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觊觎(19)CP

作者:非那定 阅读记录

他又冷又饿,夜间的丛林更是透出让人恐惧的未知,所以等谢凛的十几条狗冲过来,围住他,他僵在原地,一动不敢动。

手电的光打在他身上,刻意地在他的脸上晃了一圈。

方弈柏只好扭过头,挡住眼睛。

然后他就看到一个人影朝他走了过来。

一开始,他只能看到一个光圈中的人形剪影,但仅仅是如此,他就发现这是谢凛。

谢凛站在那里,姿态矜贵,气质冰冷,如同方弈柏第一次见他的时候一样。

方弈柏十岁时,第一次见到谢凛。

他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区,他们村以贫穷而出名。

被电视台和媒体报道后,很多慈善机构和个人往那里捐钱捐物,出人出力,帮助建设基础设施,让当地有了自己的学校和福利院。方弈柏六岁时被福利院收容,他父母早亡,是个散养的孤儿,吃百家饭长大。进了福利院后他被安排进行系统的教育。因为媒体和爱心人士的持续关注,当地的教育水平并不差,他甚至比很多县城的孩子更早地接触到最新款的电脑、崭新的乐器,还有各种绘本和课外读物。

方弈柏在那些年里看见了形形色色的人,也总会有镜头面向他们,告诉他们要走出深山看外面的世界,要知道世界有多大,外面的世界有多好……但方弈柏其实一直以来都无动于衷。他的精神世界在那之前都没有什么萌动的冲动和渴求,对他来说,能吃饱穿暖不干重活就没有什么别的追求了。大人让干嘛干嘛,至于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那都是没有的。

像一个饿久了的人,突然间给他塞得太饱了,撑住了,没有中间的过渡,他既感觉不到食物的珍贵,也失去了探索的欲求。

他一直麻木而乖顺地活着,直到十岁那年见到了谢凛。

那时谢凛也不过十六岁,他跟着一支车队到了当地捐物资。后来方弈柏知道那是谢氏资助的一个慈善助学组织。车队有十几个人,他们将一箱箱的书籍和文具运到学校操场,然后分发给学生。

课间休息的时候方弈柏没在教室里呆着,他在山间野惯了,逮着空就往后山跑,摘野果子,或者纯粹就是待着。然后他在山坳里发出了谢凛,谢凛没和车队的人一起,反而独自在山间行走,他看着周围的草木,望着远方的天空发呆。

在这里的爱心人士或者为了不刺激到当地孩子幼小的心灵,穿着打扮总是很朴素休闲,基本是T恤牛仔裤冲锋衣之类,但谢凛穿着合身笔挺的西装校服,在他的袖口有两粒金色的袖扣,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而他姿态的矜贵和眼神里的那种冷漠也是方弈柏从没有见过的,他看着植物的时候深情,比瞟到自己时更暖。

方弈柏形容不出那时的感觉,那是一种特别大的冲击,是一个非常美好、缥缈如同蓬莱仙山一样的东西突然跃迁到你的面前的震撼。

美好的东西如果是遥远的,那就默默地守望就好,一旦到了身边就莫名让人催生出想要撷取的冲动。

方弈柏没跟他打招呼,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嫉妒。

这个男生没比他大多少,但却跟他有天壤之别。

“方弈柏——你又跑到哪里去了!”

方弈柏回去时被老师训了几句,还提醒他再不回来就得不到今天爱心人士送来的礼物了。老师领着方弈柏到教室,最后一个从车队的人员手中接过属于他的图书和文具,还和他合影。

每个人看他的目光都温柔仁善,但他却想着山间那个少年冷漠的眼睛。

之后,他们展开了一节活动课,有人演讲,还为他们介绍了一些知识。

出于各种各样的心理,每个来这里的爱心人士都乐于与他们相处,那有关善良、同情心、社会责任感、作秀、跟风等等各不相同。但是,他想,那个人跟着车队来到这里,却连跟他们握一握手都不愿意。

等活动结束之后,车队的人准备离开,教室里的同学都跑到操场上去看,跟他们挥手拜拜。

方弈柏拿着手里的《小王子》也第一次跟着迎送到了路口。

他看到了坐在车里的谢凛。

车窗微微降下三分之一,谢凛像王子一样尊贵地坐在后座,面无表情地微微看着窗外。他的眉目平直幽深,鼻梁高挺,整个人的好看是锋利的,更显得他的漠然是那么地触目惊心,极致到了如同看着低等生物的悲悯。

方弈柏觉得他就差在身上别一个喇叭,公放:别挨我——

同学们忙着置换礼物,有人想换更喜欢的书,有人想要更有颜值的笔记本。

当时方弈柏的同学梁冠宇挤到他身边,哭唧唧地说,“你拿到的是《小王子》啊……我更想要《基督山伯爵》……欸,你想要什么,我们让周老师给我们换换吧。”

方弈柏手一抬,指着谢凛,“我想要那个。”

梁冠宇望着他指着的车,“轿车啊,我还是更喜欢越野……你说以后我们能不能拥有这样的车……”

方弈柏没理会对方的误解。

他看到谢凛收回了视线,摇上了车窗,端正地坐了回去。

车辆启动。

那像画报一样的画面缓缓地消失在他的眼前。

方弈柏望着空无一物的前方说,“我要他。”

刚满十岁的方弈柏第一次有了热切的渴望——那或许包含了羡慕、嫉妒、不甘等等负面情绪,但也是第一次在他的心里种下了不满足的种子,他第一次对外界产生了好奇,第一次想要追逐拥有某个东西、有了生活的目标和信仰……他之后发奋读书,考上顶级学府,一切都源于十岁的那一年的那一天,谢凛出现的那一刻。

上一篇: 谨遵死对头医嘱 下一篇: 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