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们为什么不来日本啊?”三郎忍不住插嘴问道,“我们日本的好东西有很多,那些黄毛红毛的每次来都要买好多东西呢。”
“你小子知道什么。”渔民伸手撸了他一下,“他们来我们这儿买的是什么?”
“丝绸啊。”这大家都知道。
“那这些丝绸哪儿来的?”
三郎眨眼睛了,有些茫然道:“还能哪来的……我们自己织的呗。”
“笨,这些丝绸是明国来的。”这明显是懂行的人了,“丝绸是用一种叫蚕的动物吐出来的。这种动物特别娇贵,冷热都受不了。我们这地方的气候不适合它们生存,我婆娘也养过,每次都是一不当心就会死亡。就算养活了,吐出的丝质量也完全不行。所以,我们的丝绸大部分只供给那些商户穿,贵族们穿的都是明国的丝绸。”
“我们的绸缎忽悠忽悠那些西洋人还行,但是要卖给明国,你觉得可能吗?而且我们这里是北朝,大明的皇帝不承认我们,根本不会派使团过来……”
“嘘,这你都敢说,不要命了吗?”除了少数几人有些茫然为什么他们是北朝大明人就不来外,知道的人纷纷出言呵止。
“哎哟,我这嘴,你们都当做没听到啊,没听到。”
三郎顿时哑然,还没等他想明白这其中有什么关窍,就看到衙役往他们手上发了一根碗口粗的麻绳,示意大家拉拽。
众人在号令声中一点点往后拉拽,一入手就有几个渔民喊道:“这么沉?”
“闭嘴!”衙役的态度非常不好,他瞪了那人一眼,哼道,“用点力气吧,那是大明的使者团,越早拉进来,你们的好处就越大。”
众人顿时惊呆了,有不少渔民都发出了兴奋的惊呼声。
“快低头,别说话。”一个渔民拍了个头瘦小的三郎一下,示意他将头低下去,别让衙役发现自己是混进来,这时候能混一份赏钱就混一份,“他们的船特别大,所以很沉,但是出使团给的赏钱也最大方,你小子走运了。”
三郎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如果真的能分到那么多钱的话,他想要为母亲和妹妹扯一点布料,已经到了夏天,可怕的秋冬就不远了,必须要早点做好准备。
就在众人交替使劲、口号喊得震天响时,大明宝船的身影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
这是多么可怕的海上巨兽啊!
光是船上的船帆就仿佛能够遮蔽住天空一样,他们居然还在船舱上建了城楼,我的天哪!大明的船居然比他们这儿的山还要高。
三郎看得目光有些呆滞,手下不由一松,他身后的渔民顿时吃劲,立时骂出了声来,三郎赶忙重新捏紧麻绳。
船舶靠岸的这一边是最难拉拽的,因为这时候船基本没有了浮力,所有的动力都来自于渔民的拉拽力量。
就不能换艘小船吗?众人纷纷吐槽。
他们不知道的是,同样的提议南朝那边早就在双方还处于蜜月期的时候提出了,不过大明那边不予置否,最后他们也只能悻悻地缩了回去。
日本也很无奈,他们又不敢硬气表示我们这儿的小港容不下您的大船,只能每次都派大量人力拉船。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大明出使的官员心里也苦啊。
真不是他们不愿意换小船,实在是小船承载不了他们需要携带的东西啊。
日本所使用的马匹都是小短腿,而明朝派来出使的使者,别的不说,相貌身高气度均是一等一的。
本来要来这穷乡僻壤出公差,大家就已经很不开心了,还要让1米8乃至于1米9的壮汉蜷缩在肩高不到1米2的小马上,着实有些不得劲。
所以,如今明朝的使者团队皆是自带马匹。既然带了马,草料也得带上,日方提供的马草要是被大明的马匹看到,那是要撩蹄子的。
加上还有宗主国所必带的仪仗队、赏赐、护送陛下宝信要携带的护卫队,种种累加,就算换也换不了多小的船,估计还是没办法靠港,不如还是别麻烦了。
无非也就是进出港口的时候稍微麻烦一点,反正对大明的使者们而言,都是在船上等待,影响也不大。
至于赏钱……两地物价不一样,日方觉得很巨额的赏钱在大明只能说是并不算高,虽然洪武帝批复的差旅费很少,但这点钱还是可以负担的。
不过比起以往出使团队那漫不经心收个船帆就悠闲等待的模样,这次大明使团的态度明显好了不少,他们甚至还会耗费力气调动船帆利用风向减轻渔民们的压力。
在双方的配合之下,大明的宝船只用了半日便成功进了港。
当使者们联袂下船时,日本北朝派来的朝臣已经恭敬候在港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