眉:“这是我和小沈、小毛之间的事情,我们自己会解决的。”
言下之意,不要多管闲事。
其实碍于场合,崔建中这话已经说得很客气了,换个场合,以他的脾气,会说得更不客气。
高勇一噎,难以置信地看着崔建中,确认他并不是说笑后,更是难以理解:“崔先生,我也是为了您的出行愉悦着想,您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学生嘛,做得不好也是难免的,被人指出来才有进步的可能不是?”
崔建中终于不耐烦了,他皱眉看着高勇,说:“这位先生,我对你们工厂的扩张计划不感兴趣,没有合资入股的意向,不过我可以奉劝你一句,妄图仅仅依靠加大投资来扭亏为盈,是不太可能的。”
高勇之前跟他介绍了第五制衣厂的基本情况,想要说动他投资入股,搞合资经营。
崔建中问了他几个问题,就知道这家厂子目前其实已经处在亏损状态,而且这位从供销社售货员一路提拔上来的厂长,并没有多少经商的头脑,厂子在他手里只会不断地走下坡路。
哦,从售货员一路“奋斗”厂长的经历也是他自己说的。
以高勇表现出的能力来看,崔建中对他“靠实力不断进取”的说法表示怀疑。
高勇完全没想到自己帮崔建中说了半天,崔建中不但不领情,反倒还直接拒绝了他投资的邀请。
甚至还揭了他的老底,说他妄图通过加大投资来扭亏为盈。
厂子亏损的事情他还一直瞒着呢,账面上也不怎么看得出来的,这个人为什么会知道?
高勇:“崔先生,你误会我了……”
不过高勇没能把话说完。
工作人员早在他和沈茉儿争执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了这边,一直都在监控着这边事态的发展,这时见高勇似乎还要纠缠崔建中,赶忙过来两个人半提醒半强制地就给人劝走了。
名单之外的厂子领导过来浑水摸鱼,他们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只要投资谈成了,受益的都是华国的企业,肉烂在自家锅里,怎么都行。
可要是跟侨商起争执,那肯定是不行的。
至于说沈茉儿她们和崔建中斗嘴?
崔建中明显是自己乐意,要不然以崔建中的性格早发飙了。
工作组的人在这些侨商来华之前,就对每个人进行了了解,对这些人的脾气禀性都很清楚,崔建中这样个性分明的,就更清楚了。
这就是个嘴上不饶人的。
但其实他愿意说说你,恰恰说明他接受你,要不然,他理睬都懒得理睬你。
所以,跟高勇的判断恰恰相反,工作组的人反倒是觉得崔建中应该是对沈茉儿和毛翠梅挺满意的。
小插曲以高勇离开结束,周围原本好奇看来的眼神,也纷纷不自在地挪开了视线。
这个角落发生的事情并没有引起其他角落的注意,考察团有不少人都被团团围住,苏景年也是一样。
他隐约听到某个方向似乎有些嘈杂,但是他并没有往那个方向看,而是很认真地倾听着对面人的讲话。
站在苏景年侧后方的林以晴往那边看了一眼,在人群的缝隙中看见沈茉儿的身影,她唇角露出个嘲讽的笑容,但很快又收敛了,扭头认真地听着苏景年和其他人的谈话。
虽然只有一点点时间,但林以晴已经感受到参加这个活动的好处了。
尤其堂哥给她安排跟的这位苏先生,温文尔雅,见识渊博,关键是他很随和,不管问他什么问题,他都会认真回答。
林以晴旁敲侧击问了国外的学校,苏景年几乎马上就猜出来她有留学的想法,甚至主动说自己可以帮忙找人写推荐信。
这趟可真是没有白来。
不过沈茉儿好像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崔建中一看就不是什么好说话的人,刚刚好像还斥责她们了。
林以晴微微垂眸。
外面的世界很大的,在学校里面似乎出类拔萃,到了外面很可能就原形毕露了。
完全不知道自己被评价为“原形毕露”的沈茉儿,和毛翠梅一起,一路见识崔建中怎么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明明什么承诺也没有,倒是“撩”得几个国营工厂厂长跟他相见恨晚,很快就称兄道弟。
所以说人家生意能做起来也不是没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