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历史同人)[综历史]衣被天下(37)

作者:洛娜215 阅读记录

没办法,对于地处北方的中原人来说,他们对云南的绝大部分印象都来自于走得比较远,也乐于和汉人进行文化交流的苗人。

尽管苗人这个族群的人数在云南并不是最多的,但从宋朝开始,他们就靠着最突出的行事风格、最神秘的传说、最醒目的装扮满足了中原人对南边的想象。

因为苗族的文化和行事作风还有衣着打扮,很长一段时间内,一提到云南,中原人想到的就是那个人人骑大象驾孔雀,遍地是银矿处处是蓝染布的地方。

唔,还有横行霸道、体型巨大的虫子。

所以愚蠢的中原人们表示,对南方如果有什么不能理解的奇怪现象,那肯定就是苗人缘故。

作者有话要说:

苗族:热衷社交敢于跨出大山难道是我的锅吗?

苗族:以前老家产银所以爱做银饰是我的锅吗?

苗族:历史比较悠久传承没有断绝,在医药方面也是一流难道是我的锅吗?

苗族:明明没有出场过,为什么都是我的传说?

作者君(越缩越小):这个,这个是他们固有印象,和作者无关呀呀呀。

咳咳,就和蒙古族住蒙古包、维吾尔族都会跳舞、土家族都会做烧饼、藏族都会套马一样,苗族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是BULINGBULING的还有就是倒腾各种草药还有就是玩虫子,但这些是错误哒!(最起码不完全对)

苗族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炎黄时代,不过一直到宋以前,他们都是以南蛮的身份出现,宋之后开始称呼其为苗人。

其实这个民族非常的坚韧,也相当开放,作为云贵地区的土族部落,苗族一直都是采取比较积极地态度和中原文化沟通,(所以也导致他们背了不少锅,毕竟中原人也不知道别的民族嘛)

苗药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相当有名,明清时期在云南归附后,有不少中原的医生和苗医进行了沟通,大大扩充了中医药板块。

第16章

苗医配置的药草在当时的汴京城也是非常热卖的,尤其是驱虫类的产品,可以占到同类热销榜单的前三。

尽管本地的大药局时不时叽叽咕咕说些不知道他们用的什么材料之类的酸话,但在这个时代,谁管你用的什么材料,对于广大民众来说价格便宜又有效就是王道。

苗族那和中原医药完全不同的治疗方法以及原材料配方一直是追索医道之人屡屡想要学习破解的。

奈何双方文化差异巨大,虽然彼此都有交流的想法,但苗族4 还不像汉族医学已经有了归纳和整理,其医学传承迄今仍多以族内口耳相传为主,所以想要研讨首先要找到有真材实料之人,其次还要寻得一个精通双方语言的翻译,关键这个翻译还得懂医,这就不是个容易事了。

因此,即便前面有元朝一统南北为基础,双方已能正常来往,到今天,苗医和苗药都只能算是个未解之谜。

这个话题非但太医感兴趣,也引来了朱元璋的侧目。

战争是在动态发展的,随着使用武器的变化,防具、后勤、战术都会发生变化。

优秀的金疮药便意味着更优秀的止血率,在战场上,止血是第一位的。

为了止血,兵士们在战争中很多都是从地上挖起泥土抹在伤口上,朱元璋也经历过这个时期,泥土确实能够止血,但事后的感染却是要看运气了。

而随着战局如今渐渐由冷兵器转向热兵器,沾染了火药的子弹更容易造成创后感染,而且伤口更不易止血,如果能够进行药物的升级,将能够大大提高士兵的存活率,这对于整个国家的军事力量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他拍了拍沐春的肩膀低声问询了两句后便唤来了内侍,再次叮嘱“传令太医院,全力研究,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开口。景春,你可还记得那土医家住何处?”

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帝王立刻道:“你回去做下准备吧!”

在场众人面色不动,看着这个苍白着脸躬身应诺的青年心中却都有了计较。显然,这次征讨云南的大军名单上注定是要有这位了。

正这么想的时候,洪武帝侧身看向了胡子拉碴的傅友德,忽然露出了一个笑容:“颍川侯!”他轻声道:“朕知你心中所想,朕亦是想要给你一个机会,不知你是否愿意抓住?”

闻听此言的傅友德毫不犹豫地一撩下袍单膝扣地,以常服之身扣跪军礼,他朗声曰:“有死而已!”

洪武十四年九月初一,明洪武帝朱元璋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率30万人南征云南。

九月二十六,傅友德率军抵湖广,集合当地兵力,依洪武帝的指示兵分两路,从东、北两面夹攻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