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册子上的内容,凌夕当场质疑道:“这船真的能开到南极洲去?”
傅锦玉指着册子上简易的航线图道:“这艘船最远要到达南极半岛的北端。”
“给我看看。”
凌夕接过册子,看完航线图,表情像是吃了苍蝇屎一样难看,“靠近南极半岛的海面上会有很多浮冰,连破冰船都不能确保安全,这种小船也敢冒险?”
傅锦玉听完神情也严肃起来:“如果发生海难,我们存活的几率有多大?”
“几乎为零……你知道这个季节南极半岛附近海域的温度是多少吗?”
“多少?”
“11月份,南极开始进入夏季,浮冰会开始融化。但是海水温度却还保持在零度以下。如果光明者号真的沉了,就意味着我们要泡在冰水里。”
在这种环境下,人很快会因为低温症死去。
“所以,最好祈祷这种事不要发生。”
虽是这么说,但凌夕仍然认为这次任务最大的危机也许就是海难。
这个猜测让她开始焦虑起来。
傅锦玉虽然对南极的气候不了解,但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凌夕道:“最好的办法,就是中止旅程,即刻返航。”
“谈何容易,”傅锦玉摇了摇头,“光明号上一共有100多名游客,每个人缴纳了2万多美金的费用。现在返航不管是乘客还是船长,都不会同意。”
凌夕叹息,“看来还得从长计议。”
毕竟现在一切都是她们的猜测,手中没有任何证据。
凌夕突然想起什么,问道:“你那里有关于‘凯莱布’的信息吗?”
傅锦玉摇摇头,“没有。”
船上没有网络也没有信号,原主两人使用的是很古老型号的手机,里面内存有限,提供的信息也不多。
如果这个凯莱布不是宋晨希和瓦列里娅认识的人,那么他最大的可能也在光明者号上。
或许是船员,也或许是个乘客,或许还活着,或许已经死了。
不管怎样,她们都要找到这个人。
就当凌夕思索时,肚子突然发出咕噜噜的声音。
好吧,原主昨天显然进行了非常“剧烈的运动”,会这么饿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凌夕一本正经地道:“我想,我现在能吃下一头牛。”
傅锦玉好笑地瞥了一眼她的腹部,没有异议,“换件衣服,我们去餐厅。”
……
光明者号的餐厅在二楼的最里侧,现在正好是饭点,餐厅里几乎坐满了人。
傅锦玉和凌夕走进来时,有女侍者迎了上来,用英语询问她们是否愿意坐在餐厅右侧靠窗的位置。
凌夕一开始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询问,直到对方表示,靠窗的位置需要加收15%的费用。
傅锦玉十分爽快地表示愿意,然后还给了女侍者一笔可观的小费。
“不愧是傅总,出手就是阔绰,”凌夕似笑非笑地说道。
傅锦玉替凌夕拉开椅子,微微倾身道:“别小看这些侍者,他们的消息来源才是最丰富的。”
凌夕被耳边的热气吹得有些发痒,手指抵住傅锦玉的肩,“说话就说话,不要凑得这么近。”
“抱歉。”
傅锦玉发现凌夕耳廓的红晕一直蔓延到了脖颈,有些惊讶于她的敏感,立刻退了一步,然后坐到了对面。
女侍者很快又拿了菜单回来,给傅锦玉和凌夕介绍菜单上的食物,还有昂贵的酒水。
凌夕听她的口音有些独特,询问后得知她来自芬兰。
傅锦玉给凌夕点了一杯果汁,自己则是要了一杯威士忌。
“为什么你喝酒,我却只能喝饮料?”凌夕有些不满地问道。
傅锦玉笑了笑,“因为我不想别人误会我逼迫未成年喝酒。”
很多欧洲人对亚洲人的年龄都不能精确的判断。尤其凌夕现在的模样,说她刚上高中也有人信。
凌夕有点郁闷,长得嫩又不是她的错。
准确的说,她的生日比傅锦玉还大了一个月,她应该叫自己姐姐才对。
等到餐点上齐,凌夕叉了一块牛排送入口中,细细咀嚼后露出满意的表情。
“味道不错。”
“确实不错,”傅锦玉附和了一句,举起酒杯饮了一口。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这具身体国籍的影响,傅锦玉觉得自己的酒量似乎很不错。一杯烈酒下肚,她却只有一点淡淡的微醺。
这时,凌夕突然压低了声音道:“刚才那位女侍者一直盯着我们。”
傅锦玉抬头,果然发现女侍者正往她的方向看来。
第21章 南极之旅(三)
傅锦玉沉吟一下道:“我去和她聊一聊。”
凌夕知道她要去套话,鼓励道:“加油。”
然而不到五分钟,傅锦玉就回来了。
凌夕咬着吸管抬头看她,“问到了什么?”
“多丽斯,就是那位女侍者,说光明者号的船长名叫‘戴伦’,是一名有着20多年航海经验的老船长,也是这座船上的‘明星’。他每天晚上会去酒吧和大家一起喝酒聊天,如果游客们想合影的话,可以在那个时候找他。”
凌夕问道:“看起来这个船长似乎脾气挺不错的。”
“正好相反,”傅锦玉摇了摇头,“多丽斯说整条船所有船员都十分敬佩和信服戴伦船长,而且从不敢忤逆他的话。脾气太好的人,可做不了这样的船长。”
这话说的确实有道理。
凌夕又问道:“多丽斯认不认识我们的任务目标,凯莱布?”
“很可惜,她并不认识。”
凌夕有些失望,“算了,船上总共就100多人,不信我们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