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小女福满园(531)

作者:花幼离 阅读记录

要说方靖刚刚对韩书贤说话还算严厉,那么现在对方梅则是声色俱厉,吓得方梅跪在地上就瑟瑟发抖。

「奴婢----不----不知----大---大人----说什---么!」方梅抖着身子,结结巴巴地说道。

「十年前你勾引污蔑国子监博士韩书贤小厮,并唆使他打着韩书贤的名义抢人良田,栽桩陷害于韩书贤,今日本官已查得证据,你还不从实招来?」方靖话完,把手中的惊堂木又重重的拍在了案桌上,啪的一声又吓得方梅身子一抖。

「大---大人,奴婢----没有,奴婢----冤枉。」方梅仍是结巴着。

「你看看这是什么?」方靖扬起了手中的白布。

方梅本是吴氏的心腹丫鬟,吴氏为了扳倒韩书贤,便对方梅许诺,只要她能勾引得韩书贤小厮,让其为自己做事,她便让方梅成为姨娘。

为了让方梅相信自己的话,吴氏还大方的让韩明德先宠了方梅,等韩明德宠了她后,吴氏又送首饰给她,并承诺只要把韩书贤赶出侯府,就马上把她升为姨娘。

从此方梅明面上和韩书贤小厮打的火热,但背地里却又钻进韩明德的被窝,直到韩书贤小厮被吴氏夫妻两人弄死,韩书贤被赶出家门,她的姨娘梦不但没有实现还处处遭吴氏冷落,且还随时借题发挥。..

一次板子后,不但打的方梅差点没了命,还打醒了她,此后她便把吴氏二人吩咐自己勾引小厮的事用白布写了下来并送回家去,并反威胁吴氏,说只要自己出事,就让兄长拿着白布去告官。

方梅在威胁吴氏后虽然如意的当上了姨娘,但从此却成了吴氏的眼中钉肉中刺,最开始还能趁着年轻多娇引得韩明德宠着她。

一时的新鲜罢了,两三年过去了,有了新欢的韩明德便不再理她。

没了韩明德的宠,她的日子便一落千丈,也就比下等丫鬟好过一点,日子过得不好,孩子也没有,心中的怨气早已积满与胸。

这会看着方靖手中的白布,知道什么都瞒不住了,这些年受的折磨和不好过让她也爆发了,横竖都是死,自己不好过,他们也别想好过,于是方梅竹筒倒豆子般,把吴氏唆使自己的事一一的说了出来,和白布上写的一模一样。

第243章 :老眼昏花

要说方靖能找到方梅,也还是花了不少心思,先是让衙役在暗中观察忠义侯府,从小厮开始,慢慢从小厮口里套话,一步一步地查到方梅曾和韩书贤的小厮走得近,再顺藤摸瓜查到方梅老家的兄长,经过衙役与其兄长称兄道弟的周旋,终于套出其方梅所写。

方梅一承认并画押后方靖马上就派了人去忠义侯府请忠义侯来问话。

韩明德和其妻吴氏并不在府,这也是大理寺衙役为何能顺利带走方梅的原因。

衙役到忠义侯府时,夫妻二人还未回府,老侯爷不耐烦地被请了出来,吹嘘瞪眼的看向来府的衙役不耐烦道:「你们不是带走了方姨娘么?还来做什么?」老侯爷不但不管府中事,衙役来带人时,就是问也没多问就直接让衙役给带走了。现在也是,只觉得来人扰了他唱戏,很是不悦被打扰。

衙役虽陪着笑脸,但是心里却都等着看他的笑话,「老侯爷,沧溪县蓝湾村韩书贤在大理寺状告忠义侯十年前唆使曾经的丫鬟,现在的姨娘方梅与他的小厮图谋陷害于他,以致他被罢官,现大理寺已收集到相关证据,来请忠义侯去大理寺问话。」

老侯爷一听再不想着唱戏了,「胡闹!当年的事京兆府已经查得清清楚楚,他还来闹什么?」

老侯爷气得直骂逆子,「逆子,逆子!」

骂完后又说道:「明明是他嫌俸禄微薄,才教唆小厮以低价钱压百姓,把人家良田买过来供自己消遣,这会又来闹是他哥害他。」

要不知情,估计还以为老侯爷是在大义灭亲,可衙役都是方靖的心腹,且韩书贤的案子也是他们查出来的,两人对忠义侯府的人事可清楚得很,老侯爷在他们心中就是一个不务正业,不明忠女干,还老眼昏花的人。.

衙役继续陪着笑脸,「老侯爷消消火,是非曲直,我们大人自有定夺,现在我俩来就是想请了侯爷过去一问,若没有的事,肯定一会就让侯爷回来了。」

老侯爷又岂会因为这一句就消火,「他们不在,我和你们去,我倒要看看那个逆子想干什么?」

侯爷不在,请不了人回衙门,对老侯爷要跟去,两人相互看了一眼,他们也没本事阻止他,他爱去便去!

于是老侯爷就跟着衙役两人往大理寺去,到了衙门,看着韩书贤气定神闲的站在一旁,气更是不打一处来,横眉竖眼的看向韩书贤喝道:「逆子,十年前你就让侯府丢尽了脸,现在又来闹,你是想气死我不成?」

韩书贤看向了十年不见的父亲,虽满脸褶子了,但气势汹涌,眼神如炬,不愧是当了几十年侯爷,虽一事无成,但气势这块还是拿捏得很好。

韩书贤扯动了下嘴皮,「您的好儿子,好媳妇说你病入膏肓,上赶着求我回侯府看您老,现在看来,您老不但身子骨好好的,骂起人来更是声如洪钟,精神好得很,不过就是眼神不好,分不了好坏。」

方靖看着韩书贤,一直以来他都给人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感觉,但现在看来,文质彬彬还是文质彬彬,温文尔雅也还是温文尔雅,只是多了几分促狭。

方靖抿嘴忍笑,「肃静!」

「老侯爷来得正好,这是贵府上方梅的证词,她已经承认是自己勾引了当年小厮,并唆使小厮背主,在丫鬟和家丁的帮助下强行买下了百姓良田,还抢夺了一些百姓家中值钱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