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黎老三精明了一辈子,却没想到栽在一个小辈手里,这一耽误就是将近十年时间。好在,好在还能遇上你们,最终那厮也不可能瞒天过海。”
“他若是当真要瞒下去,估计我们也无法知晓。只是形势变了,倭寇打来了,张允修认为实现他颠覆大计的时机到了,才会主动出现。我们之所以能明白这些事,还是他主动让我们知道的。”竹妍叹息道,“自始至终,咱们还是被玩弄在股掌间。”
孟旷却道:“莫说这些泄气的话,就在一刻钟前,我与穗儿本决意赴死,却没想到得了你们的帮助,有了生还下去的希望。既然如此,就要抓住这个机会。郭大友自会追踪我们的,明日凌晨,我和穗儿就与你们一起上路,继续去追踪逃跑的张允修。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把他抓回来。”说这话时她看了一眼穗儿,黑暗中,穗儿的眼睛却亮晶晶的,孟旷知道她和自己的想法是一致的。
“好,有骨气,你这后生我一直很欣赏,今日更是刮目相看。真有你父亲当年的感觉,他就是个哪怕生命最后一刻也在挣扎抵抗的人,永远不会认输,不放过任何活下去的希望,并且拼尽全力地保护所有人。那种坚毅无匹的感觉,真是令人敬佩。你父亲或许走的突然,令你们很长时间无法接受。但他死得像个军人,他生命最后一刻都在战斗。”黎老三似是被孟旷的一席话触动,感慨万千道。
孟旷沉默了,听黎老三突然提起她的父亲,原本早已模糊的父亲形象忽然在脑海中逐渐浮现,竟然慢慢清晰起来。她想起早年间父亲对她的谆谆教诲,父亲曾说,这天下是万民的天下,是数万万苦苦挣扎求生的百姓支撑起了这个大明皇朝。他食朝廷俸禄,这俸禄都是百姓纳的粮,缴的税,并不是大风凭空刮来的。天下百姓才是他的衣食父母,是他需要效忠的对象。做官差,不能忘了自己来自百姓,自己也是百姓。不论这天下谁来坐,他永远忠诚于百姓。
锦衣卫效忠皇室似乎天经地义,但皇室又从哪里来?若无万民,何来天子?昔年的朱重八也是个穷困潦倒的放牛娃,他又从哪里来?
人不可忘本。
也许这就是父亲当年会甘冒风险,选择帮助黎老三从监狱中劫出穗儿的初始动因。就因为穗儿在囚车中对他说了一句“绣的是这大明锦绣江山”。而那些早年间父亲教导她的话,曾经的孟旷听到耳朵生茧,却其实并未曾听进心里去。时至今日,她才能切身体会到话语中那真切又饱满的感情。
她喉头有些哽咽,说不出话。
穗儿似乎感受到了孟旷的心理波动,她握住了孟旷的手,转而问黎老三道:
“黎老……前辈,敢问您当年为何要谋划救我出狱?甚至不惜牺牲了您在锦衣卫中的职位。我一直认为您是因为张太岳的缘故才会救我,因为您是新党成员。但我如今,想听点心里话。”
沉默良久,黑暗中的黎老三没有给出回答,最后他只是道了句:“歇着吧,明日凌晨还得赶路呢。”
第184章 闯关东(五)……
郭大友接到前方江云平所放鹰隼带来的消息时,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这不对劲似乎毫无来由,也没有任何迹象可以作为证据支撑。
作为曾经上过战场、参与过多次剿匪行动和驱除倭寇行动的锦衣卫,郭大友在仅仅只有这样预感的情况下,选择了隐蔽观望。
他命令手底下的一百人锦衣卫队伍停止前进,将马匹藏入广宁城东南方向五里外的一片树林之中,他们则埋伏在树林边缘视野更开阔的雪地之中。所有锦衣卫用白雪覆盖彼此身躯,掩藏在雪地里一动不动。
郭大友趴在地上反复观看那封鹰隼传书,仔细思索自己那不祥的预感究竟从何而来。好一会儿,他慢慢回过味来。
张允修一开始选择让孟旷和穗儿两个人带着他逃到广宁城,并算准了她们会将消息透漏给锦衣卫,锦衣卫则一定会将计就计。其目的到底是什么?他最初的推测是,张允修要声东击西,分散锦衣卫的注意力,好让沈惟敬在锦衣卫赶到九连城之前离开边境,进入朝鲜境内。而他自己则能被广宁城外埋伏的舒尔哈齐的人救走,甚至还能强行掳走穗儿。毕竟孟旷再强,也是双拳难敌四手。如果袭击来得突然,后方自己所率的支援部队都不一定能反应得及。
但他好像忽略了一个绝对不该忽略的人物——辽东地区最大的霸主李成梁。由于张允修与建州女真是合作关系,他就很顺其自然地将张允修与李成梁划分进入了两个阵营之中,并顺理成章地认为李成梁并不会参与到这件事之中来。但实际上,作为辽东的霸主,深深扎根于此的李成梁当真会看着这么多势力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彼此争斗,他却旁观而不作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