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哥儿哒哒跑去洗手去了,宋宁也进厨屋端饭去了,兰哥儿一出来听见门口有狗叫声,听着像他家黑豆的叫声,兰哥儿伸出小脑袋一看,果真是他家黑豆花豆回来了,兰哥儿裂开了小嘴,“宁小嬷,我虎子叔回来了!”
这会儿黑豆都已经跑院子里了,宋宁看见黑豆回来心里一喜,那魏虎也快回来了,黑豆花豆认家跑得快。
“娘,魏虎回来了!”
“哎,听见了,听见了。”
陈翠花笑了起来,这家里一大一小两个哥儿喊着,她能听不见嘛。
宋宁站门口等魏虎去了,看见巷子口有人影了忙跑过来,看见魏虎肩膀上扛着只鹿,“魏虎哥,回来了!”
宋宁忙帮忙把魏虎身后的背篓给接了下来,这又是背又是扛的,大老远的多重啊。
陈翠花也迎了出来,“这鹿不小呢。”
“正贴秋膘呢,鹿都肥了不少。”
魏虎最喜欢秋日打猎,天气不冷不热的,猎物也吃得膘肥体壮,这个时候最适合打猎了。
后面的背篓里装了一些野鸡野兔这些小猎物,还有家里摘回来的南瓜冬瓜这些,弄了满满一背篓过来。
宋宁围着魏虎团团转,又是倒茶又是打了水给他递汗巾。
“刚好,咱娘今儿蒸了一条鲈鱼。”
见宋宁满脸笑意的样子,魏虎也没忍住跟着笑了起来。
他这在山里钻了几天了,身上污糟糟的,“好了,我身上脏,别在弄脏了你身上的衣裳。”
“魏虎哥,你说啥呢。”
宋宁端了洗脸水过来,“先洗手吃饭了,等一会儿我给你烧洗澡水。”
魏虎一回来家里人都高兴,陈翠花怕炒得菜不够吃又弄了个韭黄炒鸡蛋,宋宁挨着魏虎和他说着镇子上的事,魏虎不在家镇上也没啥事,“就是咱娘的铺子现在太忙了,想请个人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人。”
“那我这几日过去帮忙,找人的事慢慢来,咱家在镇上没啥熟人,到时候找了中人问问。”
宋宁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咱娘一个人也太劳累了些。”
宋宁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或许去问问张三娘子,她一到了冬日就给人家浆洗衣裳,还不如请她来铺子里给帮帮忙。”
“娘,是张婆婆家的儿媳妇儿,魏虎哥是见过的。”
两家没断过联系,之前在乡下的时候宋宁让魏虎去镇上的时候时不时带一些地里的菜过去,就是张婆婆家住得远了些。
魏虎也点头,“张三娘子做活倒是利落的。”
“行呀,那这两日叫过来我瞧瞧,这铺子多个人手也忙得过来了。”
陈翠花现在早食儿铺子里卖得花样多,光她一个人包包子都要废上好些功夫,更别提还要洗碗这些了。
魏虎想到了什么,从腰间的荷包里摸了两个鸡蛋放到了宋宁的手上,两颗红艳艳的鸡蛋,宋宁拿着手上看得稀奇,“魏虎哥,你从哪来的红鸡蛋呀?倒是稀奇。”
陈翠花笑了起来,“哎呀,这不是人家生孩子送礼的红鸡蛋嘛。”
宋宁这才反应过来,“呀,难道是秋哥儿生了?”
“嗯,今儿回来的也巧了,路过村子的时候碰见了孙婆子,又去她家走了一趟拿了两个红鸡蛋,我留了一只野鸡下来。”
宋宁一听秋哥儿生了很是高兴,“那后天我们回乡下看看秋哥儿去,是小子还是小哥儿呀。”
“是个小哥儿。”
“小哥儿好呀,小哥儿乖巧。”宋宁挺喜欢小哥儿的,秋哥儿那会儿也想着要个小哥儿,“等他长大了能来咱家学堂里读书。”
宋宁把两个红鸡蛋都塞给了兰哥儿,“拿着。”
魏虎吃了饭先收拾猎物去了,这鹿太打眼了些,趁着这会儿巷子里没啥人把鹿给送到酒楼去,这秋日鹿肉最是滋补的了。
宋宁也跟着一道去,“魏虎哥,我给你打灯笼。”
两人背着猎物一道出门去了,宋宁跟着一旁打着个小圆灯笼,这会儿天黑透了,在巷子里玩的小孩子也都没了影儿了。
两人走到了巷子口,王婆子听见动静出门看了一眼,这魏虎又打到大猎物了,这得挣多少银子呀,啧,他家三个人都是能挣铜板的,开了家铺子,还有个学堂,更别说还有个魏虎是个猎户。
王婆子看了一眼就回家去了,“那魏虎这次又猎到好东西了。”
王婆子的儿子给人家大户人家当小厮,媳妇儿在家给人家做一些针线活儿,听他娘这么说了回了一句,“娘,咱家大毛也不小了,也该送去学堂读上两年书了,人家兰哥儿是个小哥儿还读书呢。”
“读读读,明年一开春就去,咱家大毛读书识字了以后也好找个娘子不是。”王婆子稀罕着他这个大孙子呢,读上两年书也是好的。
“我听那兰哥儿给魏虎喊叔呢,我说他两口子看着那么年轻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孩子,原来不是亲生的呀。”
周大毛听见了嚷嚷了起来,“那肯定是捡回来的!”
他娘经常说不听话了就给他扔外面去,兰哥儿肯定是谁家扔外面捡回来的!
周大毛他娘轻踹了他一脚,“在人家面前别胡说,人家喊叔呢,指不定是叔伯家留下的孩子。”
宋宁两人去了酒楼后门熟门熟路把那头鹿给卖了,还有野鸡野兔也全都一道给卖了,得了十八两银子。
“掌柜的,这鹿你家明儿是不是就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