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320)

作者:静舟小妖 阅读记录

他发誓,绝不会让自己在不应该的难度上摔倒!

目光落在前方的“印刷机”跳台上。

这是一个出场率很高的跳台。

又长又宽,垂直落差是六米,选手被抛飞上天空的时候,离地最高的时候能有十米。

十米。

一个让余乐怀念又叹息的高度。

那无数个日日夜夜奔赴的距离。

他大半的生命,就是由这一个又一个的十米组成,以前是,现在也是,成就了他精彩的一生。

余乐滑上跳台,身体蓄力,直至飞出。

翻腾一周。

转体一周。

转体两周。

速度快极了,好像他还没有飞到最高处,就已经完成了这一连串的动作。

爆发力之强。

翻腾之熟练。

连带着他的转体也快的如同龙卷风。

便在众人眼里,尚有余力地完成了大半的空中动作。

偏轴转体1080。

嗯,有点可惜,看他的速度和完成动作的质量,再来一个转体,达到1440也还有余力。

但余乐有他自己的想法。

更多的周数他确实转的出来,但这是坡面障碍技巧运动,抓板是一个很关键的动作,余乐总不能仗着自己的会转圈,每场比赛都翻跟头吧?

抓板动作必须跟上!

因而为了保证成功率,余乐就降低了转体的周数,在更快地完成这个部分后,留下更多的时间去抓板。

这么安排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余乐不打算做【安全抓板】,他想要在这个旋转的难度上,去进行一个更高难度的抓板动作。

所以无论是抓板头还是抓板尾,包括【日本抓板】这种掏板子内侧的动作,都会影响他在空中旋转的轴心。

他就必须在旋转之后,留下更多的动作去抓板。

对。

这样分解出来显然不够好。

一个真正的滑雪大神,可以在抓板的同时控制好旋转的轴心问题,这才是浑然一体。

余乐还不是大神啊!

再加上最近都在死磕U型池,他只能尽量恢复和保持国内的水准,一直没有明显的进步。

余乐为了保证周数的情况下,上更难度的抓板动作,他只能这样安排。

身体在旋转完,开始打开的时候,余乐的身体也从最高处往下落。

十米的高度,完成一次抓板动作足够了。

他将身体往后弯曲,滑雪板尽量往头上靠,同时右手拧转,凭着感觉去摸板尾。

不能回头。

他的头必须注视前方,才能够保证重心的稳定,所以只能靠感觉。

这么做当然有一定的失误率,在上一场国内的比赛中,周晓阳的【卡车司机】就有一只手没有摸到板,这也是他被扣分的主要原因。不仅仅是他没有完成,而是以他的能力本可以完成这个动作,却出现了失误,所以裁判会扣更多的分。

余乐去抓板尾。

他如果不抓,只是旋转然后落地,那么这就是他原本的安排,在不了解他的裁判眼里,就会根据他的表现和动作的难度打分。

但他抓了,没抓到,那就是失误,裁判会在这个动作的难度基础上,扣分。

有时候,做了失误,还不如不做。

这也是很多“保守派”的想法和选择。

余乐其实也算是“保守派”,他很不喜欢自己滑无法掌握的技巧,然后一次次地失误,一眼看过去都是无效分。

但这个险他还是愿意冒的。

为什么不呢?

他的速度很合适。

旋转的部分也完成的很完美。

所以在万事俱备时,他朝后抓一次,必须尝试一次!!

双脚一抬,脚趾一勾,身体后弯,手往后甩。

“哒!”

如此美妙的声音响起,犹如天籁。

摸到了!

滑雪板坚硬的手感,穿过厚厚的手套,被他手掌上的神经末梢捕捉,就像被触动了开关一样,余乐的手指下意识地一扣。

抓住了!!

【单手板尾抓板】!

完成!

接下来,就是落地!

余乐脑子空前的清明,这一刻时间好像都在他快速思考的大脑前,变得缓慢。

他把自己的动作一个个拆解开来,控制着身体一个个去完成,同时又思考和预测着下一步,该落在哪里,该活动哪些骨头,又该调动哪些肌肉群。

或许说,几乎大部分的运动,都来自于肌肉记忆,但如果在这个过程里,大脑能够参与进来,只要不是添乱,技巧会变得更加从容,落点也会尤为精准,体力的消耗也会降低,成功率自然大大提升。

余乐的感觉很好。

从他完成了U型池这个压力最大的道具后,他脑子就变得格外清醒。

在这样一步步的规划下,说起来慢,实际却是一瞬间的事情。

上一篇: 贪慕你 下一篇: 无限流邪神他又在打工