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茉儿见郑嘉民大包小包的,手里的东西都快抱不住了,就跟张俊良告辞,主动表示帮郑嘉民一起拎回去。郑嘉民也没跟她客气,马上就把最小的那个塞沈茉儿手里了。
张俊良微微皱了下眉,追上沈茉儿,问:“沈同志,下周日如果有空的话,一起去县里看电影吧?”
看电影沈茉儿其实还是挺感兴趣的,原主的记忆里就有两次看电影的经历,只不过看的都是电影队放的露天电影,张俊良说的去县里看电影,应该是指去县里的电影院看电影。
目前来说,沈茉儿对张俊良本人印象还行,他那个不讲理的母亲,如果不住一起的话,其实影响也不大,所以她是愿意和张俊良再接触接触的。
不过,想到在公社小学门口听到的对话,沈茉儿略想了想,还是说:“下周日的事情不好说,回头我提前让我爹给徐科长带话,你看行吗?”
张俊良不料她没有一口答应,心里微微有些不舒服,不过还是点点头:“好的,我等你消息。”
等张俊良走了,郑嘉民顿时满脸好奇问:“沈茉儿同志,你和这位张同志不会是在处对象吧?”
沈茉儿也没瞒着,就说是她爹厂里领导介绍的,今天第一次见。
郑嘉民点点头,随后又摇摇头,总觉得心里不太得劲儿:“按理说这位张同志条件是不错,不过,我总觉得他配不上沈茉儿同志你。”
郑嘉民其实也知道自己这个想法有些怪异。
这年头城乡差距很大,吃商品粮的等闲都不愿意和农村人结婚。这位张同志自己还是纺织厂的技术工,郑嘉民家里不少工人,自然知道技术工比普通工人工资高不少,而且张同志长得也挺齐头整脸的,性格瞧着也不错……照理说,单看条件应该是沈茉儿高攀了的。
可郑嘉民认识沈茉儿这么久,心里总觉得沈茉儿跟一般的女同志不一样,张俊良再是不错,他还是觉得对方配不上沈茉儿。
不过他这人自来熟归自来熟,倒也不是那种没有分寸乱说话的,只稍稍漏了这么一句,后面也就没再多说什么了。
沈茉儿也不在意,她对张俊良印象还可以,也就是普通人的还可以,并没有到就一定要跟这个人谈婚论嫁的程度,也就无所谓什么配不配的问题。
等他们扛着包裹回到驴车那儿时,其他人都已经在了,于是等俩人归整了下东西坐上驴车,刘二叔就赶着驴车跑了起来。
*
中午太阳正烈的时候,郑嘉民扛着大包小裹的回了知青点。
傅明泽正在屋檐底下看书,见郑嘉民进了院子,放下书起身去接了一把。郑嘉民探头看了眼,悄声问:“都在屋里?”
傅明泽嗯了声,郑嘉民就说:“那咱们去灶间。”
其他人都已经吃过午饭,灶间没有人。郑嘉民举着菜刀拆包裹的时候,傅明泽就从锅里把温着的一碗菜粥端了出来,这是给郑嘉民留的饭,菜闷得有点黄了,看着没什么卖相。
郑嘉民已经拆好了包裹,除了月饼、麦乳精、糖果、饼干这些吃的,还有一件打得非常厚实的毛衣和一双棉鞋。
郑嘉民早饿了,拆了包月饼的纸袋子,自己拿了一个,又拿了一个给傅明泽,然后就站那儿配着菜粥稀里呼噜地吃了起来。
吃了个半饱,郑嘉民才终于腾出嘴来说话了:“这月饼是我们沪市的老字号悦来芳买的,他家的月饼老好吃的。”
傅明泽点点头,不吝称赞:“确实不错。”
郑嘉民:“……”
他还是头一回见到有人吃着悦来芳的月饼,表情是这么波澜不惊的。说实话,郑嘉民其实有时候都怀疑,傅明泽是什么落难公子,从前家财万贯锦衣玉食什么的,所以见到什么吃到什么都是这么一副样子。
“哎呀,刚才应该留两个月饼给沈茉儿同志尝尝的。”郑嘉民突然想起来。
之前盖房子的时候,他可是在沈家蹭了不少饭的,虽说也干活了,但郑嘉民非常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那点劳动力,其实根本不值得人家大鱼大肉地款待,他都是沾了其他人的光。
傅明泽抬眼:“沈同志也去公社了?”
郑嘉民点点头:“可不是,一起搭大队驴车去了。”
说到这个,他突然左右看看,鬼鬼祟祟地压低声音说:“你别说出去,我在公社撞见沈茉儿同志跟人相亲了,纺织厂的技术工,长得还行,不过我瞧着有点配不上沈茉儿同志,沈茉儿同志长得多好,人还飒爽,那位张同志虽然也还行,可是就普普通通……”
傅明泽微微拧起了眉,打断他:“你不说沈七叔想给她招个上门女婿吗,纺织厂的技术工,人家愿意上门?”
郑嘉民挠挠头:“这就不知道了,这我也不好问呀。”
傅明泽笑了声:“还有你不好意思问的时候?”
他明明是笑着的,郑嘉民却莫名觉得他好像不太高兴,不过没等郑嘉民再说什么,傅明泽就扔下一句“自己收拾”,转身就出了灶间。
郑嘉民嘀咕了声“奇奇怪怪的”,把剩下的菜粥几口喝了,舀水洗了碗筷,再把拆开的东西收拾了下,用布袋子和牛皮纸包了包,就抱着东西进屋了。
傅明泽出了灶间,坐回廊檐底下准备继续看书,只是看了半天也没看完一行字,他想了想,干脆起身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