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虽不如前院大,只有前院的一小半大小,家里妇道人家怕是一天里在后院的时间倒是比在前院的时间还多。
莫家的后院里打了一口井,宋南枝平日里除了洗衣洗菜都在后院,就是平日去地里割回来喂猪的一些菜和野菜野草,也是直接放到后院的院子里,等到要喂猪的时候就在院子里洗好后再切了拌些粗糠喂猪,所以后院的院子里也总是放着一个水桶和一个专门用来切猪草的木盆。
像是这会,宋南枝在把莫紫菀放下后就拿了菜刀到后院,先是打了一桶水起来,把地上放着的红苕藤冲洗一遍后,就装进了木盆并拿起菜刀切了起来。
家里的猪只喝一桶洗碗水肯定是不够的,这会要再切一些菜,除了给养着的猪切一盆红苕藤去喂,家里养的鸡也还要喂的,不过喂鸡用的要再切细末一些,所以一会还得剩一点红苕藤在盆里再切碎一些,同样的也是要再拌些粗糠,也就将就着喂鸡了。
莫庭雨在外忙着,宋南枝在家忙着,莫紫菀到了韩家也没闲着。
从自己能走路起,莫紫菀就喜欢往韩家跑,原因也很简单,韩父韩书贤是县里松山书院的先生,每日里他从学堂回来后总会教一会韩春霖读书识字,她去了则正好一起学习,这可是天赐良机,不然以后突然说自己会读书写字,岂不是自找麻烦吗?所以她很喜欢往韩家跑,这几年跑下来不但和韩家越来越熟悉,越来越亲近,书也会了不少。
在跟着韩春霖一起学习后,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就此产生,聪慧又好学,又懂礼,且小嘴还甜,把韩家夫妻二人喜欢的拿她都差不多当成了自己的亲闺女,反倒是对韩春霖是各种嫌弃。
莫紫菀走到韩家院子里后就大喊道:“婶婶,春霖哥哥,妹妹。”
莫紫菀的声音刚落下来,屋里就传出来了韩春霖的声音,“菀菀妹妹。”且喊声刚落,接着就见着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娃跑了出来。跑出来后第一句话就是“菀菀妹妹你可来了,我还想着你再不来,我就去找你了。”
莫紫菀望向永远都活力四射的韩春霖问道:“可是你又不想带妹妹了?”
韩春霖倒是大方的承认,“妹妹老是哭,一点都不好带!”
跟在韩春霖身后的俞思莲听后哭笑不得,谁家一两岁娃不哭闹,道:“妹妹才一岁,话都还说不明,可不就只会哭!”最后又还强调道:“你小时候,比你妹妹还闹腾,还爱哭!”
韩春霖怎么能承认自己也是个爱哭鬼,他可是男子汉大丈夫,不承认的回道:“我才不是爱哭鬼,妹妹才是爱哭鬼!”
俞思莲也不和他争,这咋争?只又强调道:“妹妹还小,又不会说话,等妹妹长大些就不会只哭了。”
一说到等妹妹还小,韩春霖的声音就更大了,“菀菀妹妹小时候可就没哭!”他比莫紫菀大了两岁,今年已有六岁,两三年前的事有些也是能记得。
莫紫菀一听,自己当然不能和小娃比,虽然自己现在也是小孩的身子,可芯子却是成人的,要不是顶着一个小娃的身子,怕被人说道,连累家里人,自己早想法子,挽起袖子赚钱去了!
第7章 监督
俞思莲深知自己和儿子说不清,且他说的也是事实,都不说自家的两个娃了,这村里的小娃也不少。暂时只有一个娃的家里还好些,像自己家这样有两个的,或是家里娃一大堆的,谁家不是被娃闹得鸡飞狗跳。
娃们闹腾惹人烦是烦,但家里也因有他们的闹腾热闹了不少,不然家里总显得冷冷清清,但要是娃们能懂事些,少些闹腾,哪怕是家里没那么多的热闹,当爹娘爷奶的其实也很是高兴的,毕竟爹娘省心不少,所以村里都眼红着莫家莫紫菀。
自来就是没有对比,就不知自己的娃有多惹人嫌,村子里自打有了莫紫菀这个让人省心的娃后,各家就没有一个是不拿莫紫菀来教育自家娃的,比如:你看看人家菀菀比你还小都知道不能往河边跑;你看看人家菀菀那么小就晓得帮家里做事,你就只晓得追鸡撵狗;你看看你这一身脏的像讨口子一样,在看看菀菀比你小这么多都知道爱干净……
总之各种的对比,无形中莫紫菀就成了村里娃需要仰望的天花板!
俞思莲看着莫紫菀,暗想着这样的娃就是来上十个百个,家里也都不会吵!一想后又觉自己如娃一样漫天想象,更是贪心太过,这样的娃有一个都是家里烧高香拜来的了!也不再揪着这个话题说道,于是转开话题说道:“菀菀妹妹也来了,你也能安心了,快和你菀菀妹妹一起看书写字吧。”
韩春霖不想和韩秋露一起玩,嫌弃韩秋露哭闹,可他也不想他,人嫌狗恶的年纪,她又何尝想带他?
韩父给两人规定了学习时间,每日上半晌一个时辰,下半晌一个时辰,上半晌和下半晌各看书半个时辰,或是温顾前一日给两人讲的课,剩下的半个时辰则是写字练字,写的字都是前一天所学。
因莫紫菀和韩春霖的进度不一样,莫紫菀除了完成韩父每日所布置的,还兼当韩春霖的小先生,每日里盯着韩春霖完成当日该看的书,和写的字外,还得把韩父头一天讲的内容拿出来再给韩春霖重温一遍,打牢韩春霖学习的基础。
两人学习之余就是在带着一岁的韩秋露一起玩耍,莫紫菀本着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原则,其实是她实在是做不出像大人那般重复着一两个字的教小孩,如俞思莲那般对着含秋露一个字,两个字,翻来覆去的教,她只管着给韩秋露练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