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工分挣,那些没投钱的也乐呵呵的,只觉得那些把钱拿出去的人傻。
投了钱心里惶惶,干活也更加卖力,就希望早点看到成效他们心里才踏实。
不管大家是怎么想的,这大棚在平安大队众人的努力下是渐渐成型了。
不算太高,一个成年大人刚好能弯腰进去走动的高度,骨架是用整根的竹子搭建的,因为宋微想在大棚上再铺一层麦草保暖。
这就像是弄茅草顶一样,村里不少人都会弄。
塑料棚搭建好后,大家又钻进去翻土,有的人沃肥,总之忙得热火朝天的。
最后总共搭建了二十几个长十几米,宽五米左右的大棚。
大家一起忙活,要不了几天就弄完了,然后开始播种,施肥。
宋微带着几个会识字统计的人记录每个大棚里面播的什么菜种子,并且交代他们记录清楚以后那些蔬菜的成长记录。
她将二十五个大棚都编号了,然后分别在一到五号大棚内放置了两盆炭火增加一些温度,后面五个放了一盆炭火,打算看看这些蔬菜更喜欢哪种温度。
这些炭都是村里人去山里砍木头烧的,基本都是自家用,就费了点人工力气。
“这几个放了炭火的大棚大家进去的时候都注意点,必须先开个口子等十分钟以上才能进去。”
虽然平时这棚子内也开了小口子,但为了安全起见宋微还是交代一番。
几个人都点头。
这几人有知青也有村民中上过学的,都是经过挑选才来负责照顾记录这些蔬菜的生长情况的。
总共五个人,他们每人负责照顾记录五个大棚。
大队长答应他们每个月三块钱的工资。
虽然不多,但也有人争抢着来。
知青只来了两个,白云娇和另一个男知青,都是通过考核后被选进来的。
当地村民有三个,姜小婉也成功被选进来了。
他们干得十分认真起劲,都把这当成一份真正的工作来对待了。
如此过了四五天后,在大家的期盼中,大棚内的蔬菜都冒芽了。
这个消息传出来,整个平安大队的村民们都激动了。
一大早就套上了外套来围观,每个大棚前都站了不少人。
大队长黝黑的脸上胡子拉碴还带着黑眼圈,此刻激动得呲着一口大牙。
这段时间对他来说是最难熬的。
因为他算是顶着压力一力促成了反季节蔬菜的种植。
自从播种后几乎天天都来这里查看情况,觉都睡不好就生怕会失败了。
好在最终还是成功了。
铺了一层麦秆草的大棚保暖性不错,就算人钻进去也能感受到里面那比外面温暖好多的温度。
所以那些本该在温暖季节生长的绿色蔬菜破土而出了。
现在破土的菜苗还不算多,稀稀拉拉的从松软泥土中冒出来。
但就算这样,也让进去查看的人激动得一张脸红扑扑的。
“冒芽了,真冒芽了哈哈哈哈……”
“成了,我们的蔬菜长出来了。”
现在才刚冒出绿芽来,长势情况还不清楚。
但这对大家来说无疑是个好兆头。
原本的担心也松下去一大截。
这天之后,蔬菜大棚里面的情况几乎一天一个样,原本黄褐色的泥土上长出了越来越多生机勃勃的嫩青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个温度不同的大棚内蔬菜的长势也出现了差别。
第180章
这边的温度还是太低了,没有放炭火的塑料棚内有出现冻伤菜苗的情况。
好在这次选的人都是比较细心认真的,一发现这情况立马着急的通知了大队长。
大家现在对这蔬菜大棚都很重视,当然第一时间要把问题解决了。
最后查看那放着两个炭火盆的菜棚内情况是最好的,因为放的位置均匀,大棚内的温度也比较均匀。
然后大队长干脆让众人在其他大棚内都烧炭。
不仅是炭,林振跑了趟市里,还带回来几个烧火炉。
谁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买来的,虽然有些破旧,到底给蔬菜棚里面用上了,可以直接在里面烧苞米芯和干柴松塔这些,这比烧炭的成本要低很多。
在大家的精心照料下,这些蔬菜终究是平安的在长大了。
不过比起蔬菜大棚内的蔬菜,宋微暖房内的蔬菜长势才是最好的,小青菜和生菜这些宋微和林振已经在吃了。
番茄和茄子这些也挂果了,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人溜达到林振家这边来看。
林振趁机和不少婶子问了关于订婚结婚的事情。
于是没多久,整个大队的人都知道林振和宋微准备结婚了。
宋微也给他哥寄了信过去告诉他这件事了,顺便把自己这段时间织的毛衣一些腊肉之类的东西寄过去些。
订婚的时候宋景肯定来不了,但结婚的时候他估摸着得请假过来。
订婚没有结婚那么隆重,宋微和林振商量后决定在西红柿这些成熟的时候,到时候桌子上也能多几道菜。
林振去找村里会看日子的老人商量确定好了就在过小年那段时间,然后就忙前忙后的开始准备了。
首先房子得修缮下,里面的各种家具得买齐了。
为此宋微还画了几种家具的花样子,都是一些好看又非常实用的款式。
可惜现在的棉花稀少,泡沫颗粒之类的东西更是找不到,不然她还挺想把那种柔软的沙发给整出来的。
期间大队还发生了一件事。
一个老人因为门前结冰的水,大早上的踩上去滑倒了,当即就失去意识昏迷,把那一家人给吓得赶紧去找大队长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