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胜也在后面给她帮忙。看见她姐拿捶衣服的棒子开始锤,他也跑去找个棍子捶打。结果赵琳发现效果不大,芝麻打不掉,这个时候她妈告诉她为啥这样。
“昨个晚上露水重,把芝麻都打湿了。你现在打肯定不行,先晒会儿,等晌午头再打吧!这个时候棒子好剥先把这一点儿棒子剥了吧!”
赵琳想了想是这个理,把床单拉到太阳底下,帮她妈剥棒子去了。过了一会儿说“强子一个人在那个院呢儿,我去看看。”
“那你去看看他吧!他坐不住。柜子里还有几块月饼,你给他掰半块块哄哄他。”这个时候月饼特别大一个有一斤重呢!所以一块月饼基本上都是全家掰着吃。
“哦!可以!我去拿了。”
一听有月饼吃小的也坐不住了,也闹着要吃月饼。赵琳拿出来一块掰成四份,她不爱吃甜食,给她妈和赵强一人一份,剩下的两份包起来给在后院的赵强拿去了。
赵强正无聊呢!看见他姐来了,抱怨说不想在这儿看了,结果他姐拿出来月饼后就只看见月饼了。小孩子都是看见有吃的,其他全抛在脑后不管不顾了。
“姐,这月饼真好吃。你吃过了吗?要不要再吃点儿?”
“我不爱吃这些东西,你吃吧!估计咱爸一会儿就回来了,我先去把咱爷昨个换的的衣服洗一下,你去帮我压水。”
“压几桶啊!压水很累的,不要让我多压。”
“咋恁多废话,赶紧压水去,我进屋收拾脏衣服去了。”
刚把衣服泡上,赵国就拉了一车棒子进来了。赵琳赶紧帮忙卸下来,赵国说“恁爷爷去另外一块地收豆子了,我现在过去再弄一车豆子回来,你跟你弟先在家把棒子剥好,别让鸡叨了。豆子我卸前院,前院的地儿腾出来了吧?”
“嗯,腾出来了,剩的那点棒子俺妈剥好了,等你们回来拧一下把它挂起来就可以了。这一车我跟俺弟尽量剥,等你们回来也挂上,不会让鸡叨的,剥不好俺弟给这儿看着,我和他说好了。”
“那中,恁俩给这院儿看着吧,我下地了。”说完赵国骑着三轮车又到地里收豆子了。
赵琳喊赵强剥棒子顺便看着别让鸡叨了,自己把衣服赶紧洗出来,洗完也去剥棒子。可是到晌午了两个人也没剥一半。这个点程翠在前院已经做好饭了,正站在门口喊俩人回去吃饭呢。听到她妈喊吃饭,赵琳让赵强先去吃,吃完再换自己过去。
趁这个功夫赵琳把猪和鸡喂了,把昨天弄的棒子叶喂给一直不停叫的羊。结果狗在旁边眼巴巴的看着她,带着点委屈,好像在说我那么辛苦看家为啥不给我吃。看的赵琳一阵好笑,又赶紧给它拌了狗食儿喂它,那狗才收起了委屈的眼神。
一切都在忙碌而充实中度过,每个人都在努力,只为了填饱肚子。这是没经历过饥饿的人无法理解的一种感受和体验。所以年纪大的人都看不得年轻人铺张浪费。
第三十四章地头风波
说赵琳家忙其实李雷家也是一样,不过他基本上不管家里什么事儿。他有自己的事儿干,那就是自己的小生意。前一段时间,他跑了一些供货商和厂子,刚开始是自己拿货卖,后面则是帮一些店找货源,自己从中赚取差价,相当于后世的批发商。
其实人们很聪明,过完年大家都已经闻到了一些和往年不一样的味道。这种味道也可以称之为希望。所以有点家底或者脑子灵活儿的都开始了经商。而李雷做的就是厂家和卖家的桥梁。先和卖家谈,再去找那些厂家谈,不过前期他没啥资本,人们都不鸟他。
尤其那些国营的厂子,人都是铁饭碗,好坏都是那些钱。更不会有谁理会这个农村来的黑小子。殊不知这个世界压根就没什么铁饭碗,很多人口中所谓的铁饭碗,不过是让自己不努力不上进的借口罢了。
一些手艺人又开始了做老本行,不过很难找到长期合作的客户。没什么销路,所以规模不大,也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作坊而已。而李雷重点就是打听这些小作坊,因为和这些小作坊合作要比与大厂子合作更容易些。
所谓的容易不过是相对而言罢了,李雷中间有很多次想要放弃,想想赵琳,想到以后就咬牙坚持下去了。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一个十来岁的小伙子往往还没开口就被人撵出来了。一个厂子他跑下来基本上都是两三个月,甚至更久。他隔三差五的请假逃课,让他的任课老师对他已经严重不满。本着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原则,才没有把他劝退。
至于李红旗两口子,也没想着自己儿子能考上大学,就让他在学校混吧,初中混到毕业就行了,反正他也能挣钱。
农忙时候大家都忙,体力消耗也大,按理说很多东西这个时候很畅销。不过因为穷大多数人家,都是吃碗干饭就行了。归根结底还是没钱,有钱谁不想吃好吃的,穿好看的。
累并快乐,讲的就是这些勤劳的人们。他们会不放弃每一颗粮食,哪怕主家已经收的很干净了,可是地里也少不了一些老太太和小孩子的身影。也有一些人多地少的人家出来捡粮食!
穿着补丁衣服的小脚老太太,头上顶着一块看不清颜色的毛巾。在别人收割过的地里摸索着,小孩子们则是不停的穿梭在地头。论速度这些老太太们绝对比不上了。可论耐力的话,十个孩子比不上一个老太太。
李雷家收割过大豆的地里,偶尔会有那么一两棵漏鱼之网。相对于整棵的而言,炸开的豆子还是有一些的。因为儿子能挣钱了,家里还过得去。李红旗两口子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把地里收拾干净,一是因为没时间,二是因为想要给其他人一些活路。
人的善良有时候很简单,他们自己家的粮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却会适度的留给那些更需要的人们。
在李红旗地里有一个老太太,这个老太太五十出头,没有裹脚。带着个孙子在这个村子里生活。俩人本来也分得四亩地,可是两个人没有能力种,就租给了家里劳动力多的人家,商定一年给多少粮食,两个人就靠这个过活儿。
虽然穷,但是老太太和孙子收拾的很干净。家里养了五只鸡,没有粮食喂,基本上都是放养。小菜园也是祖孙两个合力打理的,种的菜很是喜人,俩人晒了不少干菜,而且今年的南瓜也是大丰收。尽管这样两个人还是刻意算计着口粮,就怕撑不到别人送粮食来。
李红旗两口子平时对他们也是颇为关照,知道祖孙俩过的艰难就让她们到自己家地里捡。两个人捡的并不快,也不能阻止其他人来捡。可是其他人来捡一方面会高兴这家人地里留下的粮食多,一方面会骂他们败家不会过日子。最主要的是会把地踩的很实。
人的劣根性如此,心安理得享受着别人带来的好处,又返回来说人是非。黄老太太不是那样的人,有心想为李红旗两口子辩解两句,可是还没等她开口呢!就被怼回来了。
李红旗两口子自然很生气,后面就是自己在前面收,让老太太和孙子在后面捡,别人也想捡被撵走了,那些农村老太太骂骂咧咧的说的很难听,气的李红旗两口子怼回道。
“我们自己还没捡呢!你们就来捡,一边捡一边骂俺败家,以为俺都不知道是吧!本来不想计较,可是恁看看自己都干了啥?”
“我们不能捡,那黄老婆儿咋能捡?”
李雷他妈回呛道“黄大娘是帮俺家捡的,她在给俺家帮忙,你也要帮俺家捡?”
那老太太这个时候又是一副圣女婊的语气“黄老婆祖孙俩生活恁困难,不种地,趁着季节捡点粮食。你们好意思让人给你们白帮忙?”
“那就是俺两家之间的事儿了,二婶子恁年纪大了,不干活儿的话,路边休息也没人说啥,俺可是还有五亩地的庄稼没有收呢!再说俺年轻,不干活儿的话不被人说死啊!俺开始忙了就不陪你了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