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丹燕在后头踮着脚尖,隔着人群,往桂春生旁边的裘松龄看,那一身贴身摇曳的旗袍,矜持的微笑,珍珠项链垂在胸前,全身的打扮与四周简陋的环境大不相融,令她大为好奇,问旁边的朱哥:“那女的是谁啊?”
朱哥抱着宝贝女儿朱小妮,不耐烦“哎”了一声:“人家的亲戚长辈,少打听。”
“我就问问怎么了?”冯丹燕虽然没有再问,但剩余的时间里,总忍不住拿眼睛去瞄人家,还特意“不小心”经过她身边,闻到一阵好闻令人舒心的香水,可裘松龄身上的距离感,却让自来心直口快的她不敢开口。
世上就有这种女人,她站在那里,什么也不做,旁人就忍不住上前,走到她身边去,渴望她的青眼。
人都来齐了,桂春生拿出准备好的相机,叫了旁边餐馆的人过来帮忙拍照。
一群人挤挤攘攘的,桂春生和裘松龄辈分大,站在第二排的正中,林彩霞靠着林彩虹找到位置,葛宝生和江曼各自分开,朱哥冯丹燕拉过三个小孩站在两边,胡小彬被紧急从厨房叫出来,在最后一排,拼命踮脚露出一颗脑袋,脑袋上挥舞着个沾了油的锅铲,其他人自觉地让周长城万云站在第一排的中心,所有人站了三排台阶,背后是刚出炉不久的“云记快餐”的招牌,招牌顶上是一朵红绸布扎就的大红花。
金秋十月,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微风不燥,这一群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为一个快餐店的开张而庆祝,为一对年轻夫妇的成绩而高兴。
这是个最好的时代、最好的日子、最好的时辰。
万云和周长城两人被拥在中间,胸前红花随风飞舞,夫妻两人紧紧依偎,牵着手,对着镜头大笑喊茄子,年富力强,朝气蓬勃,光彩照人。
相机“咔擦”一声,胶片把所有人幼年、年轻、壮年时的容颜永久地记录了下来。
-
忙碌一整天,除了招呼前来吃午饭的客人,还要正常做生意,因为是新店,开张送卤蛋,吸引了一些想尝鲜的客人,周长城万云和林彩霞胡小彬都忙得团团转,好在江曼和冯丹燕两人在门口维持秩序。
中午的忙完了,下午朋友们陆续告辞,到了晚上,顾客也不少。
周长城今天是请了一整日的假,围着店铺转,时而打菜,时而收银,时而和胡小彬两人一起把用过的杯盘碗碟搬到后厨,让临时招来的洗碗工清洗。
林彩霞不时关注着流了一身汗的长城哥,她内心摇头,长城哥这种老实苦干的男人,虽然长相身高达标,但也不是她想嫁的类型,真不知道云姐当初看上他什么了?
万云点着今天的钱,上午的流水竟过了三百,她点了三遍,数没错,再把这笔钱用橡皮筋捆起来,用个不起眼的黑色塑料袋装起来,跟周长城说一声,骑上三轮车,到银行存在一本新存折里。
江曼教她做过简易的流水账,确保每日收支记录是清楚干净的。
说起来,其实江曼也暗示过,往后报税时,她可以接手这件事,万云当时只顾着准备开张,没细细思量她的话,跟税务工商这些部门打交道,里头的条条框框和规则规矩,让万云脑子疼,钱要合理合法地收入自己的钱袋子里,她还有很大的学习空间。
因为万云本来做的就是中餐和晚餐两顿,晚上八点半左右,云记快餐就开始收档了,一直忙到九点半才收拾完毕。
关门之前,周长城在点晚餐的收入,万云趁这时候给胡小彬和林彩霞两人都发了个红包,疲惫中带着笑意:“今天开张,你们也辛苦了,来,一人一个红包。”
林彩霞欢天喜地地接过红包,胡小彬也是意外惊喜,没想到还有额外收入,两人连声说谢谢云姐。
三轮车从此就放在快餐店,第二天让胡小彬骑着去拉菜,解放了万云清晨的时间。
好在工业区距珠贝村不远,周长城和万云随意提个袋子,伪装了一下手里晚餐时收到的两百块钱和亲朋们给的红包,就坐公交回家去了。
洗漱过后,夫妻两个躺在床上,风扇开到最大档,身体累得动也不想动,但脑子却异常活跃,白天开张的人和事还一件件闪回在脑子里,两人盯着头顶的白炽灯,慢慢说起话来。
“城哥,我以前觉得自己能干得不得了,今天也才站了一天,腰都要断了。”万云双手抚着酸痛的腰背,翻身都不想。
周长城闭目养神了一会儿,转过去给万云小力地按腰,明显没有之前的力度:“离开车间,成天坐着画图看表格,我力气也不够了,跟小彬一起抬碗碟的时候,还得深呼吸做好准备。”
夫妻两个都浅浅地笑了一下,实在累,没有大笑的力气。
可脑子很亢奋,根本睡不着。
“我看那个洗碗工做事情态度较敷衍,打饭的盆子和碗筷是不锈钢的,也遭不住她乱丢乱扔,你还是要多留意一下。”周长城提醒万云。
万云“嗯”了一声:“临时临急的,我实在找不到其他人了,还是隔壁那老板娘匀给我的。先顶着用几天,到时酌情再换。”
周长城:“好,你心里有数就行。”
“中午三百二十六,下午两百一十七。”万云手指点点数着今天的收入,说,“后面每一天都这样就好了。”
她没有算上今天的各类烟酒、瓜果、鸡蛋、茶水之类的开销,大概是第一天,好奇的顾客多,来吃饭也是凑热闹的心理,流水不错,接下来还有两天送卤蛋,估计都能收到这个数,但再往后,大家习惯了,收益估计就会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