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宁惊愕,“……这么夸张?”
小鬟点头,见丁宁手下一张符已经成了,手脚麻利的把符纸收到一边,凑到丁宁耳边悄声道,“我听我阿父说,还有好些人提前过来跟主君打招呼,暗示如果来年真的大旱,请小娘你给他们留点雨水呢。”
“啊?!!!”丁宁震惊,想想去年大旱时无数人因缺水而死的情景,又觉得好像也可以解。
可是如此一来,她的身上,就好像压了无数条命。这种感觉,真的一点都不轻松。
情绪不佳的丁宁,一连几日都有点提不起精神来。直到偶然一次再次翻出郭嘉送过来的自己默的书——《诗经》。
之前她就觉得这字写的好,洒脱恣意,现在这种心境下看,就更好了。也不知道对方是照着什么字帖练的?
“想要知道这个还不简单?”丁原大笑,“正好阿父最近要给你郭叔父去封信,信里顺便帮你问问就是了。”
丁宁点头,之后每天翘首盼着颖川那边的回信,就连过年很期待的各种好吃好玩的,都好像失了几分趣味。
而颖川这边,郭弦收到丁原托人送来的信,看到上面的内容,直接笑的乐不可支。
“没想到,我们看着都觉得不怎么好的嘉儿的字,竟然也能有人喜欢?还特意写信过来问嘉儿用的什么字帖。嘉儿,你用的什么字帖?快快告诉为父,为父这就写信告知丁家小娘。”
“阿父~”郭弦明显打趣的话语,让小郭嘉很是羞恼,小脸都涨红了。
周氏见状,笑着在郭弦身上锤了一下,“行了行了,没看嘉儿恼了吗?快别逗他了。说正经的。”
“好好好,说正经的,说正经的。咳咳……”郭弦假咳两声,努力忍住笑,把丁原信上说的事和盘托出,说完还趁郭嘉不注意,朝周氏挤了挤眼。
周氏在郭弦的腰上拧了一下,对上郭嘉面上还是一片正经,说话也是一贯温温柔柔的,“嘉儿,看这位丁大人信里的意思,这位丁家小娘确实挺喜欢你的字的。要不,你自己写信给丁家小娘解释一下,再送上一份你自己写的好的字给丁家小娘做字帖?”
“好。”小郭嘉并没有发现她阿母话语中的心机,爽快答应下来,回去就兴冲冲开始动笔。毕竟第一次有外人认可他的字,还是一个从来没见过的人,郭嘉这个时候还是有点小激动的。
写字帖就写到正月十五,郭嘉才终于拿出来一副自己觉得每个字都挺满意的。
等字帖到了丁宁手里,已经出了熹平六年正月了。
此时,皇上因黄龙见谯这一难得的祥瑞,大赦天下的消息刚传到南城县。南城县上下正对此议论纷纷。
“小娘,你说有了皇上这次大赦,之前他们说的大旱还会来吗?我听好多人都说今年不会有大旱了。”
“没有不是挺好的吗?”丁宁一边打开郭嘉装字帖的盒子,把郭嘉写的字帖拿出来观摩,一边道,“不过,有没有大旱,其实跟皇上大不大赦天下没啥关联。”
小鬟点头,小声道,“奴婢也觉得是。如果真的大赦天下就能免除灾厄,那咱们皇上自打登基都大赦天下多少回了?”差不多每年都要大赦一回,“怎么也没见灾厄少一点?可见啊,这些都是那些人胡说的。”
丁宁眨眨眼,笑着打趣小鬟,“哎呦,没看出来,咱们小鬟变聪明了。”
“那是。”小鬟挺胸,她可是小神官身边伺候的,一直笨笨的,回头小娘不愿意要她伺候了怎么办?!
骄傲完,小鬟又殷勤的过来给丁宁取郭嘉给丁宁写的信。
因为信是郭嘉写给丁宁的,丁原看过之后,就跟着字帖一起给丁宁送来了。
丁宁珍惜的放下手中字帖,笑着接过,结果对方信上第一句话就让丁宁噗嗤一声笑出来。
“小娘?可是郭家那位小公子写了什么好笑之语?”
丁宁笑着摇头,“没有”其实这是一封在这个时代来说,挺规矩的书信,只是作为带着两世记忆的后世人,上来就看到一句‘有恙否?’觉得很可乐罢了。
再想想对方才六七岁,鼓着张包子脸趴在案牍上一本正经给她写这封信的情景,丁宁就更想笑了。
当即,丁宁便让小鬟取了一块竹片过来,拿着刻刀,想象着对方的样子,刻了个趴在案牍上写字的小胖子出来。
“怎么样?是不是还挺可爱的?”
小鬟两眼放光点头。“小娘刻东西,刻的越来越好了。”速度也越来越快了。这才多久?!一个小人就成了。“小娘……”小鬟想到什么,突然吭吭哧哧开口,“那个,您能不能给我也刻一个啊?”
当然可以,反正也不费什么事。
把郭嘉的小人竹片放到一边,丁宁想了想干脆让小鬟拿了一把竹片过来给小鬟、丁姬、许氏、丁原他们都刻了一个。
简笔画风,不求百分百复刻,但只要认识的人,保证一下子就能认出来。
“瞧这神韵刻画,老祖宗梦里是不是还教了宁儿画画?”
许氏拿到自己那个高兴之余,又有点心疼孩子,“宁儿还小,老祖宗这一下子教的是不是太多了?”又是画符,又是祈雨,又是画画,“要不,这几天你抽个空跟我回去一趟去那边跟许家老祖宗说一声吧?可别到时候,把咱们宁儿给累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