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叫门!”冯道大手一挥,带着一帮族兄翻身下马,直接拥向大门。
众人到了门前,冯道清清嗓子,上前拍门,“贼来须打,客来须看,报道姑嫂,出来相看!”
门内的女眷隔着门问道:“如今天色已晚,不知哪家郎君,停至于此,有何贵干?”
这时候就得吹了,冯道咳了一下,对着大门拱手,“本是瀛州子,景城名家,因慕孙家高门,有女温婉端庄。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特来求娶!”
里面女眷顿时起哄道:“孙家有女初长成,一家女子百家求,冯家郎君有何才,竟敢登门来求娶!作诗!作诗!”
作诗自然难不倒冯道,冯道略微沉吟,当即赋诗三首。
“来篇赋!”门后一女眷吼道。
众人大笑。
冯道又当场做了一篇《求娶赋》。
众女眷心满意足,打开门。
冯道刚要进,就见所有女眷列阵在门内,手提棍棒,笑着说:“姑爷请!”
冯道:……
他说孙家的门怎么这么好开,原来刚才只是文试,还有武试!
这个,好像还不能还手!
“冯家儿郎,跟我冲!”冯道大吼一声,带着一帮大小伙子就往里冲。
孙家女眷虽然不少,可是冯道带的大小伙子也不少,众人一拥而上,孙家女眷没打几下,众人就已经突破战阵,冲进了县衙后院。
县衙后院
孙县令和孙夫人已经在正堂端坐了。
冯道冲进门,先整了整衣冠,然后上前叩首:“小婿拜见岳父、岳母。”
孙县令抚抚胡子,端着架子□□道:“老夫生平虽有两子,却只有一女,平时爱如珠玉,嫁到你家,你可要好好待她,要是让老夫知道你怠慢她,可别怪老夫带着你两个大舅哥打上门。”
冯道大汗,立刻保证:“岳父放心,小婿一定会好好待令千金,断不会让她受一丝委屈。”
孙夫人则温婉的多,抹抹眼泪,叮嘱道:“两人平时要和和气气的,有事慢慢说,千万莫急躁,夫妻之间,当以和为贵。”
冯道应道:“多谢岳母教诲,小婿一定谨记。”
孙县令和孙夫人看时候不早了,就带着冯道去了女儿的绣楼。
冯道到了绣楼,就看到一个绿衣少女端坐在门里,手持团扇遮着面。
知道这就是自己要娶的媳妇,冯道整整衣冠,上前施礼,“冯道见过娘子。”
绿衣少女手持团扇轻轻起身,微微回礼,“奴乃孙家女,未曾踏出阁楼,不敢以冯家媳自称。”
冯道闻弦歌而知雅意,立马做了一首《出阁赋》。
绿衣少女大概觉得冯道做的还不错,提起衣裙迈出绣楼。
孙家把院中的花轿抬出来。
冯道再接再厉,又做了三首《上轿诗》。
孙家大郎走到门前,背起妹妹送上了花轿。
新娘子一坐上花轿,刚才在旁边早已等候多时的冯家大小伙子一拥而上。
而冯道,二话不说,带着冯家儿郎和花轿就往外跑。
历经半个时辰,六首诗、两篇赋,在冯家大小伙子鼎力帮助下,冯道终于成功抢到了自己的媳妇!
带着抢来的媳妇,冯道一行人兴高采烈吹吹打打的回去了。
*
“新媳妇来了!”
冯道一行人带着花轿刚进冯家村,两旁早已等着吃喜糖看新娘子的孩子们就拍着手欢呼起来。
冯道把事先准备好的喜钱喜糖撒向两边,孩子们顿时开心的跑去捡,冯道带着队伍朝家门口走去。
冯父一看到新妇进了村,立刻让人把鞭炮挑出来,噼里啪啦放起来。
冯道踏着鞭声进了巷子,在门前下马。
花轿中,孙茹也被侍女扶着,下了轿子。
旁边一个长的非常喜庆富态的孩子拿来红绸,一端放到孙茹手里,另一端塞给冯道。
冯道带着孙茹慢慢朝里走。
“过门槛!”
“过火盆!”
“拜灶台!”
两人一路走到院中早已搭好的青庐中,冯父已经乐呵呵的坐在里面等着了。
冯道和孙茹上前。
旁边主管礼仪的老者大声吆喝道:“拜!”
冯道跪下给他爹磕了个头,而孙茹,双手合十躬身行礼。(唐朝男跪女不跪)
“好好好!”冯父高兴的看着一对新人,勉励道:“好好相处,争取让我今年抱个大孙子!”
众人顿时哄堂大笑。
冯道笑着瞅了一眼旁边的孙茹,孙茹用团扇遮住脸,隐约可见微红。
众人起哄了一会,就一起出去,把青庐留给了新人。
等人都走了,冯道和孙茹两人坐到床上。
冯道看着还在持扇的孙茹,打趣道:“要不要为夫再念一首《却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