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营的士兵因为有分红在,居然也帮忙瞒着。
如今他们都在大牢里,没多久估计得处决丢掉小命,也是活该了。
四阿哥得知那些想拼起来的是山贼,不由意外道:“真是山贼吗?”
据他所知,山贼一般都是乌合之众,不可能有那么详细的对策。
还会用好不容易抢来的钱,花费不少去收集火器的碎片拼起来。
四阿哥若有所思道:“火器的结构不是一般人能知道的,区区山贼是怎么能拼起来的?”
这让九阿哥也警惕起来:“四哥,难道那些不是普通的山贼吗?”
确实山贼怎么知道火器营的副手倒卖火器,还知道这些是火器碎片,要拼起来呢?
四阿哥皱眉道:“让十四弟多查查,看有没其他线索了。”
对十四阿哥,九阿哥就耸耸肩道:“行,回头我就跟十四弟提一提。”
反正这是十四阿哥的差事,九阿哥就不多插手了,只提醒一二。
十四阿哥还以为这差事很快就能结束,哪里想到自己还要去户部学看账本,然后搜索流落出去的火器找回来,就发现有部分已经拼起来。
还是山贼窝里找到的,竟然能拼,又得四阿哥的提醒,十四阿哥还要派人审问这些山贼,忙得脚不沾地。
他觉得自己忙不过来,赶紧去找皇帝想要帮手:“皇阿玛,这事实在太复杂了,儿臣一个人处理不来。”
十四阿哥的表现已经比之前好很多了,还知道忙不过找人帮忙,皇帝很意外,想了想就道:“也行,小十四打算找谁来帮忙?”
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当然是四阿哥了,只是脑海中浮现出四阿哥看自己阴恻恻的笑容,于是改口道:“皇阿玛,让十三哥来帮忙吧。”
比起会嘲笑自己的九阿哥,以及跟自己脑子差不多的十阿哥,十四阿哥就想到跟四阿哥相似的十三阿哥了。
十三阿哥聪明又稳重,康熙想了想就同意了。
于是十三阿哥正在家里优哉游哉喝茶,就被十四阿哥拖去当壮丁,开始查山贼拼火器的事了。
十三阿哥去审问这些山贼,发现他们衣衫褴褛,附近村民却没听说那附近有山贼。
要不是追查的时候发现副手身边的侍从是山贼混进来的眼线,也不会轻易发现这些藏在山上的人。
他们起初坚持说是山贼,却从来没抢过路的商队,山上的财物也少得可怜。
十三阿哥在中间找到一个年轻却又目光躲闪的少年单独问话,才得知真相。
他们是临省村庄的村民,被诬陷说打开了上有水坝的闸门,让下游百亩田地被淹没。
明明是当地守卫水坝闸门的人玩忽职守,偏偏他跟当地父母官是姻亲关系。
当地知府担心这人的错会连累自己,就把脏水泼到水坝附近的村民身上。
村民没做过当然不认,却都被绑进大牢里面严刑拷打,死了大半。
村里当时侥幸上山采药的一队幸存者一路逃到这山上安置下来,为的就是复仇。
他们落脚后就开始计划,还派人去京城混进其中当地位低微的侍从。
费了几年功夫,有些人竟然混进主子身边当个跑腿的,知道不少消息和秘密,也因此混了不少钱财在手上。
十三阿哥回想了一下,三年前邻省的水坝确实突然开闸,让下游良田被淹没。
他去刑部查了宗卷,当时查这个案子的人是索额图的心腹。
显然对方就是意思意思走个过场,也没查明白,当地给了结果,他就带回来了。
这些无辜的村民集中在一起,弄来火器就想要回去报复当地那个父母官。
此事十三阿哥不敢隐瞒,把宗卷一并带过去呈上给皇帝看了。
康熙看后大为诧异,又十分震怒。
毕竟这事他有印象,当时上游根本没下大雨,不需要打开堤坝的水闸,却无故打开,让下游的田地被淹没了很多。
当时快到收获的时候,可以说一年的心血都白费了,冲毁的田地几乎颗粒无收。
这让下游的百姓险些活不下去,皇帝就让太子选人去查此事。
他看着宗卷里的人,心里不由对太子更失望了。
估计索额图推荐了此人,太子几乎没有什么查过就选定了这人。
太子这样的眼光,对底下人并不上心,只觉得自己的身份地位,下属就不敢背叛。
至于做得如何,太子也不怎么过问。
如此储君,在用人方面只听从索额图的建议,却没有眼力劲去辨识,更没有派人去调查一番,随便就用了。
更别提太子收到鄂伦岱送来的东西,居然没有让人全部查看,估计心想鄂伦岱没胆子陷害他,直接就收进库房,极为不谨慎。
康熙深深叹了一口气,他迟疑了很久,这次也该下定决心了。
这次康熙没再召开内阁会议,而是在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对朝臣宣布要废太子。
此话一出,把朝臣吓得不轻。
支持太子的大臣都纷纷出列来劝阻皇帝,其他人面面相觑,也只能请求皇帝三思。
毕竟废太子不是一件小事,太子在其位多年有小错,却没有到被废的地步。
康熙却让人拿出宗卷,提起最近火器营的事,又涉及到三年前堤坝的问题,显然对太子失望至极。
“这案子重审,就交给老四来。”
“太子之事,朕心已决。”
皇帝拍板决定此事,还昭告天下,剥夺皇太子之位,移出东宫,暂时拘禁去咸安宫。
他还说要废太子“丰其衣食,以终其身”,就是哪怕如今皇太子被废,依旧一生锦衣玉食,皇帝并不打算别人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