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这卧云城里,她可说是两眼一抹黑半条门路也无。想来想去,只想出一个笨来办法,那便是带好自己做的文章,日复一日的去敲青山书院的大门。愿能凭借这份耐性和决心,将文章递到裴如海跟前。至于裴如海看完之后,是收她进院还是再无下文,就不是她能决定的了。
从前她听闻过不少寒门子弟费劲千辛万苦只为拜到大儒名下的故事,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成了其中一员,且还是自己唯一能试的路!
次日,顾小楼先是去绸坊置办了一身男装以方便行事,问清了青山书院的位置,便带好文章前去投递。
这青山书院始建于高祖太元年间,由当时的甘肃巡抚所建,学风开放,历史悠久,是陇西最负盛名的书院,更是西蜀学派的重要讲学基地。时有民谣称“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
大魏朝流行书院制度,世家子弟一般都会进书院修读。书院盛行的是讲会制,允许不同学派,不同观点进行讲会,开展争辩。学风浓厚,百家争鸣。
青山书院的院首兼主讲人便是西蜀学派的大儒裴如海。此人才名颇盛,先皇曾有言道:“以文为诗,至如海益大放厥词,别开生面,成一代之大观。尤其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为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为一大家也。”
青山书院建在城郊三十里外,最初几日,书院外的守卫并不以为然,只随意将她打发了。裴如海这样的身份,岂是随便什么人去叩个山门就能见上的?但顾小楼并未气馁,仍是每日一趟雷打不变。
过了半月,门口的守卫也有些看不下去了,只好耐心提醒她道:每日来踏青山书院门槛求见裴院首的,没有一百也有五十,像她这般没人没势的还是不要白费功夫了。
顾小楼知他所言有理,但她还是坚信,若她能够坚持,早晚有一天会被看到。无门无路,若再连这点小苦头都吃不了,谈何成就大事?
这青山书院的门一日不敲开,她便一日不会退而求其次选择书院。且据她这些日子以来的观察,像她这般日日坚持并坚持了这么久的,是极少见的。因此她也算靠自己在这书院外层闯出了一些名气,只不过有人赞赏褒扬,也有人置之一笑罢了。
转眼一月已过,顾小楼还是日日不怠。
这天晌午,她赶到青山书院门口时,前面正行了一位风度翩翩的白衣公子。
此人一身白衣胜雪,锦衫墨发,手持一柄折扇,行色间带着几分随性洒脱,气质温润如岚。这样的行止派头,一眼便知,定是哪家的世族公子。
白衣公子此时正走在顾小楼的前面,看着守卫低头哈腰的模样,顾小楼不由放慢了脚步,打算等这人进了门自己再过去。没想到白衣公子忽转身朝顾小楼的方向看了过来,神色间还多了几分探究之意。
顾小楼一时摸不清这人是什么意思,莫不是以为自己是跟着他过来的吧?这么一想,便暗暗摇了摇头,提起步子神情自若地朝前走了过去。将文章交给守卫后正欲离开,不料从这位公子身旁经过时,对方突然开了口:“敢问公子是否为书院的同窗?”
顾小楼神色坦然道:“希望能有这个荣幸。”说罢作揖离开……
她知此人身份应是不凡,但没有第一次见面就求人的道理,特别是面对士子这样的所谓清流,只会令他们感觉你太过功利,因故她并未多做攀谈。
只她不知,在她离开后,这位白衣男子竟回身与一旁的门卫打听起了她来:“此人是来求学的?”
“回程公子,那位公子每日都来投文求见院首,至今已有一月。”
“哦?有趣,此文便交与我吧”。
“是。”
待白衣男子进门后,守卫也长长舒了一口气,实在是日日相见,他难免对这位容色颇佳又知书达理的“小公子”多了几分香火情。自己不是没有帮她递过文章,可递进去了也不过是压在成堆的文章里,根本上不了裴院首的桌案。
但方才的程公子不同,此人乃裴院首十分看重的门生程少谦,这文章若得了他的青眼,八成能送到裴院首的跟前!
第3章
第二日顾小楼再去书院时,突然被告知裴院首要见她。
她隐隐觉得,此事或许同昨日所见的那位白衣公子有关,不然为何偏巧在遇见他后就裴如海就答应见自己了?直到过门外的守卫之后,她才确定了自己所料未错,此事果真多亏了那位程少谦程公子……
顾小楼跟着守卫穿廊而过,进了内门才发现,这青山书院三面环山,层峦叠翠,茂林修竹,山水环绕,不似书院,倒更似名山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